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雪终于停了, míng mèi( )的阳光照在原野上,随着光线的nuó yí( ), cǎo cóng( )里的积雪渐渐被zhēng róng( )了。
2.我被绳子bàn dǎo( )了,妈妈huáng huáng( )不安地跑过来,一边qīn wěn( )我的额头,一边用手给我róu cuo( )膝盖。我yī wēi( )在妈妈的怀里,疼痛减轻了很多。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旋转(zhuàn) 泪潸潸(sān) B.痕迹(hèn) 挨时间(āi)
C.翻箱倒柜(dǎo) 缥缈(piāo) D.耽搁(dān) 蚁穴(xiè)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中的“逝”与下面哪个词语中的“逝”意思不同 ( )
A.稍纵即逝 B.转瞬即逝 C.流光易逝 D.溘然长逝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匆匆( ),任何人也无法( ),我们只有( )当下,才能让生命( )光彩。
A.流逝 挽留 珍惜 绽放 B.逝去 遮挽 爱惜 绽放
C.流淌 挽留 珍惜 盛开 D.流逝 遮挽 爱惜 盛开
三、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徘徊”在词典中的意思有:A.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B.比喻犹疑不决;C.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1.欢欢一个人在操场上徘徊。( ) 2.少年,不要在歧路徘徊啊。( )
3.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二三百万徘徊。( )
四、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 )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 )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五、下列句子中直接抒发情感的一项是( )。
A.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
B.天灰蒙蒙的,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
C.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
D.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
六、下列对事物的描写表达出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
B.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青草香,轻轻一闻,满腔的绿意沁人心脾。
C.天空灰蒙蒙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整个世界密不透风,压抑沉闷。
D.春雨“叮咚叮咚”地下着,像细丝,像银针,又像钢琴家弹奏的动人的乐曲。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妈妈对我说:“等我把衣服洗完了就带你出去玩。”(改为转述句)
2.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有所不同。从下面的情景中任选一个,借助身边的事物,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联欢会结束后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一个人在家时
心情好时:
心情不好时: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个星期天》中“我”的心情经历了盼望—— —— ——失望委屈的变化过程,由于
,所以“我”对第一次盼望记忆深刻。
2.《匆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课文告诉我们 ,提醒人们要 。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八千多日子”比作 ,将“时间的流”比作 ,表现了作者 。
4.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有“ ”,诗句有“ , ”。
九、阅读理解。
(一)那个星期天(节选)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2.“我”在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有:① ;② ;③用树枝拨弄蚁穴;④ 。
3.文中画“ ”的句子中,“我”焦急是因为 ,“兴奋”是因为 。
4.对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B.写出了“我”一直在无聊中耐心等待。
C.写出了等待过程的漫长与孤独。 D.写了母亲不带“我”出去而选择放弃。
5.这段文字主要是通过 来表达“我”耐心等待时的情感。
A.直接抒情 B.融情于景 C.内心独白 D.融情于事
(二)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①一只鸟,蹲在楼后的杉树上,我在水池边洗碗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我在洗衣间洗衣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我泡了一杯茶,捧在手上恍惚的时候,听见它在唱歌。它唱得欢快极了,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长曲更短曲。
②春天,杉树的绿来得晚,其他植物早已绿得蓬勃,叶在风中招惹得春风醉。杉树们还是一副大睡未醒的样子,沉在自己的梦境里,光秃秃的枝丫上,春光了无痕。这只鸟才不管这些呢,它自管自地蹲在杉树上,把日子唱得一派明媚。偶有过路的花喜鹊,或是小麻雀,它们都耐不住寂寞,叽叽喳喳一番,就又飞到更热闹的地方去了。唯独它,仿佛负了某项使命似的,守着这些杉树,不停地唱啊唱,一定要把杉树唤醒。
③那些杉树,都有五六层楼房高,主干笔直地指向天空。据说当年栽植它们的,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他长得清瘦,戴着眼镜,文质彬彬,一副文人的模样。他领了一批孩子来,把树苗一棵一棵栽下去。一年又一年,春去春又回,杉树长高了,长粗了。校长却老了,走了。这里的建筑拆掉一批,又重建一批,竟没有人碰过它们,它们完好无损地,甚或是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④鸟从这棵杉树上,跳到那棵杉树上。楼后有老妇人,一边洗着咸菜坛子,一边仰了脸冲树顶说话:“你叫什么叫呀,乐什么呢!”鸟继续欢唱。老妇人再仰头看一会,笑了。飒飒秋风里,我曾看见她在一架扁豆花下读书,书摊在膝上,她读得很吃力,用手指着书,一字一字往前挪,念念有声。那样的画面,安宁、静谧。夕阳无限好。
⑤某天,突然听她的邻居在我耳边私语,说那个老妇人神经有些不正常。“不信,你走近了瞧,她的书,十有八九是倒着拿的,她根本不识字。不过,她死掉的老头子,以前倒是很有学问的。”
⑥听了,有些惊诧。再走过她时,我仔细看她,却看不出半点感伤。她衣着整洁,头发已灰白,却像个小姑娘似的,梳成两只小辫,活泼地搭在肩上。她抬头冲我笑一笑,继续埋头做她的事,看书,或在空地上打理一些花草。
⑦我蹲下去看她的花。一排鸢(yuān)尾花,开得像紫蝴蝶舞蹦跹(pián xiān)。而在那一大丛鸢尾花下,我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小野花,不过米粒大小。它们安静地盛放着,粉蓝粉蓝的,模样动人。我想起不知在哪儿看到的一句话:你知道它时,它开着花,你不知道它时,它依然开着花。是的是的,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亦如那只鸟,亦如那个老妇人,亦如这个尘世中,我所不知道的那些默默无闻的生命。
⑧大凡这些,都是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1.根据提示的方法理解词语。
(1)文质彬彬(联系上下文):
(2)蹦跹(结合偏旁推想):
2.短文围绕“住在自己的美好里”的主题,写了哪些人或事物的表现 请照样子写一写。(4分)①一只鸟,蹲在楼后的杉树上,自管自地欢快歌唱。
②
③
3.仔细阅读第⑥段,想想作者抓住了老妇人的哪些方面来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再想想,看到老妇人的这些表现,作者会想些什么。
4.短文情感真挚自然。读第②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十、习作与表达。
生活,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许多开心的故事;生活,是一首婉转悠扬的乐曲,奏出了许多纯洁美好的幻想;生活,是一束美丽的茉莉,爽朗的欢笑声像茉莉散发出的醉人芳香……
请以“想起来就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开心、难过、气愤、害怕、好笑”等词语。
2.作文中心明确,有条理,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