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柳先生传》

文档属性

名称 22《五柳先生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25 17:5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教与学目标
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之美。
2、培养思维的哲理性,以及通过生活中小事感悟哲理的能力。
3、熟练背诵全文;仿写个人小传。
教与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三种爱好及其淡泊、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2、体会本文的写人方法。
教与学重难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赞”语和传文的密切联系。
教与学设想:
1、在读准、读懂的基础上,学习其结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学法引导:教师采用启发式讲解的方法落实重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的资料。综合运用诵读法、导读法、参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陶渊明,名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他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生活。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熟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嗜shi 辄zhe 吝lin 褐he
箪dan 汲ji 俦chou 觞shang
三、串讲课文,疏通大意
四、分析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 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 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中语句刻画的人物形象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不慕名利
志趣 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
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
(率真自然 悠闲自适)
生活环堵萧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 空,晏如也
( 安贫乐道)
3、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5、“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6、“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五、总结全文
1、 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①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②多用否定句。
思考:找出文中否定句,想想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③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默写
2、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七、板书设计: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淡泊宁静的隐士)
住: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 生活 衣:短褐穿结 晏如也
食:箪瓢屡空
爱好 好读书,不求甚解 (安贫乐道的情趣)
志趣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
陶渊明 赞: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八、教后记:
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基础知识总结
1、文学常识:
(1)、 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散文家。
(2)、出处:《陶渊明集》
2、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造 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往、 到
今义:制作
旧 古义:旧交、老朋友
今义:与“新”相对,过去的、过时的
或 古义:有时、有时候
今义:或许、或者
(2)、词类活用:
①亲旧知其如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亲:亲戚(形容词作名词)旧:旧交、老朋友(形容词作名词)
②造饮辄尽 尽:喝光、喝完(形容词作动词
③以乐其志 乐: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乐 (意动用法)
④以此自终 终:过完一生 (名词作动词)
⑤亦不详其姓字 详:详细地知道 (形容词作动词)
(3)、一词多义:
以 因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号焉 用 之 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
以乐其志 来 黔娄之妻有言 的
(4)、 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因以(之)为号焉。 (其)闲静少言。
②状语后置: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成语:不求甚解
二、文句含义:
1、名号的来历:宅边有五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因以为号焉。
2、文章从三方面表现五柳先生:
①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②志趣:A、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B、饮酒: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C、写文章:常著文章自
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自终。
③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不慕名利,率真放达,安贫乐道
4、中心:本文是五柳先生给自己写的自传,从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
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不慕名利、率真放达、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
三、《桃花渊记》中的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五柳先生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答:《桃花渊记》是陶渊明先生虚构出来的理想生活,那里土地肥沃,房屋整齐,物产丰盛,人民富
足。《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生活是陶渊明先生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温饱难保的贫困生活。
四、 文中否定句及作用:
否定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曾
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作用:世人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
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赞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
人入胜。
五、 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这说明陶渊明先生读书的目的,是求知的满足,
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
性格的反映。

六、板书设计:
文学常识:作者、出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陶渊明集》
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2、词类活用: 3、一词多义:4、特殊句式:
文句含义
七、教后记:
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