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练习 (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练习 (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8 10:0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070年,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成为英国国王。1086年威廉召集所有等级的领主和贵族成了“索尔兹伯里誓约”,规定所有封建领主不论等级都必须向国王效忠,且国王是土地的最高拥有者。该誓约( )
A.促使英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强化了领主和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C.有利于王权的加强和英国国力的提升
D.导致英国陷入长期的割据和混战状态
2.15、16世纪,西欧国家的一些经营者走出城市到农村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他们把原材料分发给农户,农户按要求加工,经营者付给农户报酬收回产品,他们再将产品运往远方的市场销售。这表明( )
A.商业资本在农村的扩张 B.契约关系深入西欧农村
C.封建主对市民剥削加重 D.人口流动促进市场扩大
3.在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土地分封是社会的基础。但分裂状态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于是就需要走向统一,民族国家成为趋势,这就要求出现强大的中央集权。下列关于英法加强王权的史实,正确的是( )
A.都铎王朝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加强王权
B.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三级会议与教皇对抗
C.15世纪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D.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专制王权达到顶峰
4.1231年,罗马教皇授予巴黎大学罢教、罢课权和迁校权,学校在与教会或城市当局发生冲突时,在教学和学术工作中受到干扰时,都可行使这一权利。这表明巴黎大学( )
A.受教皇的直接控制 B.取得一些独立自治权
C.反对王权干预教育 D.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5.“合理谋利”精神起源于新兴的市民等级。市民等级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它包括手工艺匠人、商人、雇工、作坊老板,以及所有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城市作为自由自治的市民社会,创造出了一种可以引发农民的市场兴趣、把他们的富余产品出售到市场从而为自己增加收人的新机制。这种经济联系产生的结果是( )
A.加速了专业化分工 B.促进了英国的农业化
C.直接导致工业革命 D.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6.14世纪中期,欧洲地产托管在封土中使用情形增加,即封臣将封土委托他人代为管理,自己不直接占有土地却可以享有土地收益。土地托管的发展( )
A.推动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B.根植于资本主义的萌芽
C.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体制 D.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7.13世纪的意大利,城市教堂的建造一般由市政府领导,建造资金则由大行会募捐,教会人士也参与其中。教堂被教会称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成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这反映出当时( )
A.宗教改革导致教会地位降低 B.文艺复兴推动人文思想传播
C.商贸中心转移改变贸易格局 D.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
8.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寻求新的政治保护和依靠,以振昔日的权势。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这表明,法兰克王国时期( )
A.教会的权力大于世俗王权 B.基督教控制了西欧精神世界
C.国王利用教会扩大了疆域 D.教会与王权相互需要与利用
9.诺曼征服后,英国国王威廉一世派人分赴各地,对所有各级封臣及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严格、详细的核查,然后载案入册,编纂成《末日审判书》,以此作为征调贡税、军役的准确依据。此举旨在( )
A.强化封建王权 B.增加国库收入 C.扩大对外侵略 D.完善户籍制度
10.中古时期是历史学名词,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此后数百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当时的世界是划分为地区的世界,以自然经济为主,世界还没有连为一体,所以世界中古史是按照若干文明地区(西欧罗马天主教文明区,东欧希腊正教文明区,西亚北非阿拉伯—伊斯兰教文明区,南亚、东南亚佛教印度教文明区,东亚儒学文明区)在历史学上分别表述的问题,史学家所谓的中古时期或中世纪主要是指(  )
A.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形成时期
B.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
C.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11.公元11世纪起,西欧商业开始复兴,商人对其子弟的教育通常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阶段是传授拉丁语,开发智力和逻辑的敏捷性;第二阶段是珠算;第三阶段通常在国外长期当学徒。这样的教育方式( )
A.延续教会对知识教育权的垄断 B.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发展
C.直接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D.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2.12~13世纪,西欧市民纷纷建立各种反封建的自治组织,“利用他们敌人的不和,在一处地方联合小的贵族去反对大的贵族,在另一处地方联合教会或王权去反对封建制度”。西班牙、尼德兰等地为争取市民的支持,国王和大贵族成立三级会议,给予市民政治话语权和商业特许状等。这表明当时西欧( )
A.城市自治助推国家权力中心转移 B.民主因素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C.封建制度的发展得益于政治斗争 D.王权加强有利于市民阶层崛起
13.中世纪早期,法国国王的收入主要来自王室领地。中世纪晚期,向臣民征收的国家赋税取代封建赋税成为法国君主收入的主要来源,国王从“靠自己活”转向“靠臣民活”。这一变化说明法国( )
A.庄园经济瓦解 B.封建王权不断强化 C.等级君主制建立 D.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14.14~16世纪,民族国家史著述的兴起和民族英雄形象的不断树立成为欧洲一种特殊的表象。这种表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基督教会的推动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全球航路的开辟 D.封建王权的加强
15.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条件是( )
A.垦殖运动兴起 B.新兴城市产生
C.价格革命发生 D.土地集中经营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城市是皇杈统治下的城市,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对城市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郡县治所和军事要塞。财政收支由政权把持,经济活动受到政权的主导和官僚阶层盘剥。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使城市功能突破原有的分区,改变城市的阶级构成。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城镇,这对城市社会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控制,中国古代的城市在向近代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工商业缺少立法方面的保护,使得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缓慢,城市更多的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存在。
——摘编自菅兵兵、葛华阳《明清城市结构初探》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既不起源于伯爵的城堡,也不起源于大教区管辖的中心。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所以在这些城市中……无法阻碍资本主义结构的潜组织因素的结合。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就形成了城市自治,城市自治政府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城市有自行管理的行政官、有团体印章,有市政厅和钟塔。即使是封建税收,也是由城市政府来课税,领主不能直接征收。
——摘编自金观涛《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清时期城市结构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的城市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不同之处。
17.探究一 庄园制度
材料一 典型的西欧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直领地和佃户份地两部分。领主直领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的生活。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隶,主人供给饮食,还须由主人支付一定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园上长年需人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等。
材料二 庄园法庭由领主及其代理人担任法官,另有陪审员若干名。陪审员名义上由农奴中间选举产生,实际上全都由领主操纵,充当领主的工具。陪审员若不听从领主的摆布,要受到制裁,甚至财产也被没收一空。农奴如果向 庄园法庭告发领主,那“只能是向领主告发领主”。结果被告逍遥法外,作为原告的受害农奴却轻则遭到罚款、鞭笞,重则被投入监狱。 因此,广大农奴是有理无处说,有冤 无处申。
(1)根据材料一写出庄园里都有哪些劳动者?结合所学说说庄园的概况。
(2)据材料二指出庄园法庭的代理人、陪审员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正确评价庄园法庭?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由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11-15 世纪,出现了“整个欧洲,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国王、贵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纷纷给他们的城市颁发特许状”的局面。它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下表为部分特许状的内容。
颁发者 内容
【英】不列特尔市 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
【英】亨利一世 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
【英】亨利二世 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
【英】理查德一世 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并且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
【法】威廉·克里托伯爵 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骑士税和诉讼税,城堡驻 军的非正当勒索、税金及封建人头税。
【法】特尔瓦伯爵亨利 手艺工匠和商人每年交纳一笔定额地租,即有权在市内居住和包租郊区农田,亦有权自由出售房屋、葡萄和租地。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概括西欧特许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从“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的角度,分析西欧特许状的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世纪以来的西欧,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处处可以遇见渴望到远方碰碰运气的年轻小伙、找钱赚的冒险者。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随着十字军东征,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来,但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
——据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等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往往于要冲设镇,派遣心腹主持镇务,插手地方政治,从事商业经营。两宋之时,既裁撤旧镇,也建置新镇:盖因诸镇“人烟繁盛”“居民不雷数千家”,镇的主要官员由镇将逐渐变为监镇、巡检等。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熙宁四年(1071),神宗下诏,“勾画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
——据于云汉《宋代“镇”的废与置》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镇在宋代的变化,并指出其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相比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规定所有封建领主不论等级都必须向国王效忠,且国王是土地的最高拥有者”可知,这一誓约规定封建领主都要向国王效忠,有利于王权的加强和英国国力的提升,C项正确;英国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排除A项;这一誓约加强了国王与各级领主的关系,不是强化领主和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英国王权加强后,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他们把原材料分发给农户,农户按要求加工,经营者付给农户报酬收回产品,他们再将产品运往远方的市场销售”可得出材料反映出当时西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雇佣关系,说明商业资本扩张到农村地区,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契约,排除B项;根据材料“西欧国家的一些经营者走出城市到农村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经营者扩大农村市场,没有体现封建主和市民的关系,而且市民属于城市中的阶层,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人口流动与市场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分裂状态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于是就需要走向统一,民族国家成为趋势,这就要求出现强大的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分裂割据不利于法国王权的加强,因此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三级会议与教皇对抗,B项正确;金雀花王朝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加强王权,排除A项;15世纪亨利八世授意国会通过《至尊法案》,排除C项;法国路易十四时期专制王权达到顶峰,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巴黎大学在反对教会和王权的斗争中,通过罢教、罢课和迁校等方式,取得了一些独立自治权利,B项正确;材料体现教皇授予巴黎大学部分权利,并未体现巴黎大学受教皇直接控制,排除A项;题干更多的是反映大学反对教会或城市当局对教育的干预,而不是反对王权,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巴黎大学的做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提到城市与农民之间形成了一种经济联系,从而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形成,并能够促进加工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最终产生英国的民族工业,A项正确;材料虽然提到了农民的市场兴趣,但不是推进农业化,排除B项;这种经济联系不会直接导致工业革命,排除C项;材料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14世纪中期,欧洲地产托管在封土中使用情形增加......自己不直接占有土地却可以享有土地收益”及所学知识,可得知欧洲14世纪中期土地代理人管理封土的现象增多,这冲击了传统的封君封臣制和庄园经济,C项正确;圈地运动是指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地主们热衷于圈地养羊,发展畜牧业、制呢业等,材料无法体现土地托管能够推动圈地运动的发展,排除A项;资本主义的萌芽于14-15世纪出现于地中海沿岸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农业集约化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土地托管的发展不会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材料“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成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体现的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教堂在市民的眼中也发生了变化,说明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D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文艺复兴运动无关,排除B项;商贸中心的转移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由题干材料可知,在法兰克王国时期,教会需要王权的保护,国王也需要教会的精神支持,这表明二者的关系是相互需要、相互利用,D项正确;教会的权力大于世俗王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B、C两项都较为片面,不能涵盖整个材料信息,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诺曼征服后,英国国王威廉一世派人分赴各地,对所有各级封臣及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严格、详细的核查,然后载案入册,编纂成《末日审判书》,以此作为征调贡税、军役的准确依据。”并结合所学可知,诺曼征服加速英国封建化的进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没收反抗的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继续分封,逐层建立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威廉一世还极力摆脱教皇对英国教会的干涉,把英国教会控制在自己手中。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国贵族进行统治。1086年,他召集封臣,令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礼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国封建主都须以对国王效忠为首要义务的原则,同年还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调查,诺曼征服后,在英国出现了封建庄园,封建领主是庄园最高统治者,大部分农民丧失人身自由,沦为农奴。这一系列措施强化了封建王权,A项正确;材料所述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封建王权,增加国库收入只是影响之一,排除B项;材料所述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封建王权,并非为了扩大对外侵略,排除B项;完善户籍制度并非最终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欧洲的中世纪一般指的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这一阶段的历史,即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这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天主教会对人思想形成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与思想转型的时期,B项正确;公元前前2600年克里特文明建立,欧洲进入奴隶制社会,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排除A项;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属于世界史上古时期,排除C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属于世界近代史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欧洲的教育,教会居于主导地位,宗教属性非常强,11世纪起,商人子弟重视语言、智力和技艺的学习,体现了宗教教育减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教会对知识教育权的垄断,排除A项;该教育方式并没有直接推动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为了冲破封建神学的禁锢直接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市民阶层也逐渐壮大起来,再结合材料“西班牙、尼德兰等地为争取市民的支持,国王和大贵族成立三级会议,给予市民政治话语权和商业特许状等”,反映出市民可以参政,这有利于西欧民主因素加强,综上所述,民主因素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B项正确;国家权力中心转移出现在近代,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排除A项;封建制度的发展、王权加强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无法得出选项中的结论,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中世纪早期,法国国王的收入主要来自王室领地,中世纪晚期,则主要来自向臣民征收的国家赋税。结合所学,中世纪早期,国王对地方的控制较弱,没有建立稳固健全的国家赋税制度,中世纪晚期,王权得到强化,加强了对地方和臣民的控制,税收制度也得以完善,B项正确;国王从“靠自己活”转向“靠臣民活”是因为之前只能控制自己的领地,后来加强了全国的控制,与庄园经济瓦解关系不大,排除A项;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材料内容不涉及等级代表会议,排除C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材料涉及的王权加强和赋税制度的完善结合不够紧密,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根据“14~16世纪,民族国家史著述的兴起和民族英雄形象的不断树立成为欧洲一种特殊的表象。”可得出随着西欧封建王权的不断加强,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因此出现了民族国家史著述和民族英雄形象的不断树立,D项正确;教会并不会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民族国家的形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开始于15世纪末,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可知主要条件是土地集中经营,D项正确;垦殖运动材料不体现,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农场主和新兴城市无关,排除B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因素:封建专制统治(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城镇的出现;经济政策及立法。
(2)不同:明清城市是皇权统治下的城市,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受封建势力影响小;明清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主要是经济功能(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明清的城市由政府管理,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实行自治;明清城市工商业发展缓慢,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城市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详解】(1)因素:根据“明清城市是皇杈统治下的城市,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对城市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知封建专制统治(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根据“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使城市功能突破原有的分区,改变城市的阶级构成”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城镇,这对城市社会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可知工商业城镇的出现;根据“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工商业缺少立法方面的保护,使得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缓慢”可知经济政策及立法。
(2)不同:根据“明清城市是皇杈统治下的城市,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对城市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可知明清城市是皇权统治下的城市,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受封建势力影响小;根据“,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郡县治所和军事要塞”和“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可知明清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主要是经济功能(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根据“经济活动受到政权的主导和官僚阶层盘剥”和“形成了城市自治,城市自治政府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知明清的城市由政府管理,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实行自治;根据“使得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缓慢,城市更多的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存在”和“无法阻碍资本主义结构的潜组织因素的结合”可知明清城市工商业发展缓慢,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城市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17.(1)劳动者:农民,农奴。概况: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庄园居民均是佃户,分为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庄园周围是“公用地”。
(2)产生:从领主、农奴中间选举产生。评价:庄园领主所控制的庄园法庭,可对其他居民审理,并向他们收取有关罚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但它从根本上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详解】(1)劳动者:根据材料中的“领主直领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的生活。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隶,主人供给饮食”可得出有农民、农奴。
概括: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庄园的基本特征为,自给自足,庄园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大部分等。作答时可从特征、人员构成、土地类型等方面考虑。
(2)产生:根据材料中“庄园法庭由领主及其代理人担任法官”可得出庄园法庭的法官是从领主产生的;根据材料中的“陪审员名义上由农奴中间选举产生,实际上全都由领主操纵,充当领主的工具”可得出陪审员从农奴中间选举产生。
评价:根据材料中的“农奴如果向 庄园法庭告发领主,那‘只能是向领主告发领主’。结果被告逍遥法外,作为原告的受害农奴却轻则遭到罚款、鞭笞,重则被投入监狱”,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庄园法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但它从根本上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18.(1)主要内容: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人身安全;确认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一定的贸易自由权;废除封建赋役;明确城市享有一定的司法和行政管理权。
特点:颁发主体为上层贵族或教会人员;涉及领域广;是封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政治契约的属性。
(2)作用:协调王权、贵族势力和城市的矛盾;促进城市自治;一定程度保障了城市的基本制度和市民的基本权利;促进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西欧社会从古代封建主义到近代资本主义的转型。
【详解】(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可知,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根据材料“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可知,保障人身安全;根据材料“手艺工匠和商人每年交纳一笔定额地租,即有权在市内居住和包租郊区农田,亦有权自由出售房屋、葡萄和租地。”可知,确认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根据材料“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并且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可知,一定的贸易自由权;根据材料“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骑士税和诉讼税,城堡驻军的非正当勒索、税金及封建人头税。”可知,废除封建赋役;根据材料“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可知,明确城市享有一定的司法和行政管理权。
特点:根据材料“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由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可知,颁发主体为上层贵族或教会人员;根据材料“整个欧洲,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国王、贵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纷纷给他们的城市颁发特许状”可知,涉及领域广,是封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根据材料“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可知,具有政治契约的属性。
(2)作用:根据材料“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由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协调王权、贵族势力和城市的矛盾,促进城市自治,一定程度保障了城市的基本制度和市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促进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西欧社会从古代封建主义到近代资本主义的转型。
19.(1)因素: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统治者授权;宗教影响:商业复兴。
(2)变化:军事职能为主转向经济职能为主;重新设镇;镇官分工。
特点:规模大、人户繁盛:中央政府重视,政治经济管控较多。
(3)认识: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城市发展有赖于商贸往来与社会安定;城市发展有利于提升政府财政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城市发展对国家治理水平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可分析出生产力发展;根据材料“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可分析出人口增长;根据材料“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可分析出统治者授权;根据材料“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可分析出宗教影响:根据材料“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来”可分析出商业复兴。
(2)变化:根据材料“镇的主要官员由镇将逐渐变为监镇、巡检等”可分析出军事职能为主转向经济职能为主;根据材料“两宋之时,既裁撤旧镇,也建置新镇”可分析出重新设镇;根据材料“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可分析出镇官分工。
特点:根据材料“人烟繁盛”可分析出规模大、人户繁盛;根据材料“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可分析出中央政府重视,政治经济管控较多。
(3)认识:结合城市发展历程可分析出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城市发展有赖于商贸往来与社会安定;结合城市发展的影响可分析出城市发展有利于提升政府财政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城市发展对国家治理水平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