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藏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藏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7 20:2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藏戏》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课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脉络清楚,描述有详有略,将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清晰地展现出来。前三段,三个连续的问句是对藏戏特点的总体提示,中间的主体部分,围绕藏戏特点,从不同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同时也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呼应。
在具体介绍藏戏特色时,作者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特色最鲜明之处进行描绘,突出了重点,让人印象深刻,感受到藏戏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信息。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准确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2.能独立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分清详略写法。
3.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1. 能准确说出藏戏的三大主要特色及其具体表现。
2. 能分清主次内容,并体会详略写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引入新课。
1.回顾本组前文内容,由风俗引出戏剧。
2.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清阅读障碍,多种方法引导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说说藏戏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欣赏藏戏视频,加深对藏戏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三、研读课文,了解藏戏特色。
(一)引导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试着概括藏戏三大特色。
2.交流开头写法,引导体会反问和排比的好处。
3.指导朗读,突出藏戏特色,读出赞美之情。
(二)学生自主研读8-18自然段,深入感受藏戏的独特魅力。
1.速读课文,引导梳理结构:8—14自然段对应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色;15、16自然段对应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色;17自然段对应藏戏演出时间长的特色。
2.体会文章前后内容相互呼应的写法。
3.出示研读要求,学生自主研读。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画出相关语句,边读边批注,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集体交流学习成果,说说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4.交流分享。
(1)重点交流特主要特色面具,相机出示面具图片,辅助理解面具运用夸张、象征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2)次要交流没有舞台和演出时间长等特色。
5.思考交流:藏戏这三个特色, 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理解:面具的描写最为详尽,舞台和演出方式的特点描写较简略,这样写详略得当,能更加突出藏戏最具特色的方面。
(三)自主学习4-7自然段,了解藏戏的起源。
1.出示研读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思考: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
(2)尝试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个故事。
(3)讨论:有人说,文章花这么多笔墨写传说没有必要?你怎么看?
2.分享交流。
3.引导学生理解传说的介绍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也折射出西藏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四、整体回顾,体悟文章写法。
1.整体回顾,引导梳理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2.重点交流:文章哪些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引导学生体悟开篇总起全文,文章内容前后呼应,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等写作写法。
五、拓展延伸,了解家乡戏剧。
1.小结课文,引出安徽地方戏种黄梅戏,简介,引发自豪感。
2.听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激发了解家乡文化习俗和艺术形式的阅读兴趣。
六、作业设置。
课后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了解家乡传统戏剧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为习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