21《与朱元思书》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与朱元思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22 15: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教与学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与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与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课 时:2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1、文体。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题目中的“书”指 。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浙江安吉)人, 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 ,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语言美。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戾天 鸢飞 经纶 横柯
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自由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并体会它们的妙处。
对偶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3、再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三、疏通文意。
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A、请查找工具书,找出和下列加下划线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④横何上蔽,在昼犹昏;──
B、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
①这时,驾舟顺流飘荡,可以随意东飘西泊。
②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③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④(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枝叶尽力往高远展伸。
4、再次熟读课文,基本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句的程度,并积累词语。
预习质疑:写下你的疑问。
预习诊断:
1、注音。
缥碧( ) 急湍( ) 互相轩邈(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 )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从流飘荡( ) 负势竞上( )
横柯上蔽( ) 猛浪若奔( )
3、翻译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四、教后记:
学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
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朗读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到古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就不得不提描写山水的文章。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山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的描写山水的名篇佳句。同学们,说出来你所知道的描写山水的诗词句和古文片断,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相信在这一篇文章里你一定能看到你所熟悉的山水美景。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范读后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3.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
1.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齐读后讲解。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1.教师领读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解。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 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探究讨论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老师归纳: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教师归纳: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全班集体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
资料链接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
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
八、板书
与朱元思书 梁 吴均


景美 奇山异水
情美 潇洒脱俗
写作技巧 动静结合、视听角度转换
语言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偶)

九、教后记:
学后记:
附:阅读训练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缥(    )碧       轩邈(    )    泠(    )
戾(    )天       横柯(    )
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
5.猿则百叫无绝              (    )
6.经纶世务者               (    )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  钧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_____的特点。
3.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pi3o xu1n mi3o l0 ( http: / / www.21cnjy.com )ng l@ k5  二、1.随着  2.独一无二  3.好像  4.轩:高 邈:远 都作动词用  5.不停止  6.筹划,治理
三、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 急  3.视 听 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先总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