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文”游秘境 饱览美景
——梳理探究(二)
“文”赏美景
本节课的学习活动
自由读《海上日出》中的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把景物特点写清楚的?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说说你的发现。
任务1:“文”赏美景之“热身”
变化
颜色 例:红是真红 红得非常可爱 深红
亮光
形状
位置
游戏:美景“动”起来
游戏规则:
修改你的游记中的重点景物描写段落,加上或修改至少一处动态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修改后,让景物“动”起来,更能吸引读者喜欢你笔下的这个游览地,就可获得一枚“小小作家”小徽章。
任务2:“文”赏美景之文段“对对碰”
读一读《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五自然段,探究作者抓住了孔隙的什么特点来写?是怎样写清楚孔隙特点的?先独立思考作简单批注,再进行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
直观描写景物特点
真实感受
写出景物特点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第五自然段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回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投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hōnɡ)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摘自《黄果树瀑布》
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写景有顺序 篇章有顺序
过渡更自然
特点要突出 静态更具体
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写景有顺序 篇章有顺序
过渡更自然
特点要突出(做到其中两项即可) 静态更具体
动态更细致
感受更真实
游戏: “触景生情”
游戏规则:
借助评价表修改自己习作中的重点景物描写段落,看看是否可以加上体验或感受来突出景物特点,可以加在文段的中间,也可以加在文段的结尾。修改后在小组内读一读,小组评价,为你们组修改得最好的游记段落贴上小笑脸。
任务3:“文”上美景之汇报交流
小组推荐游戏中得笑脸最多的组员分享修改后的重点段落。其他同学借助评价表评价,如果你觉得他(她)的文段修改后,景物特点更突出了,更能吸引读者了,请你搭座“小桥”为他(她)投票。如果没达到要求,请你给他(她)提出修改建议。
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写景有顺序 篇章有顺序
过渡更自然
特点要突出(做到其中两项即可) 静态更具体
动态更细致
感受更真实
“十大最向往游览地”
游记评选活动
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写景有顺序 篇章有顺序
过渡更自然
特点要突出(做到其中两项即可) 静态更具体
动态更细致
感受更真实
布置作业
1.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完善自己的作品。
2.修改后小组选出修改得最好的作品到其他组进行“漂流”,评选出“十大最向往游览地”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