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单元自测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单元自测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0 10:5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单元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数,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1,1,2 B.3,4,5 C.,, D.,,
2.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1,2, B.1.5,2,3 C.3,4,5 D.7,24,25
3.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高为 (  )
A.2 B.1 C. D.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斜边长为(  )
A.13 B.14 C. D.15
5.在中,若,,的对边分别是a,b,c,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k为正整数) D.
6.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2,b=3,c=4 B.a=1,b=1,
C.a=6,b=10,c=8 D.a=3,b=4,
7.如图,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求水的深度是(  )尺
A.8 B.10 C.13 D.12
8.如图,矩形ABCD中,AB=4,∠ABD=60°,P、K分别是BD、AD上的点,则PA+PK的最小值为(  )
A.6 B.8 C.3+2 D.4
9.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分别在格点上,则是(  )
A.30° B.45° C.50° D.60°
10.如图,正方形内的数字代表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则A所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B.28 C.128 D.100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中,,,,边在数轴上,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则点表示的数是   .
12.如图,已知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 ,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   
13.一个三角形两条边长为3和4,当第三条边长为   时,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14.如图,在中,已知:,,,动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1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连接,当为等腰三角形时,的值为   .
三、解答题
15.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 ,求第三边的长.
16.已知,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BC=6,AC=8,求AB与CD的长.
17.如图,一只小鸟旋停在空中A点,A点到地面的高度米,A点到地面C点(B、C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距离米.若小鸟竖直下降12米到达D点(D点在线段AB上),求此时小鸟到地面C点的距离.
18.《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节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的问题:“今有竹高一尺,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译文为:一根竹子,原来高一丈,后来竹子折断,其竹竿恰好着地,着地处离原竹子根部3尺远,问原处还有多高的竹子?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中,∠ACB=90°,AC+AB=10,BC=3,求AC的长.
19.如图,在中,,,交边于点,.求边的长.
20.在△ABC中,∠C=90°,BC∶AB=3∶5且AB=20cm,求边AC的长度.
四、综合题
21.如图,在中,点D在AB上,连接CD,,,,.
(1)求证:;
(2)求AC的长.
22.在中,,于.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长.
23.在和中,,,,连接,,是边上的中线.
(1)如图,当点D,E分别在边,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与的数量关系:   ;
(2)将绕点A旋转到如图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完成证明;若不成立,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3)若,,在绕点A旋转的过程中,当点C,D,E三点共线时,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1,1,2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3,4,5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故B选项符合题意;
C、,,

∴4,5,6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4,6,8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大边长的平方,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据此判断.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12+()2=22,A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
B、1.52+22≠32,B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
C、32+42=52,C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
D、72+242=252,D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
故答案为:B.
【分析】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较大边长的平方,那么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据此判断.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如图,AD为等边三角形ABC的高,
等边三角形高线即中线,AB=2,
BD=CD=1,∠ADB=90°,
在中,AB=2,BD=1,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D=CD=1,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故答案为:A.
【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就可得到斜边长.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可得,能够判定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能够判定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k为正整数,∵,满足两边的平方和等于另外一个边的平方,故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D、,∵,∴不能够判定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每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因为22+32≠42,所以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B、因为12+12≠2,所以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C、因为62+82=102,所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
D、因为2+32≠42,所以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项判断即可。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设芦苇的长为x尺,即BC=x尺,则AB=(x-1)尺,AC=5尺
由题意可得:

解得
∴尺
故答案为:D.
【分析】设芦苇的长为x尺,即BC=x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用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得x的值,于是AB=BC-1可求解.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作A点关于BD的对称点A',过A'作A'K⊥AD交BD于点P,连接AP,
由对称性可知,AP=A'P,
∴AP+PK=A'P+PK≥A'K,
∴当A'、P、K三点共线时,PA+PK的值最小,
∵∠ABD=60°,
∴∠BAA'=30°,
∵AB=4,
∴BM=2,AM=2,
∴AA'=4,
在Rt△AA'K中,∠AA'K=30°,
∴A'K=6,
∴AP+PK的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A.
【分析】作A点关于BD的对称点A',过A'作A'K⊥AD交BD于点P,连接AP,由对称性可知AP=A'P,则AP+PK=A'P+PK≥A'K,故当A'、P、K三点共线时,PA+PK的值最小, 易得∠BAA'=30°,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M,由勾股定理可得AM,然后求出AA′、A′K,据此解答.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得: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最后计算求解即可。
10.【答案】D
【解析】【解答】由勾股定理可知:.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性质可得。
11.【答案】
【解析】【解答】解:∵在中,,,,
∴,
∴点D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得到点D表示的数。
12.【答案】8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
∵AB=4,
∴AC=(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是直角边的倍).
或者由勾股定理,
可得:2AC2=16,即AC=,
∴正方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8.
【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斜边等于直角边的的倍,可以得到AC的长度,或者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C的长度,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变长的平方,即为AC2,将AC代入计算可的答案.
13.【答案】或5
【解析】【解答】解:设第三条边长为x,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那么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①边长为4的边为斜边,此时x<4,则32+x2=42,得;
②边长为4的边为直角边,此时边长为x的边为斜边,则32+42=x2,得x=5.
综上,或5.
故答案为:或5.
【分析】分类讨论,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14.【答案】或10或16
【解析】【解答】在△ABC中,∠ACB = 90°,
由勾股定理得:
BC == 8cm
△ABP为等腰三角形,
如图1,当AB = AP时,
则BP = 2BC = 16cm,
则t = 16;
如图2,当BA = BP= 10cm时,
则t= 10,
如图3,当PA= PB时,设BP = PA= xcm,
则PC =(8-x)cm,
在Rt△ACP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10或16.
【分析】分三种情况:如图1,当AB = AP时,如图2,当BA = BP= 10cm时,如图3,当PA= PB时,设BP = PA= xcm,再分别求解即可。
15.【答案】解:当BC是直角边时,第三边长= = =10cm,
当BC是斜边时,第三边长= cm,
∴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是10cm或 cm.
【解析】【分析】分情况:BC是直角边、BC是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第三条边.
16.【答案】解: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BC=6,AC=8,由勾股定理得:AB= =10.∵S△ABC= AB CD= AC BC,∴CD= = =4.8.
【解析】【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利用面积法求出CD的长即可.
17.【答案】解:由勾股定理得;,
∴(米),
∵(米),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此时小鸟到地面C点的距离17米.
答; 此时小鸟到地面C点的距离为17米.
【解析】【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利用线段的和差求出BD的长,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即可。
18.【答案】解:设AC长为x,则AB=10﹣x,由勾股定理得:
32+x2=(10﹣x)2,
解得:x=4.55,
∴AC=4.55.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 32+x2=(10﹣x)2, 再求解即可。
19.【答案】解:∵,
∴∠ADB=∠ADC=90°,
在Rt△ADB中,AB=17,AD=8,
则由勾股定理得:,
∴,
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析】【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再利用线段的和差求出CD的长,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可。
20.【答案】解:∵BC∶AB=3∶5
∴设BC=3x.AB=5x
∵AB=20cm
∴5x=20,解得x=4
∴(cm)
∵在△ABC中.∠C=90°

∴(cm)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 5x=20, 再求出BC=12cm,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21.【答案】(1)证明:∵在△BCD中,BD=1,CD=2,BC=,
∴BD2+CD2=12+22==BC2,
∴△BCD是直角三角形,且∠CDB=90°,
∴CD⊥AB;
(2)解:∵∠CDB=90°,
∴∠ADC=90°,
∴在Rt△ACD中,AC=,
∴AC的长为.
【解析】【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CD是直角三角形,且∠CDB=90°,即可得到CD⊥AB;
(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可。
22.【答案】(1)解:∵,∴,∵,∴,∵,∴,∴;∴的度数.
(2)解:在中,,,∴,设,∴,∵在中,,∴, 解得,∴,∴的长为.
【解析】【分析】(1)先求出,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即可得到答案;
(2)设,,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AC的长。
23.【答案】(1)
(2)解:成立,证明如下:
延长至H,使得,连接,
,,




即,
,,



(3)或
【解析】【解答】解:(1),理由如下:
在和中,,

,,


是边上的中线,


故答案为:;
(3)当点E在CD的延长线上时,
过点A作AM⊥CE于点M,








当点E在线段CD上时,
过点A作AN⊥CE于点N,
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综上,AF的长为或.
【分析】(1)由SAS证出,得出,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
(2)由SAS证出,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3)分两种情况讨论,由勾股定理CH的长,即可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