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8 17:5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1.【诗词积累】古诗中的儿童。
(1) ?牧童遥指杏花村。
(2)蓬头稚子学垂纶, 。
(3)儿童急走追黄蝶, 。
(4)儿童相见不相识, 。
2.【读写迁移】读下面的语段,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美之情。
【甲】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乙】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喳喳的,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儿,小小的身躯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1)【甲】中儿童的特点是 ,【乙】中儿童的特点是 。这两个片段都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 之情。
(2)请你写一个片段,表现出儿童的特点,然后抒发出自己的某种感情。

3.看拼音,写词语。
哥哥虽然稚气未脱,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升入初三以来,每天不分zhòu yè( )地在知识的土地上gēng yún( )着。
4.填空。
(1)“供”是一个多音字,在“供应、提供”中读 ,在“供奉、招供”中读 。
(2)“晓”是一个多义字,在“稚子金盆脱晓冰”中的意思是 ,在“知晓”中的意思是 。
5.品析词句,完成练习。
在本课中,我们学到了 、 两个古代称呼小孩子的词语。称呼小孩子的词语还有 、 等。
6.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能形容第一句诗中所描述的声音的词语是( )。
A.震耳欲聋 B.铿锵有力 C.余音绕梁 D.悦耳动听
(2)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会听到哪些美妙的声音?请写一写:

7.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等。
(2)从“落日”一词我知道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的景色。请你写出一个表示本时间段的四字词语,再写一句话。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中“童孙”的乐趣体现在( )。
A.不懂得大人所做的农活,可以不到农田里劳动,自由自在地玩耍
B.在桑树荫下学种瓜
C.在桑树荫下种瓜,期待着秋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D.大人们都很忙碌,没有时间管束孩子们,孩子们感到很自由,玩得很快乐
9.读古诗,感受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
《稚子弄冰》中孩子在早晨用 穿取一块冰。当敲打时,冰发出 的声音,可孩子正玩得高兴时,忽然 。由此,我可以体会到孩子在玩这种游戏时的心情由 变成 。
10.读古诗,感受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
《村晚》中描写牧童的诗句是“ , ”。我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是: 。
11.重点语段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
A.子女 B.青年男女 C.哥哥和姐姐 D.儿子和女儿
(2)能体现题目“四时田园杂兴”中“田园生活”的词语有 、 、 、 等。
(3)“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前两句诗中的“ ”相对应,“织”和前两句诗中的“ ”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体会到农家人( )的特点。
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
(4)“也傍桑阴学种瓜”中的“学”体现了农村儿童 的特点,“学”也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 )。
A.学而不厌 B.学无止境 C.耳濡目染 D.活灵活现
(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从两个方面来归纳。
一是诗人对劳动人民的 之情;二是诗人对农村儿童的 之情。
参考答案
1.(1)借问酒家何处有
(2)侧坐莓苔草映身
(3)飞入菜花无处寻
(4)笑问客从何处来
2.(1)勤劳;充满活力;喜爱、赞美
(2)示例:每到星期天,小弟弟就玩疯了。早上他七八点起床,然后打开电脑玩到吃午饭,匆匆吃完饭后又跑出去和小朋友踢足球,直到天黑才回家,经常搞得作业要到晚上做。妈妈屡次说他,可他依然我行我素。我那淘气的小弟弟,你什么时候能改一改这个缺点呢?
3.
【答案】:昼夜;耕耘
4.(1)gōng;gòng
(2)早晨;知道
5.
【答案】:童孙;稚子;示例:总角;垂髫
6.(1)D
(2)示例: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地响,树上还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7.(1)青草;池塘;落日;寒漪
(2)傍晚;示例:夜幕降临 夜幕降临,乡村的景色别有一番诗意。
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孩子的乐趣从“也傍桑阴学种瓜”中可以看出来,因此答案为B。
9.
【答案】:彩丝;玉磬般;冰碎了;高兴;失望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大意的理解,需要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摘取相应的词语来完成。从“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中知道孩子用彩丝穿取了一块冰。从“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知道冰发出玉磬般的声音,从“忽作玻璃碎地声”中知道这块冰碎了。从中体会到孩子的心情由高兴变为失望。
10.
【答案】: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手里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解析】:先找出描写儿童的诗句,理解意思时,可以根据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这两句诗中的“归去”指的是牧童回家,“横牛背”指横骑在牛背上,“无腔”指没有固定的曲调,“信口”指的是随口。然后把这些意思用通顺的话连起来即可。
11.(1)B
(2)耘田;绩麻;耕织;桑阴
【解析】:“田园生活”指的是农家生活。联系实际,想一想农家生活是怎样的,农村有怎样的环境,然后根据这些从诗句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写下来。
(3)耘田;绩麻;A
【解析】:“耕”的意思是用犁把田里的土翻松。因此和前两句中的“耘田”意思相近。“织”指的是纺织、织布。因此和前两句诗中的“绩麻”意思相近。“耘田”和“绩麻”都是农家人的活动,从中可以体会到农家人勤劳能干的特点。
(4)热爱劳动;C
【解析】:小孩子不会干农活,但他们在桑树荫下学种瓜,从中可以看出孩子热爱劳动的特点。孩子们之所以学种瓜,是因为受大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种勤劳能干做法的影响,因此会想到词语“耳濡目染”。
(5)赞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