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甘肃省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甘肃省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7 22:2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下列哪一项建设成果的资料不适合采用( )
A.鞍山钢铁公司 B.青藏铁路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武汉长江大桥
2.(2022春·甘肃张掖·八年级校考期末)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3.(2022春·甘肃天水·八年级统考期末)“一五”计划的工业建设投资中,重工业占87%,轻工业占13%。这表明我国
A.重视发展重工业 B.工业均衡发展 C.完成国家工业化 D.农业发展停滞
4.(2022春·甘肃酒泉·八年级统考期末)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5.(2022春·甘肃酒泉·八年级统考期末)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复兴号投入运行,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山东舰航母交付使用,北斗3号全球系统成功收官……我国工业化起步于
A.三大改造 B.“十三五”规划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6.(2022春·甘肃张掖·八年级校考期末)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 )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运输交通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2022春·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认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而这正是改革开放的必要起点。“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开始于(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一五”计划 C.进行三大改造 D.中共八大的召开
9.(2022春·甘肃金昌·八年级校考期末)下图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完成了向工业化的转变
10.(2022春·甘肃平凉·八年级校考期末)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1.(2022春·甘肃天水·八年级统考期末)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2022春·甘肃酒泉·八年级统考期末)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13.(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54年9月20日,某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有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讨论,在世界制宪史上极为罕见。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攻治协商会议
C.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上内容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2022春·甘肃金昌·八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属于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大成果的是
A.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经验
C.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6.(2022春·甘肃张掖·八年级校考期末)在学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以后,小明同学展开了探究活动。
【新纪元篇】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呀,你在亿万人民的簇拥下,洗刷了疮痍,抚平了伤痕,仰起了高昂的头颅,响起了胜利的歌声。从此,你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战争篇】
材料二:周恩来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者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
【建设篇】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反思篇】
材料四:既然是摸索,就会有成功和成就,也难免失败和失误。60年中,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勇敢地纠正错误,郑重地总结教训,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
——何振华《艰辛的探索辉煌的成就》
(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了多少年,才最终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历时三年与邻国并肩战斗”指的是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主要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写出两个即可)这些成就主要集中于我国哪一地区?
17.(2022春·甘肃张掖·八年级校考期末)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是一成不变的主题。某中学初二学生开展了以“古今中外民主法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
步骤一 探究古代国外政治建设
(1)下图一法典出自哪个国家?此法典是用哪种文字书写的?说说该法典的历史地位。
(2)图二 人物统治城邦是哪里?他统治期间该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他的民主统治有怎样的影响有何历史局限性?
步骤二 反思我国政治建设。
(3)请写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
(4)下图是为庆祝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而发行的特种邮票。 请写出它的发行时间。
(5)肖敏的爷爷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国穷家贫,从未进过学校学习。出生于1973年与1999年的父亲与肖敏都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得感谢我国哪部法律文件的颁布。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请列举2部。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请写出该体系的核心。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2006年,青藏铁路实现了全线通车。与五年计划无关,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鞍山钢铁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都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C
【详解】依据题干的 “19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桥飞架”指武汉长江大桥;车轮追风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屋脊”建新路指青藏高原上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武汉长江大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都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排除ABD,故选C项。
3.A
【详解】由“‘一五’计划的工业建设投资中,重工业占87%,轻工业占13%。”可以看出,一五计划的工业建设投资,重工业远远大于轻工业,说明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A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体现工业均衡发展,排除B项;一五计划完成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发展停滞,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为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至1957年底,党和政府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 建设人才,A项正确;“手工业合作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BC项;有发展交通运输业,但并非重点,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党和政府实行了一五计划。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我国工业化起步于“一五”计划,D项符合题意;A项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排除;B项“十三五”规划是从2016—2020年,排除;C项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排除。故选D。
6.A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我国在“一五”期间的投资中工业所占比例为58.2%,所占比重过半;由此可见当时我国非常重视工业发展,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制定了1953年-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主要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A项正确;表格数据显示农轻重三业不是均衡发展,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结论,排除C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结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1958年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②排除。仔细审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8.B
【详解】依据题干“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说明国家制定的政策,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结合可所学,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人民工业化的梦想。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A项;进行三大改造,是为了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项;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水平落后,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我国开展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并于1957年底超额完成,开始向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图片的能力,能够通过分析图的内容总结出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10.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符合题意;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有临时宪法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故B不符合题意;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D
【详解】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而,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项正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作出关于实行土地革命的决定。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占有制度的革命。排除B项;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 年开始执行。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
13.D
【详解】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D项正确;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1981年召开,排除A项;第一届中国人民攻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召开,排除B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2013年召开,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D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排除A;《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9月,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于1950年颁布,与土地改革有关,排除C;故选D。
15.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1)28年;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奴役被侵略的历史,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2)抗美援朝;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3)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地区:东北
【解析】(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奋斗了28年。根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呀,你在亿万人民的簇拥下,洗刷了疮痍,抚平了伤痕,仰起了高昂的头颅,响起了胜利的歌声。从此,你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奴役被侵略的历史,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2)
1950年到1953的抗美援朝,打败美国侵略者,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可知,材料二中“历时三年与邻国并肩战斗”指的是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7.(1)古巴比伦王国 楔形文字 现存世界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2)雅典 公民大会
影响:为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满分)
历史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满分)
(3)《共同纲领》
(4)1954年
(5)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6)颁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等 (答对2部得2分)
核心: 宪法
【详解】试题分析:第(1)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图一中“汉谟拉比法典”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存的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订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2)问,图二伯利克里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他在位的时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影响是为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但是也有他的历史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49年9月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为“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它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5)问,第(6)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文革中的冤假错案的出现说明当时的民主与法制荡然无存,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全国人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得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这一时期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等,初步形成了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国大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