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中考 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陕西中考 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8 18:4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陕西中考 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二)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0道试题,每题2分,计2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以文物看文明,以文明扬自信。”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分)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熏陶,他带领鲜卑族,主动发起变革,融入汉文化。下列属于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有(  )
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③确立县制,奖励军功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分)宋代瓦子中除有小唱、杂剧、散乐等表演外,还有如算卦、剃剪、卖饮食(  )
A.都市生活丰富 B.商品交易频繁
C.戏剧空前发达 D.节日习俗多样
4.(2分)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
A.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B.意味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D.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5.(2分)每周一看国旗在校园的上空缓缓升起,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天空回荡。下列最能体现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的深刻用意的是(  )
A.居安思危,奋斗不息 B.勇往直前,解放全国
C.发展经济,强我中华 D.拥军爱国,军民团结
6.(2分)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年 163.42 1.30 0.66 1.35
1957年 195.05 1.64 1.31 5.35
A.人民公社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D.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7.(2分)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复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下列关于新中国“两弹一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
①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茎断
②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③捍卫了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④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2分)6世纪起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从隋唐文明中汲取养分,回国后推动日本进行重大变革。这一“重大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推动武士集团不断形成
C.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D.促使日本实现了国家统一
9.(2分)《世界文明史纲要》写道:“它把世界工人运动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那伟大的思想掌握了千百万群众,便变成了强大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文中的“它”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0.(2分)读如表,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有(  )
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1928年 1930年 1932年
纳粹党党员 10.8万 35万 85万
国会议席 12 107 230
国会名次 9 2 1
①“大萧条”的出现
②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③德国人的民族情绪
④三国同盟的正式形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共5道试题,每题2分,每空1分,计10分)
11.(2分)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12.(2分)魏源编成的《   》,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鲁迅的白话小说《   》,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13.(2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   ,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4.(2分)   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遭遇惨败,英国逐步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15.(2分)为了纪念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或事件,各国经常发行纪念邮票。下面两张纪念邮票分别纪念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   (理论),以及著名画家   的代表作品向日葵。
三、问答题(7分)(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16题计分)
16.(7分)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由他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的第一个全国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指出其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并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7.(7分)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以土地为纽带实行改革,赏赐土地的人称为什么?接受封地的人称为什么?他们各自的义务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四、材料解析题(共2道试题,计23分)
18.(11分)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古代的中外交流”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放包容的大唐】
材料一: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发展贸易的宋元】
材料二:
图1宋代海外贸易图
图2元朝交通路线图
【闭关锁国的满清】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这一政策使中国远离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潮流,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
(1)(2分)根据材料一,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哪里?哪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3分)根据材料二,观察图1,请你归纳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比较图2与图1,元朝的对外交通体现怎样的特点。
(3)(3分)结合史实分析,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3分)综合上述材料,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19.(12分)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八年级某班以“奋斗·追梦”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材料二:“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
——黄炎培《天安门歌》
任务二:【策马奔腾——良好开端】
任务三:【全民狂热——发展受阻】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3分)材料一中的“28年”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请谈谈你对“新”的理解。
(2)(3分)结合上面信息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八大召开时国内环境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共八大的主要功绩。
(3)(3分)请写出上面宣传画中总路线的内容。材料中的“缺点”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3分)任务四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道:“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请你以《奋斗·追梦》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们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兵马俑是秦汉时期的杰作,彩陶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②④正确,D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或者③的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手工业发展的历史,知道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每件文物所处的年代。
2.【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继位后,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此后,他进一步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增强了北魏实力,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
确立县制,奖励军功是商鞅变法的措施,③不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等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舍),瓦市中除有小唱、杂剧、散乐等表演外,还有如算卦、剃剪、卖饮食等服务项目,反映当时都市生活丰富。
A项都市生活丰富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瓦子,知道瓦子是宋代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
4.【答案】D
【知识点】淞沪会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37年、上海”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题干反映的淞沪会战。1937年,日军把战火烧到上海,威胁首都南京。国民政府发布《自卫抗战声明书》,并下达总动员令。国民政府先后投入70多个师的兵力,在上海地区同日军展开了长达3个多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故D符合题意;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故A不符合题意;
意味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是武汉会战,故B不符合题意;
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的是台儿庄战役,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淞沪会战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5.【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各国列强历次入侵中国的仇恨和对未来的担心,表达了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的思想,更是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故A符合题意;
勇往直前,解放全国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歌的创作背景无关,故排除B项;
歌曲内容与发展经济、拥军爱国等无关,故排除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 《义勇军进行曲》 的内涵以及意义。
6.【答案】D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957年和1952年相比,粮食、棉花、煤、钢等产量大幅提高,其中煤和钢的产量增长迅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表格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其中的时间,分析这一时期发生巨变的原因回答。
7.【答案】C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①②④说法正确。
C项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弹一星的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两弹一星的相关知识。
8.【答案】A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据材料“6世纪起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从隋唐文明中汲取养分,回国后推动日本产生重大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提到的日本的这次“改革”的名称是大化改新;它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A符合题意。
推动武士集团不断形成、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和促使日本实现了国家统一,三项都没有“从隋唐文明中汲取养分,回国后推动日本进行重大变革”,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
9.【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它把世界工人运动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一个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答案】D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表格结合所学知识,①“大萧条”的出现为德国法西斯上台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1929年以后,法西斯的党员数量迅速增加。②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是当时法西斯政党扩大的重要因素。③德国人的民族情绪是一战产生的影像,也被纳粹利用了。故D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三国同盟是一战前形成的,故④不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德国法西斯专政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矛盾激化。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这一混乱形势,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旗号,进行蛊惑宣传,骗取支持。在1932年夏举行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上台组阁,出任总理,纳粹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11.【答案】960;1368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分析】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后又于建文帝四年(1403年),彻底消灭了元朝的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统一。
故答案为:960;1368。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北宋的建立与明朝的建立等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海国图志;狂人日记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编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故答案为:海国图志;狂人日记。
【点评】本题考查魏源、鲁迅等的代表作。需要识记并掌握魏源与鲁迅的代表作。
13.【答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识点】“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答案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对课本基础知识准确记忆,灵活运用。
14.【答案】1588;1781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遭遇惨败,英国逐步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故答案为:1588;1781。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预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与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时间。
15.【答案】进化论;梵高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解析】【分析】 第一幅图是英国的达尔文,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达尔文指出,一切物种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第二幅图是《向日葵》,这是梵高的代表作。
故答案为:进化论;梵高。
【点评】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达尔文和梵高的有关内容。
16.【答案】政党:中国同盟会;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历史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终结;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③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故答案为:
政党:同盟会。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17.【答案】封君;封臣;封君义务:保护封臣;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封臣义务:效忠封君;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契约关系。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8 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 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封君封臣制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骑士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塔的最底层是农奴。
18.【答案】(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印度)。国家:新罗。
(2)宋代海外贸易特点:范围广,东至朝鲜日本,西及西亚、东北非沿海地区;沿海港口多,海外贸易发达;设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政府鼓励和支持海外贸易。元朝对外交通特点: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畅通;比宋代贸易的国家多。
(3)影响:闭关锁国政策曾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使清政府与世隔绝,导致国家闭塞,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潮流。
(4)对外开放,国运昌;政策封闭,国运衰。启示: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学习别国的文明成果等等。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宋代的经济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日本和天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新罗的物产 唐朝进口首位;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是: 范围广,东至朝鲜日本,西及西亚、东北非沿海地区;沿海港口多,海外贸易发达;设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政府鼓励和支持海外贸易 ; 比较图2与图1,元朝的对外交通 , 陆路和海路交通畅通;比宋代贸易的国家多 ;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闭关锁国政策曾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使清政府与世隔绝,导致国家闭塞,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潮流;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对外开放,国运昌;政策封闭,国运衰;谈启示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学习别国的文明成果等等;
故答案为:(1) 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印度)。国家:新罗。
(2) 宋代海外贸易特点:范围广,东至朝鲜日本,西及西亚、东北非沿海地区;沿海港口多,海外贸易发达;设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政府鼓励和支持海外贸易。元朝对外交通特点: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畅通;比宋代贸易的国家多。
(3) 影响:闭关锁国政策曾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使清政府与世隔绝,导致国家闭塞,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潮流
(4) 对外开放,国运昌;政策封闭,国运衰。启示: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学习别国的文明成果等等。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图片,细心观察,看出地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回答,注意细心观察地图是解题的关键;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图片,两幅图片进行比较,细心观察比较进行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从正反面两方面来分析,这样回答才全面;
(4)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第二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9.【答案】(1)“28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执政的时间。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理解: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主要特点: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功绩: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3)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影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经济受到巨大损失。
(4)示例:奋斗·追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完成三大改造,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民族正复兴,青年该如何做好建设者和接班人?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青年要争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大青年一定能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绽放最美的青春光芒。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8年”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执政的时间。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 纪元指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召开时国内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的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根据材料“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忽视客观规律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经济受到巨大损失。
(4)、开放性题目,回答合理即可。示例:奋斗·追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完成三大改造,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民族正复兴,青年该如何做好建设者和接班人?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青年要争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大青年一定能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绽放最美的青春光芒。
故答案为:
(1)“28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执政的时间。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理解: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主要特点: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功绩: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3)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影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经济受到巨大损失。
(4)示例:奋斗·追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完成三大改造,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民族正复兴,青年该如何做好建设者和接班人?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青年要争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大青年一定能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绽放最美的青春光芒。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梦和中国道路,难度一般。注意基础知识的识理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