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7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19 17:0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我们不再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 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惯性现象。
2. 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解释有关惯性现象,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防止危害的措施。
3.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区分出惯性和惯性定律。
4. 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认识惯性
观察下图三种情境,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猛然抽出纸条
迅速击打硬纸板
小车突然停止运动
原来处于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1. 惯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2. 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惯性的普遍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3)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惯性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力、运动状态无关。
(4)惯性大小反应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
(5)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
(6)惯性不是力,不能将惯性说成“惯性力”、“受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者“由于惯性”。
3. 惯性的应用与防止:
(1)惯性的应用:
解析:原来斧头与斧柄一起向下运动,突然斧柄停止运动,由于斧头具有惯性,仍要向下运动,所以斧头会紧紧的套在斧柄上。
掷铅球
投篮
跳远
①滑冰、泼水;
②踢足球、投铅球等各种球类运动;
③抖落手上或衣服上的水珠;
④骑车骑累时停止蹬车,车会继续向前运动;
⑤汽车、高铁进站会提前关闭油门、动力。
过山车
拍打被子上的灰尘
(2)惯性的防止:
解析:原来乘客与汽车一起向前运动,突然汽车和人的脚停止运动,由于人的上半身具有惯性,仍要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
头枕
安全气囊
安全带
①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②乘车时要扶好坐好;
③车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④汽车要配置头枕、安全气囊;(防止突然?)
⑤雨雪天气应减速行驶。
卡丁车场地的轮胎
牛顿第一定律
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为什么匀速行驶的汽车还需要动力?关闭动力的车会慢慢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 提出问题:
2. 作出猜想:
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阻力可能是使物体运动速度减小的原因。
3. 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毛巾、棉布、木板、刻度尺等。
4.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
5. 进行实验:
取一辆小车,让它三次都在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依次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布、木板,使每次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其停止的位置。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6. 实验分析与推理:
接触面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更光滑的表面
绝对光滑的表面

较大


较短

更小
更长

无限长
7. 科学推理:
假如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8.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0. 运动和力的关系:
(1) 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力” 来维持;
(2)“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9.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直到有外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包括物体确实没有受到外力和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总保持”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
(4)“或”指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5)此定律无法直接通过实验得出,需要科学推理得到。
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时
物体受力时 受平衡力
受非平衡力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改变:从静止开始运动、速度变化、运动方向变化等
运动状态 受力情况
静止
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改变
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
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
一定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11. 探索历程:
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如果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就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掉,运动就会停止。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笛卡尔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不仅速度大小不会改变,并且运动方向也不会改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2. 交流与讨论:
在下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运动员接住飞来的垒球
被射出去的水流
飞机在降落滑行过程中
“过山车”在弯道上运动
惯性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和力的关系
防止
引出
利用
实验
推理
1.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B
2. 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沿直线匀速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 )
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
B.小明的身上
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
D.无法判断
B
中国古代对“运动和力”的描述
“马力既竭,辀(zhōu)犹能一取也”
——春秋《考工记》
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车有惯性
C.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弹力存在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这里的“行”就是“物体”,“奋”字在古籍中的意思是多方面的,像由静到动、动而愈速、由下上升等都可以用“奋”字。意思是说:力,就是人和物体运动的原因。
“ 力,行之所以奋也”
——《墨经》
A.墨子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墨子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此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
D.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