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9 23:0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三)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 (含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空 2分,共40分)
1.放置在轨道上的三根相同的横梁,承重能力最强的是( )。
A.横梁甲
B.横梁乙
C.横梁丙
2.下列物体受竹子、水稻等植物茎的启发而发明的是( )。
A.空心钢管 B.安全帽 C.瓦楞纸箱
3.右图是用来安装空调外机的支架,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了哪些方法来提高支架的牢固程度? ( )。
A.使用管状材料和斜面
B.使用“L”形材料和三角形框架
C.使用“L”形材料和拱形结构
4.把右图中一个正五边形的框架加固,最少需要用( )斜杆。
A.一根 B.两根 C.三根
5.下列框架中分别加了一条斜杆,从而使一个四边形变成了两个三角形,如果从左上方用力,斜杆能起到“拉”的作用的是( )。
A.
B.
C.以上两种做法都不能起到拉的作用
6.市区路面施工时会在外面加上围栏(见右图),它下面的底座是空心的塑料盒,中间有一个注水口,使用前要将底座用水注满。
使用前注水的目的是( )。
A.利用水给工地降温
B.防止塑料老化
C.使围栏上轻下重,稳定性更好
7.最不容易倒的物体是( )。
A.上小、轻,下大、重 B.上大、轻,下小、重 C.上大、重,下小、轻
8.如图是埃菲尔铁塔,它不容易倒的原因中,描述错误的是( )。
A.铁塔上小下大
B.铁塔上轻下重
C.铁塔的重心在塔顶
9.金华婺城二环西路上的婺城大桥是一座钢索桥,是用钢缆建造的,这样的结构可以大大增加桥的( )。
A.美观度
B.承载量
C.跨越能力
10.如图所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航孔处,采用了钢索斜拉桥的结构设计,采用这种结构的主要目的是( )。
A.使大桥更壮观
B.使车辆通行更加安全
C.使通航孔的跨度更大,方便船舶通行
11.中国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右图)。大桥的主体桥梁是一座高达170.69米的斜拉桥。婷婷感叹大桥的壮观,同时她也有疑问:桥塔为什么要造这么高?"婷婷通过研究发现桥塔越高,钢缆上的拉力就会(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12.下列对于系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系统是由多个不同部分形成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B.网络系统与电路系统之间不存在相互关系
C.窗户既是通风系统的一部分,也是采光系统的一部分
13.同样高度的框架结构塔台与实心塔台相比,抗风能力( )。
A.框架结构塔台强 B.实心塔台强 C.一样强
14.下列框架不易变形的是( )。
B. C.
15.下列措施能够增加塔台模型稳定性的是( )。
①增加塔台底部的面积 ②做成上小下大的结构 ③增加塔台的高度
④做成框架结构,侧面镂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16.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制作塔台承重部分的是( )。
A.铝管 B.塑料管 C.钢管
17.小明的塔台在测试时,抗风能力得分较低,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减小塔台底部的重量
B.调整塔台的位置,离风远一些
C.调整塔台的主体结构,增加塔台的底面积
18.如图是住房系统中的( )系统的示意图。
A.供暖 B.电路 C.通风
19.同样多的吸管剪成细条后,细条的承重能力( )原来吸管的承重能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0.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 )千米。
A.53 B.55 C.57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们制作塔台时,应该做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来提高稳定性。( )
2.测试抗风能力时,各小组的塔台可以随意放置。( )
3.“中国天眼”的建造过程很重要,但是选址不重要。( )
4.制订标书时的竞标要点有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
5.测试、评估我们的塔台模型时,对于其他小组的质疑,我们应该置之不理,坚持自己的观点。( )
6.“神舟”飞船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会对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会推着科学技术不断前进。( )
7.从楼体结构分类,“鸟巢”属于钢混框架结构。( )
8.住房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电路系统和供水系统,其他系统可以不安装。( )
9.工程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 )
10.网络系统与电路系统之间不存在相互关系。( )
三、实验探究题(共50分)
1.班级里要进行胡萝卜和牙签搭高比赛,需要用100根牙签和一根胡萝卜现场搭建尽可能高的建筑。小明想起这次比赛要搭的建筑与埃菲尔铁塔很相似,都采用了框架结构。他想知道胡萝小牙签搭的“塔”的稳定性与“塔”上下部分的大小是否有关。于是准备好些材料,设计并进行了实验。(20分)
(1)小明可以选择哪些材料进行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准备好材料后小明开始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请帮助小明写出详细的实验过程。(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完实验,小明发现胡萝卜牙签搭的“塔”的稳定性与“塔”上下部分的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的,____________的结构能使“塔”更不容易例。(4分)
(5)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帮助小明画出参加胡萝卜和牙签搭高比赛的“塔”的设计图。(4分)
2.各组梳理塔台模型建造中的问题,并制作了记录单,请你填写完整。(10分)
问题梳理记录单小组: 日期:(1)塔台模型高度太高,对于____________有一定影响。(2)塔台模型承重结构不多,造成____________差。(3)制作还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于____________有影响。(4)吸管用量过多导致____________过高,浪费材料。(5)底部较轻,不利于____________。(6)制作过程中测量有误差,成品有倾斜的问题。
3.麦熟了,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摆。为什么细细的麦秆能够支持得住比重得多的麦穗呢?秘密就在于它是空心的。许多植物的茎都是空心的,如竹子水稻、芦苇以及许多小草。动物身体中的很多骨头也是如此,如手臂和腿骨都是空心的。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得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受大自然的启发,人们制造了钢管。钢管重量轻强度高,比同样多材料做成的钢棒能承受更大的力,所以,建筑工地支架、自行车都用管状材料而不用实心材料。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 分)
(1)小明用同样的纸张折成了下面几种形状的纸筒,承重最大的纸筒是( )。
B. C. D.
(2)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你还知道哪些相似的发明?示例:麦秆→钢管。(4分)
4.小科家所在的村庄边上有条小河,为了方便村里的人过河,村长决定举行一次招标活动,选出最适合造桥的团队。对此,小科也很感兴趣,于是也着手制订了一份标书,请你帮助小科一起完善。(14 分)
××河桥梁竞标标书建桥位置:使用材料:桥梁设计:成本预算:
说明:河宽5米,桥梁承重不小于10吨。
参考答案
一、
1.A解析:横梁甲立着放,相当于增加了厚度,承重能力较强。
2.A解析:竹子 、水稻等植物茎是空心管状的结构,抗弯曲能力很强,人们受此启发发明了空心钢管。
3.B解析:图中使用 了“L”形材料和三角形框架,结构稳定,抗弯曲能力强。
4.B 解析:一个正五边形结构框架至少加两根斜杠,能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最稳定。
5.A解析:A中斜杠起到“拉”的作用。
6.C 解析:塑料盒里灌水后,变为上轻下重的结构,稳定性好。
7.A解析: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最不容易倒。
8.C 解析:铁塔的重心在中下部。
9.C解析:钢缆能承受巨 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10.C解析:斜拉桥的结 构能够使桥的跨度更大。
11.B解析:桥塔越高,钢缆上的拉力越小。
12.B解析:网络系统和电路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电路系统给网络系统供电。
13.A解析:镂空的框架结构比实心结构抗风能力强。
14.B解析:B中的三角形结构让框架更稳定。
15.C解析:增加塔台的高度不能增加塔台稳定性。
16.C解析:钢管的承重能力强。
17.C解析:塔台做成上小下大的结构能提高抗风能力。
18.C解析:图中是住房的通风系统。
19.C解析:细条的承重能力较差。
20.B解析:港珠澳大桥全长 55千米。
二、
1.×解析:上小下大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塔台稳定性。
2.×解析:测试抗风能力时,各塔台应该放在距电风扇相同距离处。
3.×解析: 工程的选址和建造过程都重要。
4.√
5.×解析:其他小组提出质疑,我们应当组内成员讨论,采纳其中合理的建议。
6.√
7.×解析:“ 鸟巢”是钢结构。
8.×解析:住房的不同系统有各自的作用,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挥作用。
9.√
10.×解析:网络系统和电路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电路系统给网络系统供电。
三、
1.(1)胡萝卜、牙签 (2)胡萝卜的大小重量 塔的高度 塔的上下部分的大小 (3)略 (4)有关上小下大 (5)图略(合理即可)
2.抗风 承重能力 抗震 成本 抗震
3.(1)A (2)蝙蝠→雷达;锯形草叶→锯子:苍蝇的触角→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苍蝇的复眼→蝇式照相机等。
4.略(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