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空观念:
时间: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中国VS日本)
空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时间 *地点 *战役 *意义
1937.8.13-11 上海 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1937.9 太原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首次体现国共合作抗日
1937.10-11 太原 太原会战 (忻口会战) 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1938.1-5 徐州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8.6-10 武汉 武汉会战 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1.12-1942.1 长沙 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中旬)
(1)概况: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
(2)结果: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
2.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初)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日军逼近太原,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寇,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
3.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
台儿庄大捷: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10月下旬)
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武汉失守,抗日战争逐渐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
中国军队在此次会战中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6. 理论支持:《论持久战》
(1)背景:武汉会战前(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
(2)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
(3)意义:《论持久战》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7.战时内迁
(1)概况: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名校师生迁到大后方,北大、清华、南开成立长沙临时大学。长沙被轰炸后,学校西迁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这一些列行为被称为“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
*(2)意义
①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布局;
②满足了前线的军需和后方的民用,为抗战胜利打下物质基础;
③为抗战培养、储备大批的人才,他们在战后为中国经济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敌后战场的开辟
(1)背景: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2)战法:根据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法。
*(3)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1)经济上: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建设成效显著;开展大生产运动。
*(2)政治上: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3)军事上: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3.敌后战场的抗战:百团大战(1940.8-12)
(1)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集中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2)作战方式: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
(3)战况: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与万人。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日军伤亡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摧毁大量敌人据点,缴获大批枪炮、物资,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4)意义
①百团大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一心的战斗精神;
②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
③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4.皖南事变
补充了解: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一个支队9000余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伏击。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回击,在苏北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亲笔题词。
*思考1: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联系与区别
思考2:如何看待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意义
正面战场
①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狂妄企图。极大地消耗了日本军事、经济实力,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为敌后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海、沿江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⑤正面战场中爱国抗战官兵的英雄事迹,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大大地增长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敌后战场
①在战略上有力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有利条件。
②实行正确的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各种群众抗日团体,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抗战的积极性、创造性。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③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给后来的新中国建设积累了政治、经济经验。
三、东方主战场
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1)形成过程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的贡献和影响
(1)贡献: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2)影响:与英美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1)时间:1945.4-6
*(2)地点:延安
*(3)目的: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4)内容:
①政治路线: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
②思想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组织路线: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5)意义:
①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②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2.抗日战争的胜利
(1)进程
*(2)原因
①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③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④爱国华侨和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
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⑥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必然取得最终的胜利。
*(3)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①近代首胜: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②大国重立: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③民族复兴: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各国夺取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