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2022春·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2022春·甘肃武威·八年级统考期末)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B.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C.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
D.1992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3.(2022春·甘肃张掖·八年级期末)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非用。其“独特”之处在于
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C.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D.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4.(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进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
C.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过程
5.(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厦门 B.珠海 C.汕头 D.深圳
6.(2022春·甘肃武威·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我国改革开放创业路上,有一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它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它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它是( )
A.上海 B.深圳 C.无锡 D.南京
7.(2022春·甘肃金昌·八年级校考期末)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A.改革城市经济体制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 D.开放内陆市县
8.(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暑假要完成一份关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调查报告,他应该实地考察
A.厦门 B.浦东 C.大连 D.武汉
9.(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90年以后,上海浦东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
A.地理位置优越 B.建立浦东开发区
C.开放沿海城市 D.建立特别行政区
10.(2022春·甘肃平凉·八年级校考期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2001 B.1978年 C.1979年 D.1992年
11.(2022春·甘肃张掖·八年级校考期末)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2.(2022春·甘肃天水·八年级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校考期末)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 )
A.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C.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D.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13.(2022春·甘肃平凉·八年级校考期末)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2022春·甘肃张掖·八年级校考期末)请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哪个行业开始(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二、综合题
15.(2022春·甘肃张掖·八年级期末)2018年中国该改革开放4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最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那次会议上做出的?这次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导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上那幅图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材料二:“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从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延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座城市?随着对外开放区域的不断扩大,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展览四:莫斯科2013年3月23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大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4)习近平提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那么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被称为什么?
(5)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导我们继续开创未来的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后逐步开放内地.所以此题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A
【详解】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说法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观点,A项正确;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B项;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C项;1992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因深圳发展速度快,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的建立为我国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所以B项符合题意;AC项体现不了“独特”之处,排除;D项沿海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排除。故选B。
4.A
【详解】依据年代尺的时间“1980年、1984年、1990年、2001年”,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进程。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排除B项;国有企业改革是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后,时间是1984年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排除C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卖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故D符合题意;厦门、珠海和汕头属于经济特区,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B
【详解】根据题干“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它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结合所学知识,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B项正确;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排除A项;无锡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南京不是题干描述的城市,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依据题干“20世纪80年代”以及表格数据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对外开放,1980年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建立了14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建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并逐渐向内地发展,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上海浦东,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首先是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排除A项;沿海开放城市,是1984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港口城市,也是经济特区的延伸,大连,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城市不是武汉,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90年,上海浦东开放区建立起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尽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B项正确;地理位置优越不是浦东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上海是开放沿海城市,浦东是开发区。排除C项;特别行政区只有香港、澳门、台湾。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001年,中国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A正确;B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1.B
【详解】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属于经济特区。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青岛属于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镇江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兰州属于内地。题干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故B符合题意;深圳属于经济特区,排除AD;青岛属于沿海开放城市,排除C。故选B。
12.B
【详解】依据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国家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强调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所以B项符合题意;AC项属于对内改革方面,D项与材料无关。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8年. 我国最早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都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本题选D。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经济特区的开放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几个城市几乎一夜之间崛起,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富国富民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特区的设立扩大了本国的对外贸易;引进了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1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农业方面进行,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分田包产到户.1982年我国在全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业开始的。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A项。
15.(1)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B
(3)深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邓小平理论
【详解】(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A项毛泽东是我国的第一代领导集体;C项习近平是我国的第五代领导集体。B符合题意,故选B。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开放的第一个城市是深圳;从1980年起,中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又陆续开放了经济开放区,最后开放了内地,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了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引导我们继续开创未来的高举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