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8 20: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同学们,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寓言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新的寓言。
5 守株待兔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的方法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gēng
shì
lěi

/
/
/
/
/
/
/
/
/
小组合作阅读
阅读要求:
1.以自由的形式组内读课文,组员相互帮助疏通大意。
2.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最能反映寓意的语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株:树桩。
走:跑。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文言翻译: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种田的人,( )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丢下农具,( )树桩旁边等兔子撞死,然而却( )的故事。
偶然得到
整天守在
再也得不到兔子
故事大意概括
展示平台
选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干了什么?
想些什么?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时间的演变,承载着记忆的画卷,如冰冻的水晶。
展开想象,分析人物
这个人决定等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通过想象用丰富的词语帮他补充出来。重点突出他的喜悦、高兴。
方法点拨
上面是关于宋人的描写属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小结:
这个人在文中不同于常人做法的动作、心理让他闹出笑话,这些动作、心理叫做关键性动作、心理。
通过分析人物,得出寓意
你认为这个宋人是个怎样的人,他犯了什么错?说明了什么道理?
他为了一次偶尔撞树而死的兔子而不去管理田地,是个不想靠劳动生活的懒汉。
道理(寓意):说明了人不能懒惰,把偶然的事当成必然和经常发生的事。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创造。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时间的演变,承载着记忆的画卷,如冰冻的水晶。
找出文中人物关键性的行为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分析清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很容易得出寓言的寓意。
方法总结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乘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合作学习《南辕北辙》,印证方法。
画出文中能揭示道理的人物关键性的动作、语言、心理等。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画出文中能揭示道理的人物关键性的动作、语言、心理等。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南”和“北”一组反义词,表明,这个人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正好相反,永远也不会成功。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文中还有哪句话能帮助我们揭示故事的寓意?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通过朋友的语言揭示寓意。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文章末尾总结性的语句
方法扩充:
直接在文末找总结性语句。
请大家思考:这些方法有什么异同?
同:都找人物关键性的动作、语言、心理。
异:可以是主人公自己来展示自身问题,也可以通过别人的揭露反映主人公的问题。
运用方法,练习分析
请大家独立阅读《刻舟求剑》,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概括得出寓言的寓意,并试着写出分析过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
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
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