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的特征(教学用)[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平移的特征(教学用)[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6-11-09 08: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平移的特征你想进一步了解平移的特征吗?你想学点简单平移作图的本领吗?平移的特征Are you ready? 如何使用直尺与三角尺画平行线?ABC如图:△ABC沿着直尺平移得到 △A`B`C`请仔细观察,你能用符号表示出图中对应线段、对应角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吗?学会研究问题,你会变得更聪明!!合作合作吧!小组力量大!
如图:△ABC沿着直尺平移得到 △A`B`C`试一试,你一定行!!你能将这些结论
进行适当的分类吗?合作探究合作合作吧!小组力量大!
如图:△ABC沿着直尺平移得到 △A`B`C`(1)AB∥A`B` , AB=A`B`,
AC∥ A`C`, AC= A`C`,
BC=B`C`(2) ∠A =∠A`, ∠B= ∠B`,
∠C= ∠ C`试一试,你一定行!!合作探究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一条直线上)对应角相等 观察下图,△ABC沿着PQ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除了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以外,结合平移知识你还能发现了什么结论? BAPCA′QB′C′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平移后图形上所有的点都作了相同的平移你行吗? 如图,将△ABC的顶点A移动到点D处,作出平移后的△DEF。你是怎么作的?请说说你的方法。方法一 1、将点D向下移动3格找到B点的对应点E。EF 2、E向右移动3格可以找到C点的对应点F。3、连结线段即可。 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方法二  观察出点D是点A向右移动5格,再向上移动4格得到的,所以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点B和点C的对应点,然后再连结线段即可。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方法三 先连结AD,再分别过B、C两点作与AD的平行且相等的线段,找出B点和C点的对应点。 对比三种方法,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实用啊?方法三是基本法,大家要注意。演示如图,任意△ABC的顶点A移动到点D处,作出平移后的△DEF。EF没有方格了怎么做?1、把握原图形中的关键点,画出对应点2、把握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使得 AD∥BE//CF,
AD=BE=CF 画出字母K沿着线段MN的方向平移后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线段MN的长度;NM要正确画出一个图形按要求平移后的新图形,只要先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如线段的端点、三角形的顶点、圆的圆心等等,就很容易画出新图形了2cm实战演练快乐小结请大家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1)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2)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3)图形上所有的点都作了相同的平移(即相同的平移方向和相同的平移距离),并且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作图方法:把握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画出原图形中的关键点的对应点,连接即可。开心测试二、作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方向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3厘米一、填空:(1)要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储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平移的 和 。(2)经过平移, 、 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 (3)将△ABC向下平移10cm得到△DEF ,DEF分别是ABC的对应点。若BC=5cm, ∠ACB=460,则EF= ,∠DFE= .(4)将面积是10cm2的等腰直角△ABC向左平移6cm,
得到△DEF,则△DEF的形状是 ,
面积是 。 欣赏: 如果我们将平移前后的图形都显示出来,再允许图形的多次平移以及沿不同方向平移,则简单图形经历一定的平移运动过程后,将描绘出复杂的美妙的图案.轻松一下!美图欣赏:美图欣赏:美图欣赏:再见mABCn做一做如图,画出关于直线m对称的,再画出关于直线n对称的观察和,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练习2 判断在图形平移中下面说法正误
1.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 ( )
2.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等 ( )
3. 图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的长度不变( )
4. 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点 ( )正确正确正确错误练习1ABC如图所示,经过平移到的位置,指出平移(1)先找到对应点;(2)连结两个对应点;(3)由一个点平移到另一个点的移动方向,就是图形移动的方向.
所以平移的方向就是点A到点的方向;(4)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的长度,约为2.4厘米。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试一试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中画出将图中的向右平移5格的然后再画出将向上平移2格后的是否可以看成是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的呢?如果是,那么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