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中哪一国最有条件完成统一?
魏灭蜀
三国实力比较表
223年,刘备驾崩。太子刘禅继位,由托孤大臣—丞相诸葛亮扶助朝政。
诸葛亮
司马懿
司马懿出身世族豪门,他死后,先后由其子司马师、司马师之弟司马昭掌权。
诸葛亮因长期操劳,积劳成疾,234年病逝于五丈原。此后,刘禅昏庸无能,蜀汉开始衰落。
乐不思蜀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刘禅被送至洛阳,封安乐公。
魏灭蜀
魏
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晋武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西晋
1.西晋建立
2.西晋统一
“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钱神论》
西晋贵族、富豪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3.统治集团腐朽
原因: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社会风气
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豪
门
斗
富
晋惠帝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
“八王之乱”
目的:
争夺中央政权
影响:
1.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危害)
2.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西周、东周、西汉、西晋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晋书》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p89
北方游牧
民族的内迁
内迁游牧民族:“五胡”
五胡乱华
西晋灭亡的原因:
①统治阶级腐朽昏庸,追求奢侈享乐,缺乏雄才大略。
②“八王之乱”,统治阶级内部相互混战,危害巨大。
③西晋对少数民族的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教训(启示):
①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勤俭治国;
②社会的稳定是经济发展大前提;
③统治者要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
农耕生活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甘肃出土魏晋二牛耕地壁画砖
魏晋时期汉人的家具中出现胡床、方凳
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融
思考:北方各族的内迁具有怎样的影响?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p88知识拓展)
危害: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十六国
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锐意改革。(内容)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政治),招抚流民,减赋禁奢(经济),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文化)。
苻坚
影响: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使前秦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的统治
西魏
东魏
北魏
北朝
十六国
北齐
北周
中国古代王朝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西晋统一
280年
316年
魏
蜀
吴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风气:统治阶级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2分)
原因: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2分)
地点:洛阳一带。(1分)
目的:争夺中央政权。(1分)
危害: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弱。(2分)
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勤俭治国;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