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8 23:2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猪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类似情况,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中外历史纲要》(上)89页
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
01
A.经济之“变”
农业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随新航路的开辟,明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输入中国。其中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影响)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许多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
01
手工业
A.经济之“变”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手工业各行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明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有学者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
01
A.经济之“变”
商业
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影响)促进了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聚集。商帮形成(徽商和晋商)。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
01
B.明清经济发展的局限
材料一 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
材料二 国家太平日久,人口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为商为贾,奔走四方;又百工技术,吴人为众,而常若不足。
——乾隆《吴县志》
材料三 明初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后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矣。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记》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压倒优势
资源危机日益暴露
专制统治压制阻碍社会进步和转型
思想领域的变化
02
1.陆王心学
南宋
陆九渊
明朝
王守仁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
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主张:致良知
“良知”就是“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
学习聚焦: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
思想领域的变化
02
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2.李贽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
3.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
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小说与戏曲
03
A.小说
在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的背景下。
小说与戏曲
03
B.戏剧
苏州昆剧古戏台
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为代表作家
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其在舞台演出方面长期流行。
清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传奇
京剧
昆曲
科技
04
A.明清主要科技成就
特点: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技的总结
《本草纲目》书影 《农政全书》书影 《天工开物》书影 《徐霞客游记》书影
李时珍(医药学) ;徐光启(农学) ;宋应星(工艺学) ;徐弘祖(地理地质)
科技
04
2.明清大型典籍
时间 著作 评价
明成祖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辑录了上古到明朝的书籍8000多种
已经散佚,保存不足4%
清乾隆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
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和全面整理
按照清廷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
【知识链接】
①类书,是古代起工具书作用的资料汇编著作。根据具体内容摘录各种不同书籍上的材料,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以便学者查找。
②丛书,是多部书籍的汇编。将不同的书搜集到一起一并出版,原则上保持各书原貌。
科技
04
B.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1.随 ,明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输入中国。其中 的推广种植,(影响) 。农业的 日益兴盛, 品种繁多,许多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2.明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 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3.明后期起, 。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影响) 。 (徽商和晋商)。 ,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4.明清经济发展的局限有 。
5.明中期, 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 ”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带有 倾向,其思想的价值是 。明朝后期思想家 在此基础上提倡个性自由, ,甚至否定 ,(影响) 。
6.明末清初思想活跃,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和 。黄抨击 ,称专制帝王为“ ”,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 ”。顾炎武和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 ”。
7.《 》是我国 ,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8. 明清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 ,代表作家有明朝 和清朝 等。
9.明后期出现了几部 的科技著作,它们是李时珍的《 》, 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 》。徐弘祖的《 》是一部地理名著。
10.明清朝廷为标榜“文治”,组织学者编纂总结性的大型典籍,代表性的有明成祖时期的 (古代最大的类书)和乾隆后期的 (古代最大的丛书)。
11.明后期起,欧洲的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他们借助传播 来达到传教的目的。其中意大利人 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 》的部分内容,他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 》。清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