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基础训练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频繁,下列对农作物和产地的匹配正确的是
A.中国小麦 B.印度马铃薯 C.美洲玉米 D.埃及西红柿
2.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的农作物,欧洲不可能有能力养活更多的人口,其热带地区不会如此之快地得到开发;没有欧洲牲畜,美洲大陆不可能以它已经出现过的那种速度被开发。该学者认为
A.美洲与欧洲具有相互依赖性 B.新航路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C.新航路推动了人类文明交流 D.美洲在新航路中的受益更多
3.如图是某同学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他学习的主题是
A.宋代的农业 B.唐朝的金融 C.元朝的外交 D.明朝的经济
4.汤姆 ·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 --文中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作者认为近代物种交换( )
A.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B.美洲处于主导地位
C.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 D.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5.“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 )
A.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 B.外来物种引起了当地环境恶化
C.物种交流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 D.外来物种导致当地物种的减少
6.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7.新航路开辟后,马成为欧洲人最早引入美洲的物种之一,马推动了大平原上的美洲原住民部落变成使用马匹狩猎的游牧民族;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据此可知,这些物种传播( )
A.促进了民族演进,改变了人口结构 B.使欧亚作物开始影响美国农业
C.开发了大量土地,缓解了人地矛盾 D.促进了美洲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8.“世界是由一块被科学家称为“联合古陆”的巨大陆地构成。地质力量撕裂了这片广袤的大地,将它分成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用历史学家克罗斯比的术语来说,哥伦布标志性的成就是让“联合古陆的裂隙重新弥合”。下列可以作为“重新弥合”的证据是
①《本草纲目》中所附的葡萄和苜蓿图
②16世纪中叶德国学者绘制的番茄植株和果实图
③清朝吴其浚绘制的玉米图
④英国人于16世纪绘制的马铃薯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某历史学家在考察某一经济作物的传播史后,认为该作物富有全球史意义。它最初可能从印度、波斯传到埃及;中世纪时,穆斯林将其引入地中海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16世纪起,西班牙与葡萄牙在中南美洲殖民地,利用非洲奴工大量种植,再将加工产品运回欧洲。这种经济作物应是( )
A.棉花 B.甘蔗 C.胡椒 D.烟草
10.成书于明末的《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集大成之作,还记录了很多食物功能,传播了“药食同源”的理念。如书中关于玉米的记载∶“(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这一记载从侧面印证了
A.世界范围的食物品种交流 B.中医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
C.玉米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 D.玉米作为药物被引人中国
11.18世纪之前,欧洲市场上的大米主要来自意大利,18世纪后,美国、巴西的大米大量投入欧洲市场。这反映了( )
A.意大利是水稻的原产地 B.欧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C.欧洲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D.物种传播促使农业布局变化
12.下图是某植物对外传播的情况示意图。据此判断该植物是( )
A.茶叶 B.棉花 C.咖啡 D.大豆
13.如表反映了“马铃薯在东亚的传播路线”,由此可知
时间 概况
16世纪末 荷兰人将马铃薯传入中国台湾
16世纪后半中 西班牙人将马铃薯带到菲律宾
1601年 荷兰船只将马铃薯运到日本
A.东亚成为欧洲殖民的中心 B.马铃薯经海路传入亚洲
C.欧洲农作物栽培技术先进 D.跨太平洋农业贸易繁荣
14.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仔细观察地图,对于物种交流的标注正确的是( )
①玉米 ②马铃薯 ③咖啡 ④烟草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5.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原来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不产米,仰食四方”的现象。这反映了
A.全球化已影响中国 B.长途贩运开始发达
C.经济出现区域分工 D.抑商观念已被放弃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麦起源于西亚,其发源地大体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伊拉克东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小麦遗存绝对年代距今10500~9500年。在距今8000年前,小麦向东传播到伊朗高原北部与里海东南部之间的河谷地区,与当地自然生长的粗山羊草杂交,形成了现今广泛种植和食用的造通小麦(也被称为"面包小麦")。栽培小麦出现之后,小麦逐步成为世界几个主要古代文明的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作物品种。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以及后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等,都是建立在以种植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生产基础之上的。
——摘编自赵志军《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
材料二 小麦这一粮食作物在人类的饮食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欧洲白人到达澳大利亚前,当地土著居民已在这片大陆上繁衍生息了50000余年,以渔猎、采集为主,已接近于形成原始农业,但他们却没有我培作物和饲养牲富,更别提有野生或人工栽培小麦的痕迹。
1788年,"第一舰队"将旧大陆小麦传入澳大利亚大陆,殖民者为解决早期面临的粮食危机,迅速载培、推广小麦,小麦种植业随之兴盛,这为澳大利亚农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肖璐娜、张箭《旧大陆小麦在澳大利亚的栽种及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始社会人类栽培小麦的特点,并简析栽培小麦推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澳大利亚近代小麦种植业兴起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上半期是英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时期,其中,农村人口增长了近60%,粮食供应压力增大。1560年以后,农业革命在英国悄然兴起。当时,英国西部已经实行了早期形式的轮作制。英格兰人逐步把可轮换式农业、三圃制、革命性作物、畜牧业和可耕地结合起来,发明了诺福克四茬轮作制。17世纪,马铃薯的广泛种植,提高了英国人的抗饥荒能力。18世纪起,议会简化了圈地程序,涌现出许多拥有大地产的地主,人们常常把低质量的农场改造为精耕细作型的可耕地。到了18世纪,土地私有产权完全确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可以自主决定生产。最终,英国不但粮食生产增加,而且在18世纪的前几十年,还成为粮食的出口国。
——摘编自尹翔硕等《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加快发展。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不以牺牲耕地搞开发,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国家农业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断提高,加快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健全完善中央储备粮与地方储备粮之间的补充机制,统一协调省、市、县三级储备的吞吐,确保各地国储库和中央储备粮规模的稳定。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摘编自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农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业改革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2.C3.D4.C5.A6.C7.D8.C9.B10.A11.D12.C13.B14.A15.C16.A
17.(1)特点:起源早;以西亚为中心向周边传播;品种不断改良。
影响:为古代西亚、北非、南亚、欧洲等地文明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物种和农业技术交流;深刻影响了现代粮食种植业的分布格局和人类粮食结构。(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原因: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便于规模经营;殖民者(英国)已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成熟的种植技术;解决粮食危机的迫切需求;欧洲移民农业传统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当地土著文明程度较低,易建立强有力的殖民统治。(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背景:①人口增长导致粮食供应压力增大;②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加强;③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⑤重商主义思想盛行。(任答三点)
(2)特点:①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②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③立法保障耕地和农民利益;④注重构建完整的粮食产业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⑤健全、完善粮食储备机制;⑥成效显著。(任答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