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7 17:30:30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16分)
1.(2022五上·虎丘期中)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   、   的环境。
【答案】阴暗;潮湿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的生活习性: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2、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2.(2023五上·如皋期末)杠杆上有3个作用点:   、   、   。
【答案】动力点;阻力点;支点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2023五上·南通期末)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   和   形成   ,灯泡才会亮起来。
【答案】正极;负极;通路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简单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的闭合电路。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闭合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4.(2023五上·如皋期末)用电池、导线和   ,可以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答案】用电器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控制电流通断的开关,用来做功的用电器和连接的导线。
5.(2022五上·如东期中)同一个鸡蛋,放入1号液体中是沉,放入2号液体中是浮,可以判断1号液体浓度比2号液体浓度要   。
【答案】小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根据对物体沉浮规律的认识,同一个鸡蛋,放入1号液体中是沉,放入2号液体中是浮,可以判断1号液体浓度比2号液体浓度要小。因为与鸡蛋同体积的2号液体比鸡蛋重,因此鸡蛋在2号液体中上浮。
6.(2023五上·如皋期末)火山和   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   运动引起的。火山活动与地幔和   运动有关。
【答案】地震;内部;地壳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运动使得地表的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很猛烈,有时表现的极其缓慢的变化。火山和地震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7.(2023五上·如皋期末)光强温度就   ,光弱温度就   。
【答案】高;低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8.物体越重,摩擦力就   ;物体越轻,摩擦力就   。
【答案】越大;越小
【解析】【解答】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就越小。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重量大小和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是(  )。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铁块受到的浮力
B.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
C.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答案】C
【解析】【解答】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沉浮原理的识记。
10.子夜是指(  )。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子夜指的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子夜是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中的子时,即正当子时的时间也就是深夜,晚上11点到第二天的凌晨一点之间。
11.(2022五上·相城期中)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答案】B
【知识点】叶的作用;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尘土等。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在植物的叶上,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所以B符合题意。
12.(2023五上·如皋期末)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  )。
A.肯定死亡
B.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C.以上都不对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的环境适应性就是指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方面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种种适应性,各种生物一般只能在它所适应的生态环境里生活。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
13.(2022五上·吴中期中)(  )是指依靠液体或气体本身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热传导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做对流。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热从发热的物体直接向周围传递出热的传播方式叫做热辐射,所以B符合题意。
14.夏天,用棉被把棒冰盖起来,棒冰比直接暴露在外面(  )。
A.化得快 B.化得一样快 C.化得慢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棉被具有保温性能,所以将棒冰用棉被盖起来,可以使棒冰化得慢。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导热性较好的物体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所以其保温性能就越差。
15.(2023五上·如皋期末)下列现象是液体热胀原理造成的是(  )
A.水管冻裂 B.沸水外溢 C.河水结冰 D.地面冻鼓
【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水管冻裂、河水结冰、地面冻鼓都是冷缩,沸水外溢是液体的热胀现象,B是正确的选项。
16.(2023五上·如皋期末)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的动物是(  )。
A.小猫 B.小鱼 C.水螅
【答案】A
【知识点】卵生;胎生;猫
【解析】【分析】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两大主要方式,繁殖过程不同都有各自的特征。小猫是胎生动物,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小鱼是卵生动物;水螅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既不胎生也不卵生。
1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
【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与生物都是互相影响。
18.(2023五上·如皋期末)我们在研究“杯子的保温效果”时,发现(  )杯内水温下降最慢。
A.无盖的杯子 B.杯子外包毛巾、无盖
C.杯子加盖、外包毛巾 D.杯子加塑料盖子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而像塑料、陶瓷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保温杯是用热的不良导体制作的。研究杯子的保温效果时,加盖子可以阻止热量的散失。外包毛巾起到保温的作用,所以C符合题意。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2022五上·通州期中)只要有光源存在,就能形成影子。
【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屏,只有光源存在,不能形成影子。
20.(2023五上·如皋期末)气体能热胀冷缩,而液体不能热胀冷缩。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气体、液态、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题干错误。
21.(2023五上·如皋期末)要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运动得更快,就应增加皮筋绕的圈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橡皮筋缠绕发生形变,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从而驱动小车运动。要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行驶得更快,我们可以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让弹力更大。题目观点正确。
22.(2023五上·如皋期末)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耳朵通过转化,让人听到声音。
23.(2018五上·兰溪期末)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2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解答】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密度大,人受到的浮力大于人的重力,会浮在水面上。
【分析】掌握浮沉条件。
25.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午时三刻指的是现在的正午十一点四十五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这种午正三刻并非是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最接近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是午初三刻,即现在的十一时四十五分。
26.(2022五上·如东期中)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不同。
【答案】错误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在做对比实验时,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条件都相同。
27.(2023五上·崇川期末)水遇冷结冰时体积会膨胀,所以冰浮在水面上。(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它受到的浮力聚会减小;如果排开水的体积变大了,其受到的浮力就会增大。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体积变大了,重量不变。所以会浮起来。
28.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四、连线题。(共10分)
29.(2022五上·崇川期中)把下列产生的运动与所属力用线连起来。
重力 海绵被压扁后产生的力
弹力 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时与滑梯接触产生的力
反冲力 使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的力
摩擦力 发射火箭时让火箭向上冲的力
【答案】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时与滑梯接触产生的力是重力。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橡皮筋拉长后产生的力是弹力;人们使用救生圈产生的力是浮力;放鞭炮时鞭炮向上冲的力是反冲力;车轮与地面接触的力是摩擦力。
五、实验探究题。(共16分)
30.(2023五上·如皋期末)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B、C、D三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A.物体沉浮和体积的关系 B.物体沉浮和重量的关系
C.物体沉浮和液体的关系 D.物体沉浮和重量、体积的关系
(2)把A球放入水中会(  ),把E球放入水中会(  )。(  )
A.沉、浮 B.浮、沉
C.水中任意位置 D.无法判断
(3)B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约是(  )。
A.0.1牛 B.0.2牛 C.0.3牛 D.0.4牛
(4)用弹簧测力计测得D球在水中的读数是0.1牛,D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0.1牛 B.0.2牛 C.0.3牛 D.0.4牛
【答案】(1)B
(2)B
(3)B
(4)C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方向向下;另一个是浮力,方向向上。物体的浮与沉由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停留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1)根据对实验设置的认识,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物体的重量,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物体沉浮和重量的关系。
(2)根据对球的分析,A球比B球轻,B球漂浮,则把A球放入水中会浮,E球比D球重,D球沉入水底,则把E球放入水中会沉。
(3)根据对浮力的认识,B球浮在水面上,获得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则B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约是0.2牛。
(4)用弹簧测力计测得D球在水中的读数是0.1牛,D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4牛-0.1牛=0.3牛。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1.(2023五上·如皋期末)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至少写出三条。
【答案】前后轮胎的花纹、脚蹬的表面花纹、手柄设计花纹。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增大摩擦力的应用:以自行车为例,前后轮胎的花纹、脚蹬的表面花纹、手柄设计花纹。花纹的设计就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32.(2023五上·如皋期末)潜水艇为什么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答案】答:因为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就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所以它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33.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至少写2个。
【答案】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解答】影响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分析】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1 / 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16分)
1.(2022五上·虎丘期中)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   、   的环境。
2.(2023五上·如皋期末)杠杆上有3个作用点:   、   、   。
3.(2023五上·南通期末)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   和   形成   ,灯泡才会亮起来。
4.(2023五上·如皋期末)用电池、导线和   ,可以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5.(2022五上·如东期中)同一个鸡蛋,放入1号液体中是沉,放入2号液体中是浮,可以判断1号液体浓度比2号液体浓度要   。
6.(2023五上·如皋期末)火山和   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   运动引起的。火山活动与地幔和   运动有关。
7.(2023五上·如皋期末)光强温度就   ,光弱温度就   。
8.物体越重,摩擦力就   ;物体越轻,摩擦力就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是(  )。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铁块受到的浮力
B.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
C.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10.子夜是指(  )。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11.(2022五上·相城期中)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12.(2023五上·如皋期末)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  )。
A.肯定死亡
B.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C.以上都不对
13.(2022五上·吴中期中)(  )是指依靠液体或气体本身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14.夏天,用棉被把棒冰盖起来,棒冰比直接暴露在外面(  )。
A.化得快 B.化得一样快 C.化得慢
15.(2023五上·如皋期末)下列现象是液体热胀原理造成的是(  )
A.水管冻裂 B.沸水外溢 C.河水结冰 D.地面冻鼓
16.(2023五上·如皋期末)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的动物是(  )。
A.小猫 B.小鱼 C.水螅
1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
18.(2023五上·如皋期末)我们在研究“杯子的保温效果”时,发现(  )杯内水温下降最慢。
A.无盖的杯子 B.杯子外包毛巾、无盖
C.杯子加盖、外包毛巾 D.杯子加塑料盖子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2022五上·通州期中)只要有光源存在,就能形成影子。
20.(2023五上·如皋期末)气体能热胀冷缩,而液体不能热胀冷缩。 (  )
21.(2023五上·如皋期末)要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运动得更快,就应增加皮筋绕的圈数。(  )
22.(2023五上·如皋期末)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23.(2018五上·兰溪期末)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2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25.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26.(2022五上·如东期中)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不同。
27.(2023五上·崇川期末)水遇冷结冰时体积会膨胀,所以冰浮在水面上。(  )
28.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四、连线题。(共10分)
29.(2022五上·崇川期中)把下列产生的运动与所属力用线连起来。
重力 海绵被压扁后产生的力
弹力 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时与滑梯接触产生的力
反冲力 使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的力
摩擦力 发射火箭时让火箭向上冲的力
五、实验探究题。(共16分)
30.(2023五上·如皋期末)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B、C、D三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A.物体沉浮和体积的关系 B.物体沉浮和重量的关系
C.物体沉浮和液体的关系 D.物体沉浮和重量、体积的关系
(2)把A球放入水中会(  ),把E球放入水中会(  )。(  )
A.沉、浮 B.浮、沉
C.水中任意位置 D.无法判断
(3)B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约是(  )。
A.0.1牛 B.0.2牛 C.0.3牛 D.0.4牛
(4)用弹簧测力计测得D球在水中的读数是0.1牛,D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0.1牛 B.0.2牛 C.0.3牛 D.0.4牛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1.(2023五上·如皋期末)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至少写出三条。
32.(2023五上·如皋期末)潜水艇为什么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33.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至少写2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阴暗;潮湿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的生活习性: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2、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2.【答案】动力点;阻力点;支点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答案】正极;负极;通路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简单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的闭合电路。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闭合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4.【答案】用电器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控制电流通断的开关,用来做功的用电器和连接的导线。
5.【答案】小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根据对物体沉浮规律的认识,同一个鸡蛋,放入1号液体中是沉,放入2号液体中是浮,可以判断1号液体浓度比2号液体浓度要小。因为与鸡蛋同体积的2号液体比鸡蛋重,因此鸡蛋在2号液体中上浮。
6.【答案】地震;内部;地壳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运动使得地表的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很猛烈,有时表现的极其缓慢的变化。火山和地震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7.【答案】高;低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8.【答案】越大;越小
【解析】【解答】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就越小。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重量大小和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9.【答案】C
【解析】【解答】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沉浮原理的识记。
10.【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子夜指的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子夜是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中的子时,即正当子时的时间也就是深夜,晚上11点到第二天的凌晨一点之间。
11.【答案】B
【知识点】叶的作用;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尘土等。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在植物的叶上,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所以B符合题意。
1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的环境适应性就是指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方面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种种适应性,各种生物一般只能在它所适应的生态环境里生活。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
13.【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热传导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做对流。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热从发热的物体直接向周围传递出热的传播方式叫做热辐射,所以B符合题意。
14.【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棉被具有保温性能,所以将棒冰用棉被盖起来,可以使棒冰化得慢。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导热性较好的物体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所以其保温性能就越差。
15.【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水管冻裂、河水结冰、地面冻鼓都是冷缩,沸水外溢是液体的热胀现象,B是正确的选项。
16.【答案】A
【知识点】卵生;胎生;猫
【解析】【分析】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两大主要方式,繁殖过程不同都有各自的特征。小猫是胎生动物,可以自身产生小宝宝;小鱼是卵生动物;水螅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既不胎生也不卵生。
17.【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与生物都是互相影响。
18.【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而像塑料、陶瓷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保温杯是用热的不良导体制作的。研究杯子的保温效果时,加盖子可以阻止热量的散失。外包毛巾起到保温的作用,所以C符合题意。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屏,只有光源存在,不能形成影子。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气体、液态、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题干错误。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橡皮筋缠绕发生形变,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从而驱动小车运动。要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行驶得更快,我们可以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让弹力更大。题目观点正确。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耳朵通过转化,让人听到声音。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能;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解答】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密度大,人受到的浮力大于人的重力,会浮在水面上。
【分析】掌握浮沉条件。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午时三刻指的是现在的正午十一点四十五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这种午正三刻并非是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最接近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是午初三刻,即现在的十一时四十五分。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在做对比实验时,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条件都相同。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它受到的浮力聚会减小;如果排开水的体积变大了,其受到的浮力就会增大。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体积变大了,重量不变。所以会浮起来。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9.【答案】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时与滑梯接触产生的力是重力。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橡皮筋拉长后产生的力是弹力;人们使用救生圈产生的力是浮力;放鞭炮时鞭炮向上冲的力是反冲力;车轮与地面接触的力是摩擦力。
30.【答案】(1)B
(2)B
(3)B
(4)C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方向向下;另一个是浮力,方向向上。物体的浮与沉由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停留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1)根据对实验设置的认识,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物体的重量,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物体沉浮和重量的关系。
(2)根据对球的分析,A球比B球轻,B球漂浮,则把A球放入水中会浮,E球比D球重,D球沉入水底,则把E球放入水中会沉。
(3)根据对浮力的认识,B球浮在水面上,获得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则B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约是0.2牛。
(4)用弹簧测力计测得D球在水中的读数是0.1牛,D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4牛-0.1牛=0.3牛。
31.【答案】前后轮胎的花纹、脚蹬的表面花纹、手柄设计花纹。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增大摩擦力的应用:以自行车为例,前后轮胎的花纹、脚蹬的表面花纹、手柄设计花纹。花纹的设计就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32.【答案】答:因为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就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所以它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知识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33.【答案】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解答】影响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分析】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