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A)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 (含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26分)
1.住房建造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房所必须具有的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受到相同的外力作用时,_____________(填“三角形”或“四边形”,下同)框架较稳定,不易变形;_____________框架不稳定,易变形。
4.塔台设计_____________,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侧面采用镂空结构,可以提高能力。整体框架多采用_____________结构,能够提高承重、抗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实验室天花板上的横梁立着放,主要是为了( )。
A.更加美观 B.增大空间 C.增强抗弯曲能力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下列框架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
B. C.
3.正方形框架完成后,下列表述相对符合实际的是( )。
A.不需要加斜杠,整个正方形框架就比较坚固了
B.对角加一根斜杆,整个正方形框架就比较坚固了
C.对角加两三根斜杆,整个正方形框架就比较坚固了
4.( )的塔台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C.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5.下面是3个大小相同的塑料矿泉水瓶,其中放置最稳定的是( )。
A.空瓶 B.半瓶水 C.整瓶水
6.用多个矿泉水瓶搭建一个上小下大的高塔,为了使塔更稳固,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将高塔( )的瓶子装满水。
A.顶部 B.底部 C.中间
7.如图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塔高320米。铁塔的塔身采用三角形框架结构,这种结构与四边形框架结构相比,最大优点是( )。
A.节省材料
B.减轻重量
C.不易变形
8.右图是我们在建筑工地上经常看到的塔式起重机,它非常牢
固稳定,主要是因为它( )。
A.由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组成
B.由大量的四边形框架组成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9.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这种设计和梁桥拱桥相比,谁的跨越能力更强? ( )
A.斜拉钢索桥最强 B.梁桥最强 C.拱桥最强
10.下列桥的分类中,( )是根据结构来分的。
A.石桥、木桥 B.悬索桥拱桥 C.公路桥、铁路桥
11.要在较宽的江面建造一座桥,最适合造的桥是( )。
A.钢索桥 B.石拱桥 C.独木板
12.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 )千米。
A.53 B.55 C.57
13.如图是住房系统中的( )系统的示意图。
A.供水 B.通风 C.电路
14.我们实验室的方凳(如图)非常容易倒,主要原因是这种方凳( )。
A.上大下小
B.上重下轻
C.下短上长
15.某塔台模型在底部模仿鞋底花纹设计了凹槽,其目的( )。
A.减小摩擦力 B.增大摩擦力 C.增加底部的质量
16.在塔台下面增加一个底托的作用是( )。
①增强抗风能力 ②增强抗震能力 ③增强承重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17.如图所示,同学们用吸管制作“塔台”,为了测试“塔台”的抗风能力,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
A.用同样的力度去推“塔台”测试抗风能力
B.用电风扇从侧面吹“塔台”测试抗风能力
C.用嘴对着“塔台”吹气测试抗风能力
18.修建港珠澳大桥时,修建人工岛的目的是( )。
A.连接桥梁和隧道 B.美观 C.保护环境
19.制作塔台模型过程中,对于不小心折弯的吸管,下列处理方法不合适的是( )。
A.用胶带在折弯处缠绕一圈,用来制作塔台的底座
B.将这个吸管剪成多段,用来制作塔台的护栏(丢弃折弯处那一小段)
C.用胶带在折弯处缠绕圈用来制作塔台的立柱
20.小科同学制作的塔台不太美观,下列改进方案不可行的是( )。
A.减少部分承重的吸管
B.减少部分缠裹过多的胶带
C.调整整体结构,整体采用对称的设计
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
1.某小组按照学校给定的要求制作塔台模型。(14分)
(1)成员明确制作塔台模型的要求后,接下来需要( )。
A.制作塔台模型 B.测试塔台模型 C.制订设计方案
(2)为了确定塔台的结构,实验小组进行了测试(如图),受力后容易变形的是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一样”)。
甲 乙
(3)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塔台的接口处要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为了使塔台的整体结构对称,在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使用了四边形框架,我们一般可以在框架中添加斜杆形成_____________来增强框架的稳定性。下图中的漫画人物形象地说明了斜杆在框架中的作用。其中,图丙中小人的_________(填“推”或“拉”,下同)力阻止了框架的变形,图丁中小人的_________力阻止了框架的变形。
丙 丁
2.学校科技节要举行萝卜搭高比赛。利用一根萝卜和150根牙签搭高,谁搭得高,谁获胜。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要用萝卜和牙签搭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搭的时候上下一样重会更稳定
B.搭的形状里面含有四边形越多越稳定
C.搭的形状采用框架结构,可以搭得更高
(2)如果你参加此次搭高比赛,想获得好成绩,你会怎么做?请在下而方框里写出设计方案,可以图形结合,并写一写这样设计的理由。(4分)
材料 一根萝卜、150根牙签 、水果刀
我的设计方案
3.大桥的建造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6分)
限制和挑战 解决办法
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要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
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
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
4.经过九年施工,港珠澳大桥终于正式开通了,港珠澳大桥飞路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8 分)
(1)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2)大桥的建造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
(3)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4)港珠澳大桥是集_____________为一体的目前世界上最长的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址 设计 建造 验收
供水 供电 排水 燃气(合理即可)
三角形 四边形
上小下大 抗风 三角形
二、
1.D 解析: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B解析:含有三角形结构的框架最稳定。
3.B解析:正方形框架对 角加一根斜杆,形成两个三角形,稳定性就比较强了。
4.C解析:上小下大、上轻下 重的结构不容易倒。
5.B解析:半瓶水是上轻下重的结构,最稳定。
6.B解析:将高塔底部的瓶子装满水,可以构成上轻下重的结构,使塔更稳固。
7.C 解析:三角形结构的框架比四边形更稳定,不易变形。
8.A解析:三角形结构稳定,不易变形。
9.A解析:钢索桥的跨越能力较强。
10.B解析:A 是按照建筑材料来分的,C是按照用途来分的。
11.A解析:钢索 桥的跨越能力较强。
12.B解析: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
13.C解析:图中的导线、用电器 、开关等结构都属于电路系统。
14.B解析:这种方 凳重心在上方,上重下轻,非常容易倒。
15. B解析:凹槽可以增大摩擦力。
16.A解析:在塔台下增加一个底托,可以构成上小下大的结构,增强抗风、抗震能力。
17.B解析: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要用电风扇从侧面吹塔台,观察塔台能否抵御风吹。
18.A解析:修建港珠澳大桥时,修建人工岛是为了连接桥梁和隧道。
19.C解析:折弯了的吸管承重能力较差,不能用来制作塔台的立柱。
20.A解析:减少承重的吸管 ,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降低。
三、
1.(1)C (2)乙 (3)固定牢固 节省胶带 (4)三角形 推 拉
2.(1)C (2)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采用框架结构、多利用三角形结构。这样的结构抗风、抗震、承重能力较强,也更稳定。
3.在这片水城上修建六七千米长的海底隧道和22.9千米长的跨海大桥修建人工岛
用圆钢筒围岛
4.(1)为了方便三座城市间居民的交通,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合理即可)
(2)面临的限制与挑战有: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桥梁和隧道缺少岛屿连接,海底淤泥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
(3)建造的过程有: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 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
(4)桥、隧、岛 跨海大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