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西方谚语。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一、欧洲文化的起源
(一)古典希腊文化
1、地理环境
环海、多山、多岛;耕地缺乏,土地贫瘠;粮食不能自给;山河纵横,形成很多小国寡民的城邦。
海外贸易、商业繁荣
2、文化成就
(1)直接民主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苏格拉底
注: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生活于伯利克里执政后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积极①铸就了希腊人的民族性格 ②政治:为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③文化: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局限性:①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②过滥的直接民主,会造成权力的滥用和无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实质:维护奴隶制贵族利益的工具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c
(2)哲学
“三大哲人”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3)人文精神的起源
《掷 铁饼者》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依据图片,发现古希腊雕塑的特点
充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
(4)雕刻艺术
图片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体现了古希腊文化怎样的特征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特征:体现古希腊文化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4)文学:《荷马史诗》诸神和英雄的故事。
文学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
(2019·全国Ⅱ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C
(2016·全国Ⅲ卷高考·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D
(5)史学:欧洲史学的源头
材料一“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材料二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202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
【答案】(1)共同: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
(2)历史: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广泛接触;丰富的历史与神话传说;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
史记: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
(3)要素: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实;有作者的认知。
(二)古罗马文化
请阅读21页《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图片,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古罗马的绘画风格、技巧和审美;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罗马人穿着风格;作者对自由学术讨论的向往;存在文化的交流;反映了古希腊文化在古罗马的传承;
BC753
BC509
BC27
共和时代
帝国时代
395年
476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王政时代
君主制
贵族共和制
帝制
西罗马帝国时期(395年一476年)
东罗马帝国时期(395年一1453年)
古罗马的历史
第一阶段: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罗马法
(1)起源:
习惯法
祖辈传承的习俗和惯例,不成文,具有法律效力
(2)形成:
《十二铜表法》
1)原因:司法权掌握在贵族手中,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引起平民反抗。
2)时间:公元前5c中期(前449)
3)内容
基本是习惯法的汇编
核心: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利益
4)评价:
进步性: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利益。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奠定了公民法的基础。
局限性:
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和维护贵族特权。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
公民法概念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
适应范围:罗马公民
注:属人原则,公民在外国也受保护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罗马的扩张
民族矛盾
经济矛盾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公民法主体狭小
内容保守
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帝授予殖民地臣民以市民资格。至此,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第二阶段: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西塞罗(前106-前43)——“自然法之父”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人人生而平等,公正至上)
自然法
(1)概念:
(2)意义:
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第三阶段:罗马法成熟
成熟标志: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发展到完备阶段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执政时组织法学家编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一世
第四阶段:完备
材料一: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 ——人教版必修三P29
材料二:“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问题: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马法看法。
积极:对罗马: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帝国统治
对世界:对近代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近代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消极:①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②妇女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
思维拓展
不告不理
无罪推定
律师制度
重视证据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
罗马法对今天的法治建设有何借鉴?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高考·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结合罗马法的实质可知是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故A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平民采取有效措施而不是用暴力抗争的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故B项正确;结合题干和史实可知法制的发展是顺应社会需求而变化的,“决定作用”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平民与贵族有着不同的利益,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8.2.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考点】罗马法——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解析】题干提及平民与贵族斗争主要是体现为法律,要求在法律上与贵族平等,并不是取消贵族特权,故A项错误;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与题干共和国时期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可知长期斗争最终使得平民与贵族获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故C项正确;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故D项错误。
(2012·全国课标卷·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解析】题干反映依据《十二铜表法》规定致使原告正当利益没得到法律的保护,说明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项正确;AC与史实不符,D项容易错误,原因在于题干材料的表象认识。
【答案】B
(2012·安徽高考·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D
(2012·海南高考·9)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
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D
(2014·江苏高考·12)“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考点】罗马法——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公民法)
【解析】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当时实行的是公民法,结合题中“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故A项正确;万民法要到罗马帝国时期才实行,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故C项错误;公民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居民并不等同于公民,故D项错误。
A
(2015重庆高考文综)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果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D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考点】罗马法——自然法
【解析】据材料“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 “正义……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可知“大写的法”包含理性、正义等内涵,故其所指为自然法这种法学思想、法律精神,而非具体法律,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抽象的法律精神而非具体法律条文,故B、C、D项错误。
【答案】A
(二)古罗马文化
1、罗马法
2、文学、历史学
3、建筑和历法
古希腊与古罗马留给了西方文明什么?
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
现今欧洲建筑历法史学等各个方面均能从古希腊罗马中找到源头
哲学传统:希腊哲学影响现代科学与哲学的发展
民主法制传统:古希腊民主与古罗马法制为近代欧洲民主和法制奠定基础(成为理论源头)
二、欧洲文化的形成
(一)中古西欧文化
1、形成的背景
(1)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封建国家的建立。
(2)丕平献土,教皇国建立,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圣父,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 ——查理曼大帝 796年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1198—1216年在位)
2、表现
(1)基督教神学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如《神学大全》
(2)《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
《圣经》是“文学象征的渊源之一”。由于《圣经》具有丰富的原型内容,熟读《圣经》便成了为全面了解文学的必要前提。
——诺思洛普·弗莱
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3)骑士文学与市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挑战和对教士贪婪的抨击。
3、如何评价中古西欧的文化
(1)消极: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2)积极: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二)中古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中古拜占庭文化
(1)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
天主教、(基督)新教与东正教的区别
天主教、(基督)新教 东正教
中心 罗马 君士坦丁堡
主要分布区域 西欧、美洲、澳洲 希腊、东欧、俄罗斯
教堂样式 尖顶,顶尖有十字架。中国的教堂常有“基督教会”、“基督教堂”等字样 圆顶,是拜占庭风格,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土耳其人攻占了拜占庭后把它改成了清真寺
耶稣或上帝存在形式 雕塑 画像
教义 圣灵来自于圣父、圣子 圣灵来自于圣父
天主教规定一切神职人员不能结婚 准许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
祈祷方式 手掌划十字 2个手指划十字→拇、食、中指3个指头划十字。
(2)《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发展到完备阶段,为传承罗马法作出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保存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3)建筑和雕塑艺术继承古希腊、罗马的遗产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皇室的主教堂,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1453年后被土耳其人改为清真寺。教堂屋顶以穹隆覆盖,其中的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
圣索非亚大教堂
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拜占庭文化有何特点,并说说其历史地位?
特点:继承性、开放性、包容性,影响深远。
地位:延续了上古灿烂文明,奠定了近代文明的基础,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2、俄罗斯文化
(1)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基督教,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基辅罗斯受洗
圣索非亚大教堂
圣瓦西里大教堂
哥特式教堂
俄罗斯帝国的双头鹰国徽
14世纪后期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制作的丝绸双头鹰
《法与神赐说》是俄罗斯文献中古老的杰作之一,它由神父伊拉里昂写于11世纪30—40年代。这是一部爱国主义作品,是拜占庭传统中的一篇光辉的宗教哲学论文。最早的俄罗斯编年史是《往年纪事》,它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作者是修士涅斯托尔。
——摘编自张梅《皈依东正教对基辅罗斯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1997年,俄国家杜马通过了《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强调“东正教在俄罗斯历史上、俄罗斯精神和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2)东正教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5世纪
476年
1453年
上古时期
中古时期
近代
罗马文化
希腊文化
东欧拜占庭文化
俄罗斯文化
西欧基督教文化
近代文化
3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