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张PPT)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主要特点。
2.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特征、分布,并理解其主要区位条件。
3.掌握分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特征的方法。
学习目标
1
季风水田农业
2
商品谷物农业
1
季风水田农业
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稻米
主要产品
分布:亚洲季风区
最大稻米生产国:中国
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居民喜食稻米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和小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区
一.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
A
B
C
1.分布:
1.分布地区--亚洲季风区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
东亚:中国(秦岭--淮河以南)、韩国、朝
鲜、日本等
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等
南亚: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 ℃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 ℃。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
3.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位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适合水稻好暖喜湿的特性
气候:
沿海平原、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地形: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人口密集,
劳动力丰富
这里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可以缓解人地矛盾。同时水稻生产过程需要精耕细作,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
人口:
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的历史),精耕细作,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生产习惯
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主食
食物喜好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
条件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劳动力
区位
条件
食物偏好
:地处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灌溉水源充足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 地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
市场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生产习惯
: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经验丰富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
小农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机械化
水平低
水利工程
量大
科技
水平低
4、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发展措施:
适度集约化经营
2
1
3
4
5
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李某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0.5 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
美国一个小农场拥有15公顷土地。
①小农经营,经营规模小
我国水稻生产的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
2
1
3
4
5
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0.1公顷)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
>500
407
248
单产(千克/亩)
水稻
玉米
小麦
粮食作物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对比
单位土地的产量如何?
2
1
3
4
5
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在收成的3800千克当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②商品率低
商品率=
粮食总产量
粮食出售量
=
3800
1300
≈34.21%
单产高的原因:精耕细作;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商品率低原因:人口多,生产规模小,
总产量不大,大部分留作自用。
发展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发展规模经营。
2
1
3
4
5
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电动脱粒机
李某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
③机械化、
科技水平较低
水泵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近一二十年来,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还是较低。并不是所有亚洲国家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都低,日本已处于较高的水平。
发展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2
1
3
4
5
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令李某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而李某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
④需要水利工程量大
(4)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的威胁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
发展措施:
政府加大投入,
兴修水利工程。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及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水利工程量大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扩大经营规模
精耕细作,单产高;生产规模小,人口多,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农业主要靠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1、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
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地形——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历史——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经验
生活习惯——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一、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3、生产特点、成因及今后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小农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人均耕地少,家庭为单位
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凭传统经验
精耕细作:①耕地规模小,总产量不大
②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制约
今后的发展方向---
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机械化水平,
提高科技水平,
提高商品率.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1.东亚、东南亚、南亚从事水稻种植业的原因是 ( )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下列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农业
B、小农经营,多以家庭为主
C、机械化水平低,因而单产低,商品率低
D、因气候适宜,水利工程量小
B
D
随堂练习
3.读“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
称:A____ ,B______ ,
C____ 。
(2)A、B、C三地均为__
__气候区,____资源丰
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
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地区。
(3)本地区____稠密、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4)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季
风
水热
河流中下游平原
三角洲
人口
劳动力
稻米
扩大经营规模,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1.为什么我国的水稻单产高而商品率低?
答案 单位面积产量高是因为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商品率低是因为人均耕地少,人口稠密,消费量大,可作为商品出售的少。
答案
2.所有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都低吗?
答案 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一般较低,但日本的水稻种植已实现了机械化,普遍采用了适用小地块作业的小型水田农机具,投入的生产资料多,单位面积产量高。
2
商品谷物农业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产品
小麦
玉米
2.分布:
美国、加拿大
阿根廷
澳大利亚
俄罗斯、乌克兰
中国东北
中国西北
3.经营方式
多数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国营的。
我国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
4、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共性):
生产规模 大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高
商品率 高
分布在有丰富的耕地资源、
地广人稀的地方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共性)
农业科学
技术先进
交通运
输便利
机械化水平高
市场广阔
自然条件优越
地广人稀
分析这些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的影响?
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交通
人口密度
工业
科技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市场广阔(针对国际市场)
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及其影响
自然条件优越,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
自然条件优越
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技先进
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粮食需求少
产量高
生产率高
商品率高
P50案例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
科技水平高
区域化和
专业化生产
美国农业区的分布
小麦区
小麦区
玉米带
1、分布:美国的谷物商品农业主要分布在 中部平原。北为春小麦,南为冬小麦。
春小麦
冬小麦
案例3
春小麦(春播秋收)
春小麦是在冬季很冷的地方种植,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
冬小麦(秋播夏收)
冬小麦是在稍暖的地方种植,秋季播种夏季收,我国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冬小麦主要产区在华北平原。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美国的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夏季湿润
芝加哥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地势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中央大平原)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
小麦带
小麦带
玉米带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地形:
土壤:
请在此处添加该国家的地形、政区图。
水源:
密密西比河,干流纵贯中部平原,支流众多多呈东西流向。
充足
交通:
便利
(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便利的水运; 公路、铁路网稠密;)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工业高度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等;
工业:
科技:
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 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夏季湿润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竞争优势大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
电力、化肥、农药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提高产量
扩大市场
大规模经营的条件
提高生产效率
小结: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人少地多
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
高
低
商品率
大
小
生产规模
高
低
机械化与科技水平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小麦玉米
大陆性气候区
商品谷物农业
小农经营,规模小
水稻
季风区
季风水田农业
经营方式
主要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气候)
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生产目的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相同点
都是以种植业为主
1.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A.低纬度的季风气候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沿海地区
C.低纬度大陆的东岸、中纬度的大陆西岸
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2.既是传统的稻米生产国,又是热带经济作物企业化种植园生产国的是 ( )
A.古巴 B.巴西 C.印度尼西亚 D.澳大利亚
3.商品谷物农业在西半球主要分布在
A.智利、墨西哥、俄罗斯
B.美国、加拿大、阿根庭
C.荷兰、德国、澳大利亚
D.澳大利亚、法国、乌克兰
课堂练习:
D
C
B
读“美国主要
农业带分布图”
(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 。
中部平原
(2)图中A、B、C三区属于小麦区的是______,
属于玉米带的是____。
A、B
C
(3)这里发展农业
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地势_______,
土壤______,水源
______,气候______,
;②______湖及____________河航运,加上发达的公路铁路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③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资料;
平坦开阔
肥沃
充足 温和
五大 密西西比
农业机械 电力 化肥 农药
(4)C区作物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B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
不同之处是 。
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
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
热量不足
1.商品谷物农业为何在西欧分布较少?
答案 ①西欧大多数地区地狭人稠,限制了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商品谷物农业分布较少;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利于谷物的种植。
答案
2.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小麦区南北部种植类型有何不同?
答案 北部为春小麦,南部为冬小麦。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季风水田农业
(1)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
答案 ①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②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③种植水稻历史悠久。
答案
拥有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 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
探究点一 季风水田农业
(2)分析日本水稻产区比其他水稻主产区具有的优势。
答案 ①纬度高,水稻生长期长,品质优良;②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③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
答案
拥有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 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
探究点一 季风水田农业
(3)对比东北与日本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地理知识,分析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信息的可信度。
答案 可信。①东北地区气候与日本相近,光热条件相同,形成相同的地带性土壤;②东北地区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广,日本以山地为主,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③东北的水稻种植环境优于日本,日本人口稠密,稻米需求量大;④日本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北地区;⑤日本粮商通过商业运作,赚取高额利差。
拥有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 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
答案
探究点一 季风水田农业
(4)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对我国水稻生产有什么启示?
答案 ①我国水稻生产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在生产链条上种植之外的环节领域;②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境才能种植出放心粮食;③多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④改进营销方法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等。
拥有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 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
答案
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分析
2.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与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商品率低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较低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读“某区域略图”,完成1~3题。
答案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D.混合农业
答案
2.不属于该地区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
C.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
D.丰富的劳动力
读“某区域略图”,完成1~3题。
答案
3.关于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水利工程量小
B.机械化水平高
C.小农经营的粗放生产
D.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读“某区域略图”,完成1~3题。
探究点二 商品谷物农业
(1)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答案 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水源充足
答案
2017年3月21日,中美两国商会发布《充分释放中美农业合作的巨大潜力》报告,呼吁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释放两国农业合作的巨大潜能,提高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国际竞争力。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2)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
答案 热量不足
探究点二 商品谷物农业
(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答案 美国玉米带纬度偏低,热量较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降水量较多,玉米生长期长
2017年3月21日,中美两国商会发布《充分释放中美农业合作的巨大潜力》报告,呼吁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释放两国农业合作的巨大潜能,提高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国际竞争力。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是:
从自然条件看:
答案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kg·hm-2) 7 500 6 750
探究点二 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 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
2017年3月21日,中美两国商会发布《充分释放中美农业合作的巨大潜力》报告,呼吁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释放两国农业合作的巨大潜能,提高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国际竞争力。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是: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kg·hm-2) 7 500 6 750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及主要影响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沃的黑土)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及主要影响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 市场广阔,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及主要影响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社会 经济 因素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2.比较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人均耕地 人多地少 人少地多
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
生产规模 小 大
机械化程度 低 高
科技水平 低 高
商品率 低 高
经营方式 家庭经营,规模很小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主要分布地区 亚洲季风区,所在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
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4~5题。
答案
4.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答案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4~5题。
知识归纳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区位条件
达标检测区
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A.3~4月 B.7~8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1~3题。
解析
答案
解析 由材料可知,香稻扬花期需要凉爽的气候,明媚的阳光,故应出现在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的12月~次年1月。
1
2
3
4
5
6
2.泰国香稻种植业的突出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单位面积产量低,商品率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水利工程量小
解析
答案
解析 泰国香稻种植业属于季风水田农业,故选A。
1
2
3
4
5
6
解析 泰国地形多山,耕地面积不大;经济落后,无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化肥与农药的大量施用会影响其品质。泰国香米享誉全球得益于发达的通信,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得益于发达的交通。
3.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
B.发达的通信与交通
C.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解析 读图,根据曲线形态可以看到,21世纪以来,中国小麦年产量持续下降。原因最可能是国内小麦价格下降,种植面积减少,D对。
4.21世纪以来,导致中国小麦年产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暖,病虫害增多
B.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少
C.流水冲刷,土壤肥力下降
D.国内价格下降,种植面积减少
(2017 江西九江联考)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分布的地域范围广,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也大量种植小麦。读“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产量变化图”,回答4~5题。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5.美国小麦年产量一直比加拿大高,其原因不包括
A.耕地面积广大
B.人口数量多
C.气候温暖湿润
D.黑土土壤肥沃
解析
答案
解析 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需要劳动力数量少,人口数量多不是小麦产量大的原因,B对。
1
2
3
4
5
6
图甲 图乙
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条件评价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列举出最主要的一条)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答出三条)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6.读“农业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答案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图甲 图乙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条件评价 劳动力丰富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农业生产的主 要特点 小农经营,机械化 水平低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a农业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
b农业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6.读“农业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答案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
小麦
玉米
1
2
3
4
5
6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