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四年级下总复习
( 第二单元 )
__________
5 琥珀
作者:【德国】柏吉尔,译者:顾均正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 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 经沾满了灰尘。
__________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 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__________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__________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 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 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 了沙里的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 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__________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 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 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 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 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__________
课堂小结:
《琥珀》这篇科学小品文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合理的想象,叙述琥珀形成及被发现的过程,推测了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加了我们对化石的科学知识的了解。
__________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作者:徐星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早在19 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 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 到化石证据。20 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
__________
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 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
__________
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 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相关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__________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介绍了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激发了我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__________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刘忠范
纳米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如果说 20世纪是微米的世纪,21 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什么是纳米技术呢 这得从纳米说起。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 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 1 纳米到100 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纳米级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
__________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 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
__________
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 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 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 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在不远的 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__________
课堂小结:
课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特点和作用,让我们了解了纳米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神奇用途,预言了纳米技术将给未来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纳米雨伞:用纳米材料制成的雨伞,就像荷叶一样,不但不沾雨水,而且连泥浆也不沾。使用之后只要轻轻一甩,就可以让伞面保持洁净、干燥。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我想制造纳米雨伞。用纳米材料制成的雨伞,就像荷叶一样,不但不沾雨水,而且连泥浆也不沾。使用之后只要轻轻一甩,就可以让伞面保持洁净、干燥。
问题: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发挥想象说一说。
__________
8 * 千年梦圆在今朝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 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 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把四十七支火箭安装在椅子背后,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尽管他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
__________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 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 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 年 4 月 24 日,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
__________
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1992 年 9 月 21 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 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 年 10 月 15 日早晨 9 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 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 月 16 日早晨 6 时 23 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 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 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__________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正式实施探月工程。2007 年 10 月 24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形 貌图。随后,“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它的月球车“玉兔二 号”,顺利进行了互相拍摄,带有五星红旗的着陆器和月 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
__________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想的历程。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更是令人振奋、令人自豪。文章赞扬了我国航天人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团结协作的伟大精神,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感。
__________
遇到问题可以这样解决: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解决。
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请教别人。
上网搜索资料。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拓展积累
1.近年新出现的词语有:云技术、多媒体、互联网、克隆。
2.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的词有:桌面、窗卫、文件夹、潜水。
【文件夹】:原有含义是用来保存文件的。夹子。新含义是计算机系统中存放在一起的一组文件的目录。
【潜水】:原有含义是在水面以下活动。新含义是天天在论坛里待着,但是不发贴只看站子,而且注意论坛日常事务。
【桌面】:原有含义是桌子上用来放东西的平面。新含义是进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显示的背景。
【窗口】:原有含义是窗广或窗广跟前新含义是计算机操作系统
中的窗口应用程序,包括文档窗口和对话框。
【互联网】:指由若于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
【克隆】: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方式,把硬盘内容完整复制到另一个硬盘的过程。
__________
快乐读书吧:
一、《十万个为什么》采录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以简明活泼的语言介绍基本的科学知识。是一本百科全书,值得一看。
二、《看看我们的地球》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外部和内部的物质结构以及它们存在的状况,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保护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值得一看。
作比较: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
__________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扎针) (驻扎)
(挣扎)
扎
zā
zhá
(扎辫子)
zhā
(率领)
(死亡率) (效率)
率
shuài
lǜ
(看着) (听着)
(着急) (着火)
着
zhe
zháo
(着陆)
zhuó
(执着)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词语表
5 怒吼 松脂 拂拭 灰尘 美餐 晌午 热辣辣 淹没 挣扎 成千上万 冲刷 断绝 推测 详细 情形
6 恐龙 笨重 迟钝 鸽子 凌空 根据 末期 描绘 隧道 形态 膨大 前肢 具备 开辟 脱离
__________
词语表
7 纳米 无能为力 拥有 冰箱 功能 蔬菜 材料 钢铁 隐形 健康 细胞 疾病 预防 病灶 需要 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