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26 12: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罗布湖过去是什么样子的? 草木丰茂落英缤纷花香四溢鸟儿款款飞
水 乡水如明镜碧波荡漾水丰鱼美蓝天白云鸟栖天堂 绿林环绕
牛马成群林边牧歌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现在成了什么样子?逐渐干涸的罗布泊寸草不生
不见飞鸟裸露的荒漠如
人裸露的肋骨余辉中的昔日河床凄美的容颜盐碱遍地
漫天戈壁动物的遗骸大漠遇难者 凝固的生命枯木哭泣永恒的眺望枯死的胡杨林漫天黄沙永远的罗布泊过去的样子:“绿洲”、“仙湖”现在的样子:“沙漠”、“神秘”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变化原因:“政道”、“四盲”同样悲剧:“青海湖”、“月牙湖”造成罗布湖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文的思路:今昔(对比)消亡的缘故具体展现荒漠推广(青海湖、月牙湖)发出呼吁痛惜之情、作者强烈呼吁: 拯救生态环境 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新闻特点 文学特点 报


学 要求真实 要求艺术加工 形象性和抒情性 新闻的真实性在文中的体现?调查研究实地考查查阅资料叙述事实列举数据 (《汉书.西域传》,张骞,史书记载 4世纪时……数据,事实:国民党政府)文学性在文中的体现? 对比: 拟人: 排比: 直接抒情: 罗布湖的今和昔 胡杨林的描写、罗布湖的“肋骨” “四盲”、遗憾的谴责之情、“拯救”――呼吁之声,发聋振聩 “此时此刻……心情沉重”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意识到严重后果,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大大强化了感彩 有撼人心灵的力量。拓展 延伸 ?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采访时,记者先后和两位百岁罗布老人阿不拉和热合曼交谈,他们的生活曾随着塔里木河下游流域一个世纪亦喜亦忧的生态变迁而变化,而这也正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若羌县米兰镇104岁的热合曼老人一直珍藏着两个小铃铛,这是小时候他随着家人从老阿不旦搬迁到这里时戴在骆驼脖子上的。因为那里水少了,气候变了,他们不得不搬走。现在生活的米兰绿洲,人们造了好多防风林挡风沙,还种了很多大枣树,大家生活很安定。2000年他曾回到老阿不旦,原来居住的房子都快被沙子掩埋了,那里已经没法生存了。 ????阿不拉生活在若羌县铁干里克乡的英苏村,塔里木河就在村边。他生活的英苏村是一个曾有400多人口的村庄,眼下许多家庭都到上百公里外的地方放牧去了,留在村里的只有一小部分。110岁的阿不拉一直不愿离开这里,他说他对这方水土有着很深的感情。阿不拉说,没想到30多年前,塔里木河也没有水了。当年用于捕鱼的卡盆(独木舟)已经很久没有用了,扔在院子里任由风沙吹打。说起年轻时的生活场景,阿不拉满脸笑意,沉浸在那些快乐的时光。他是个乐观的人,他相信总有一天,塔里木河会有流水。?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110岁的维吾尔族老人阿布拉·加拉力一直住在塔里木河边。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湖的百年沧桑,你将为人们讲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