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人物传记指导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人物传记指导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8 12:3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
人物传记
每个时代都有值得我们追随的人,他们或以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
阅读传记,可以追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可以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
可以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
可以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
还可以观照历史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阅历,陶冶情操,提升识见。
一高考青睐人物传记的命题意图
(1)可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好情操;
(2)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表率和榜样作用;
(3)对人物传记许多素材的理解,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表达、交流。
高考青睐人物传记的三大原因:
一、明文体,说行话
1.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来续写传主事迹,塑造传主形象,探求其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文体。
人物传记基本常识
2.传记的分类
传记分类 叙述人称 自传 自传是作者自己撰写的,用第一人称手法,自述人生经历,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抒写人生感悟。 鲁迅写的《鲁迅自传》
他传 他传是他人撰写的,用第三人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传”其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论人物思想、作用、地位, “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记叙与议论各半。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 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等。(高考重点)
表达方式 记叙为主 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评传是“评”与“传”的结合,是把对传主的评价与对他的生平的叙述结合起来的一种传记。它通过第三人称来说,评传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高考重点)
篇幅长短 大传 小传 创作方法 传记文学 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历史性传记 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传主身份 政治类 领袖、政治家、政治人物 文艺类 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教育家 科技类 科学家、院士、专家、工程师 军旅类 将军、军官、英雄、烈士 演艺类 明星、艺人 财经类 创始人、企业家、领军人物 社会类 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民间类 侠义之士、奇人异士、模范、孝子 传记特点 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真实性 传记的材料来源可靠,有代表性、客观公允;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具体表现在:1.适当写一些传主的缺点;2.传记中还采访了传主的亲人﹑朋友; 3.引述传主的话(在某场景说的话或其日记﹑文章的独白); 4.交代了作者与传主的关系。 典型性 材料比较全面丰富典型,主要体现在: A.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B.人物的生卒年月; C.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D.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E.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史学性 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写人,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
文学性 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在人物塑造方面力求个性化、形象化;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等等。具体表下在:1.选材典型;2.重视细节描写;3.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首尾照应﹑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巧用修辞等等)。
3.传记的特点
4.传记的表达方式
传记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总述人物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记叙成长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
以叙述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人物传记一般要介绍传主的人生经历,叙述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人物传记以刻画人物特征为中心,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描写手法。传记末尾一般总述传主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叙述人生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和抒情。
人物传记基本常识
二、明考题,懂规律
人物传记类阅读一览表
年份 标题 传主 国 别 年 代 身 份 事 迹 成 就 美 好 品 质
2016I卷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陈忠实 中 当 代 文学家 创作 人格 思想容量 审美意境 爱国|突破|理想|创新|追求|解放思想|重建自我|辛勤耕耘
2016II卷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 中 当 代 数学家 学术研究 富有创造性 爱国|责任|创新|研究|注重基础教育|兴趣 |敏锐|善良
2016III卷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 中 清 末 思想家 经世致用 创新家国情怀 忧国忧民意识 爱国|务本求真|理想|创新|思考|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经世致用|学问广博|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家国情怀|忧国忧民
2015 I卷 朱东润自传 朱东润 中 民 国 学者 研究传记文学写作 爱国|责任|奉献|执著|认真
2015 II卷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 中 民 国 抗战将领 精忠报国 治军有方 文韬武略 爱国|责任|奉献|正义感|担当|真诚善良|文韬武略|英勇|
2014 I卷 科学巨人玻尔 玻 尔 丹 麦 民 国 物理学家 学术研究 追求真理 慧眼识才 爱国|责任|真理|正义感|慧眼识才|关怀 |坦荡|善良
2014 II卷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邓叔群 中 民 国 生物科学家 学术研究 为国效力 培养人才 爱国|责任|奉献|奋斗|学术|培养人才 |辛勤|认真
2013 I卷 “飞虎将军”陈纳德 陈纳德 美 民 国 抗战将领 抗日援华 爱国|责任|奉献|正义感|执著|真诚善良|勇气|认真
2013 II卷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卢作孚 中 民 国 企业家 民营航运争霸列强、支持抗日、乡村建设 爱国|责任|创新|理想与现实|认真
2012 谢希德的诚与真 谢希德 中 49 后 物理科学家 学成归国、物理、复旦校长、编书 爱国|责任|求是|上进|虚心|真诚|认真
2011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 中 民 国 画家 绘画与人生态度 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传统与创新|认真
2010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中 49 后 生物科学家 国际认可、造福农业、培养人才 爱国|责任|宽容|奉献|创新|上进|认真
2009 寻找教育的曙光 陶行知 中 民 国 教育家 农村教育改造 筹办乡村师范 爱国|责任|奉献|理想与现实|认真
2008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盛宣怀 中 清 末 教育家 创办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 爱国|责任|奉献|创新|认真
2007 叶圣陶在四川 叶圣陶 中 民 国 文学家 子女、朱自清、读者和作者、编辑 爱国|责任|奉献|创新|宽容|认真
明考题,懂规律
(一)宏观方面,传记题选材规律
1、从传主身份看,青睐科学家、教育家,也选文学家、艺术家;偶选军事家。
2、从传主品质看,都是向上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崇尚以下品质: 爱国、敬业、奉献、创新、淡泊。
3、从传记类别看,全评传,无叙传;多大传(摘选),少小传。
4、从传主时代看,多选清末与民国。
5、从传主国籍看,多选国内,偶选国外(玻尔)。
6、从传记内容看,暗扣时代主旋律。
考查能力
考 查 目 标
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实用类文本考查目标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三)传记作品训练常见的设题方式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知学生,助提分
(一)学生常见失误点:
常见失误 审题不清 答题不明 要点重了 分点不当,角度重复;
要点少了 定位不准,要点不全;
要点错了 脱离文本,随意发挥;
要点乱了 答题无序,条理不清;
(二)提分策略:三交流,精答题
提分策略 三 交 流,精 沟 通 与作者交流,读懂传记 (1)品语言,辨技法,读出传记的“形”
(2)寻文脉,明主旨,读出传记的“神”
与命题者交流,审清指令 (1)审清答题角度;
(2)审清答题范围
(3)审清命题目的
与阅卷者交流,精准答题 (1)条理意识,踩点答题
(2)精准意识,挖深吃透
(3)专业意识,多用“术语”
(4)规范意识,书写工整
(三)阅读六要素
读文六要素 看背景 应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理思路 一般按照时间顺序行文,标示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文章的线索就清晰了;
知人物 要清楚作者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
明事迹 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知观点 作者对传主的评价,文中人物对传主的评价;
抓手法 分析写作特色 (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
(四)人物传记类文章整体阅读方法
阅 读 方 法 快 读 整 体 感 知 读 标 题 人物 《谢希德的诚与真》
观点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结构 《铁齿铜牙纪晓岚》
主旨 《下笔不觉师造化》
手法 《克罗齐的求索》
读结构 读链接 浏览文本,粗知段落大意和文章结构;勾画表现传主的关键词 相关的人物及背景 传主的言论 他人的评价 传主的事迹或成就 四、研方向,精训练
(一)人物传记类文章备考策略
1.精选阅读文本 主用高考试题,
兼选模拟试题
2.讲清阅读规律 题目设置规律,
错误设置规律
3.授予解题方法 结合具体文本,
训练解题习惯
4.教师深入剖析 讲不清楚不讲,
讲则理据分明
5.学生讲析辨难 学生讲解答案,
辩中取长补短
(二)人物传记类文章解题原则
总原则:
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
基本原则:
(1)“还原”原则:
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二)人物传记类文章解题原则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的求解。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能够拿到必得分数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