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件(1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7 16: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学习要点
现代战争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指导殖民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后,殖民主义急速衰落,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地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二战后的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在1918年曾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如何理解,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1916年,在索姆河的英国军队印度自行车部队。
结局:一战结束;开端: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民族自决:指外国奴役和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可以决定或经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本地区的独立,组成新的国家,并对其领土拥有主权 。
材料一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
法国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②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的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 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①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
1.背景
Q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
据图说史:一战后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③战争后期,四大帝国解体,诞生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维也纳体系崩溃,欧洲四大帝国纷纷解体。
巴黎和会后根据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出现了许多新兴民族国家。
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一战后重新建立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地区 亚洲(变化和斗争尤为深刻;十月革命的感召下,民族独立和解放) 非洲 拉美
典型事件
中国的五四运动,先进知识份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变化以中共成立为标志。此后,中共领导中国革命。
法属印度支那,参加共产党的越南胡志明领导了反法战争。
印度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尼赫鲁明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
埃及华夫脱党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扎格鲁尔)
泛非会议(1900年伦敦举行),“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
摩洛哥多次打败西法殖民者建立里夫共和国
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抗美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等
Q2.结合教材简述亚非不同地区的典型事例
意义:形成20C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欧洲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被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一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手段多样化,运动领导更高层次性,参与阶层广泛,持续时间长,呈现不均衡性,结局虽然大多失败,但对世界殖民体系造成极大冲击,且一战后世界殖民体系仍然存在。
结合所学思考: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思考点:“一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①一战重创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削弱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
②一战期间,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指导殖民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③亚非拉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P73)史料阅读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 ……协助从纳粹德国统治下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以及欧洲的前轴心附庸国人民,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要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各国合作以建立一种在法治下的世界秩序,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
——1945年2月美、英、苏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休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
二战期间,为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与宣言等
从政治理论上确立民族自决原则和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思考:二战如何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响丧钟的首相”
英国首相丘吉尔
法国戴高乐
戴高乐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材料: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的历史潮流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只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地区 亚洲 非洲 拉美
典型事件
印巴分治(1947年《蒙巴顿方案》,20C50年代成立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马来亚、新加坡等国独立朝鲜独立
中国收回台湾主权
思考:二战后独立的亚非国家多为哪两个国家的殖民地?
1956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1957加纳(撒哈拉以南第一个)
1960“非洲年”:17个
1962阿尔及利亚独立
1963肯尼亚独立
1990纳米比亚(最后)
1994曼德拉当选,新南非
1959古巴卡斯特罗领导反美革命,推翻傀儡政权(1961社会主义)
1999巴拿马运河回归巴拿马
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埃维昂协议》
纪念邮票
原因:殖民主义的极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材料:50年过后,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过的路,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思考: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概况(阅读教材P76-77完成以下表格)
国家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文明古国新生 印度
埃及
东西文化融汇 新加坡韩国
印地语;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种姓因素等
伊斯兰教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英语官方用语
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英语、法语被广泛运用
发扬儒家文化精华
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敬老尊贤
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
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作风等
中西文化融合创造出现代东方文化
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西亚文化等元素
西方基本价值取向+传统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材料1: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李光耀《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
P77:埃及盲人作家塔哈·侯赛因,被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他的自传体小说《日子》,描绘了 19 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当时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进步与改革的强烈愿望,也标志着埃及现代新文学的诞生。侯赛因也成为埃及要求民族复兴的新兴力量的代表。
1.国家独立是文化复习的前提,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的国家无法真正实现文化复兴;
2.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往往呈现出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3.新兴民族国家主动发展自己的文化并使之复兴,是国家主权的表现;复兴的民族文化是推动国家振兴的重要动力。
本课小结
本章小结
问题探究
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地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
这段话反映了怎样的政治文化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动力是什么?
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意识高涨,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已经成为非洲大陆普遍的政治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