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
第4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但好景不长,美国很快就爆发了经济大危机。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矛盾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旧贵族的冲突 D.工人阶级和资本家的对立
2.1933年,美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这表明美国( )
A.不再实行市场经济 B.全面实行了国有化政策
C.开始实行计划经济 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3.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
A.政府关注民生,干预经济发展 B.对外交通发达,产品货源充足
C.农业生产发达,产品供过于求 D.经济严重萧条,购买能力低下
4.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表明他准备( )
A.调节农业生产和销售 B.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增加人们的就业岗位 D.宣布国家进入备战的状态
5.1938年,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最高工时每周40小时,加班工资增半。但这一法案并未把海员、渔民、家仆及农业工人等列入在内。材料表明美国( )
A.全面粗暴干预经济危机 B.阶级矛盾根本消除
C.并未普遍实现公平劳动 D.社会已经分崩离析
6.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它(罗斯福新政)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它扩大了中产阶级队伍,但将许多美国人留在新形成的平衡之外。”这旨在说明罗斯福新政(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缓解了阶级矛盾 D.加强对工业的干预
7.1934年,美国联邦政府规定个人年收入超5万美元,按累进制征收所得税,年收入超100万美元,税率达59%,后提高到75%。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牺牲富商利益,增加财政收入 B.阻止过度存钱,推动社会消费
C.抑制富商收入,缓和贫富矛盾 D.弥补财政亏空,推行以工代赈
8.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新政遭到了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固有的社会矛盾
9.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下表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
A.都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B.都彻底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C.都引发了社会经济大危机 D.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0.“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评述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
C.“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新经济”
11.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
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
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二、阅读理解
12.虽然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总体上是有共性的,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是政治包容性的具体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大国崛起》
(1)指出材料一中“合适的政治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怎样“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的。
材料二:(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西方经济的崩溃”的具体表现,指出这时期西方国家对苏联政治体制的态度变化,指出美国模仿苏联模式的方式。
材料三: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3)归纳材料三所述美国和中国两国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次改革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C 6.B 7.C 8.C 9.D 10.B 11.C
12.答:(1)君主立宪制。日本实行明治维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科技,发展资本主义;仿效西方样式建立海军。
(2)具体表现:爆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态度变化:从怀疑到感兴趣甚至模仿。方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相同点:都对原有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不同点: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通过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大意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级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经济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