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2课时 课件 (共16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2课时 课件 (共16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20 13:5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课时2主要内容:
构造原理 电子排布式
第一章 第一节
本节重点
结合原子模型的演变过程,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
会书写电子排布式。
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由H、H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电子首先填入
能量最低的1s能级,直至将该能级填满。
2. 对于Li和Be,当1s能级填满之后,电子优先填入
能量较低的2s能级,直至填满。
3. 对于B至Ne元素,在1s、2s能级填满后,电子填入
2p能级,直至2p能级填满。
4. 对于Na至Ar元素,电子首先填入3s能级。填满后,
继续填入3p能级,直至3p能级填满。
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顺序:
1s → 2s → 2p → 3s → 3p
1、构造原理
以光谱学事实为基础,从氢开始(从1s能级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的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称为构造原理。
注意:
每一个横行对应一个能层
注意:
每一个小圈表示一个能级
注意:
各圆圈间连接线的方向表示,随着核电荷数递增而增加的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
随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并不总是填满一个能层后再填入下一个能层,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能级交错
3p → 4s → 3d
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顺序:
K、Ca的光谱学实验均表明,二者最外层填充的电子均在4s能级。
教材再现
2、电子排布式
注意:
能级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能级中的电子数
注意:能级交错
随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并不总是填满一个能层后再开始填入下一个能层,如电子是按3p→4s→3d的顺序而不是按3p→3d→4s的顺序填充的。
知识梳理
3、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1)简单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按照构造原理将电子依次填充到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中。
如6C:1s22s22p2。
(2)复杂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练一练
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基态Cl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
(2)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写出基态A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4)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
练一练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书写正确的是(  )
A.9F:1s22s22p6
B.15P:1s22s22p63s33p2
C.21Sc:1s22s22p63s23p64s23d1
D.35B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答案:D
解析:氟原子2p能级应排5个电子;磷原子的3s能级应排2个电子,3p能级应排3个电子;写电子排布式时,应将同能层的能级移到一起。
练一练
根据构造原理,写出21~30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Zn 1s22s22p63s23p63d104s2
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Ni 1s22s22p63s23p63d84s2
Co 1s22s22p63s23p63d74s2
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Mn 1s22s22p63s23p63d54s2
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V 1s22s22p63s23p63d34s2
Ti 1s22s22p63s23p63d24s2
Sc 1s22s22p63s23p63d14s2
总结:
3、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3)利用构造原理书写简化电子排布式。
为避免电子排布式过于繁琐,可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来表示。
如K:1s22s22p63s23p64s1,其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4s1,
其中[Ar]代表Ar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即1s22s22p63s23p6。
电子排布式也可以用于表示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试写出Na+、Cl-和Fe2+的电子排布式。
Na+ 1s22s22p6
Cl- 1s22s22p63s23p6
Na 1s22s22p63s1
Cl 1s22s22p63s23p5
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Fe2+ 1s22s22p63s23p63d6
Fe2+ [Ar]3d6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