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5 21:18:54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答卷纸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1-25 26 27 28
分 数
得 分 评阅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二、非选择题
26.(10分)得 分评阅人(1)(4分) 作用:(3)(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7.(12分)得 分评阅人(1)(4分)(2)(3分)(3)(5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8.(13分)得 分评阅人(1)(5分)(2)(4分)(3)(3分)(4)(1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东魏
西魏
北齐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开卷,满分6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25分)
1.贵州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学习。他学习的内容应是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
3.《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这里的“李王”是指
A.李冰 B.李斯 C.李春 D.李耳
4.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5.下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6.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A.修长城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7.“冠军”的典故源自霍去病。十七岁时,他在反击匈奴的战斗中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给他这一封号的是
A.齐桓公 B.孝文帝 C.晋文公 D.汉武帝
8.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9.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0.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11.“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
12.右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是
A.推进大一统格局 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1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14.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被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封给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子弟 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 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减轻农民负担 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祖统治初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1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某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该诗人生活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宋时期 D.南宋时期
17.641年,文成公主由唐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了汉藏的联系。当时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18.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19.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像,人们称他为“诗仙”。该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20.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柳公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唐玄宗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崔致远
22.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23.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24.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交子”。这一情况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
A.对外交往频繁 B.文学艺术璀璨 C.民族战争不断 D.商品经济发展
25.《东京梦华录》记载: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元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二、非选择题(35分)
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答题区域内,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分)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1分)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3分)
(2)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流经苏南的那段运河名称。(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4分)
28.(13分)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北宋“交子” 图二《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2)图一“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货币?它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它的作者是谁?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4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3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3分)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l分)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开卷,满分60分)14年4月
第Ⅰ卷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A A C D A D A D D A B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B A C B B C D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6.(10分)
(1)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2分)
分析: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2分)
(2)示意图:(2分)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
(3)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1分)
相同作用: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1分)
27.(12分)
(1)通道:丝绸之路。(1分)意义:打通了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促进了中西方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中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发展。(3分)
(2)名称:江南河。(1分)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分)
(3)变化: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1分)
原因: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展,造船工艺进步;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4分)
27.(13分)
(1)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1分)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②许多中原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③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④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4分)
(2)纸币;四川地区;张择端;瓦子;(4分)
(3)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沿街设立店铺;旅店业兴旺;使用纸币;出现娱乐场所瓦子;有春节(或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列出符合题意的三条即可,每条1分,共3分)
(4)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任答一点,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l分)
北魏
北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