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测量
第5课时 认识吨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千克和克,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不便于学生直接亲身体验和感知,教材通过集装箱、货运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创景,介绍生活中“吨”的广泛应用;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大米和小学生的体重等素材,通过推理帮助学生认识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计算、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
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掌握1吨=1000千克,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自行车 12( ) 苹果150( ) 大象6( ) 提问:是呀,大象克和千克都不能填,那该填什么呢? 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①千克、克、千克 ②大象6千克肯定不对,自行车都有12千克了,大象6千克太轻了。 需要一个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 复习“克和千克”的旧知,引起认知冲突,自然地引出了新知“吨”,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生活中见过“吨”吗? 明确: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①一辆货车质量约10吨。 ②这么多大米总重1吨。 ③一条鲨鱼质量约8吨。 ④桥的限重是30吨。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使学生初步形成表象,为下一环节充分感受和体验“1吨”打下基础。
2. 1吨有多重? (1)1吨=( ? )千克 明确: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1吨=1000千克,1t=1000kg。 (2)体验活动感受1吨。 选择身边的物品掂一掂,算一算,想想多少个这么重的物品总质量大约是1吨。 提供物品和信息:白砂糖1千克、洗衣液5千克、小麦粉10千克、1名小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 出示信息: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吕小军获得冠军,他挺举时举起的杠铃有204千克。 提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提问: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还有哪些? ①我觉得1吨很重,应该等于100千克。 ②我不同意,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所以1吨=1000千克。 ③克和千克进率是1000,千克和吨进率也是1000,所以1吨=1000千克。 (1)四人小组掂一掂、互相抱一抱,感受物品质量和体重。 (2)算一算,想想多少个这么重的物品或小学生体重总质量大约是1吨,记录下来。 反馈: ①一包白砂糖是1千克,1000包这样的白砂糖是1吨。 ②一瓶洗衣液是5千克,100瓶这样的洗衣液是500千克,200瓶这样的洗衣液是1吨。 ③一包小麦粉是10千克,100包这样的小麦粉是1吨。 ④1名小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10位同学的体重约是250千克,20位同学的体重约是500千克,40位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所以40位同学的体重约是1吨。 回答问题: 他举起这么重的杠铃204千克,1吨=1000千克,1吨大约是它的5倍。1吨真的很重啊。 回答问题: ①1辆小轿车约重1吨。 ②10辆摩托车约重1吨。 ③1辆洒水车约重16吨 ④1架飞机约重40吨。 以小组为单位,掂一掂、抱一抱、算一算,亲身感受和体验,借助推理、想象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通过现实的素材,让学生再次感受到1吨非常重。
3.单位换算。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小结: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它们有什么联系? 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想: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个1000千克,所以4吨=4000千克。 想:1000千克是1吨,3000千克里面有3个1000千克,所以3000千克=3吨。 回答问题:克、千克、吨,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利用1吨=1000千克帮助思考,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鸡蛋50( ) 一个西瓜8( ) 一辆卡车6( ) 一头猎豹重200( ) 小结:我们可以与熟悉的物体质量作比较,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填质量单位时还要看清数据,小数据配大单位,大数据配小单位。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吨。 牛500千克 ( )头 食用油100千克( )桶 水泥50千克 ( )袋 老虎250千克 ( )只 提问:老虎有4只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1吨=1000千克,我们不仅可以想1000千克里面有几个250千克,还可以利用上面已填的信息来思考。 3. 一台机床重900千克,在一辆限载5吨 的车上装6台这种机床,可以吗? 提问:如果装6台这种机床可能有什么后果? 进行珍爱生命教育。 独立完成,反馈: ①克、千克、吨、吨 ②一头猎豹重200吨不对,一头大象才6吨,不合理。 ③一头猎豹的重量这道题,题目给的数据是200,比较大,所以应该写一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 独立完成,反馈: 2头、10桶、20袋、4只。 ①1吨=1000千克,250+250+250+250=1000千克,1000千克里有4个250千克,所以老虎是4只。 ②250千克是500千克的一半,第一空牛有2只,所以老虎有2×2=4(只)。 ③250千克是50千克的5倍,第三空水泥有20袋,所以老虎有20÷5=4(只)。 独立完成,反馈: 900×6=5400(千克) 5吨=5000千克 5400千克>5000千克 答:不可以。 回答问题:超重,可能会出安全事故。 引导学生填质量单位时与熟悉的物体质量作比较,还要注意观察分析,小数据配大单位,大数据配小单位。 通过现实的素材继续帮助学生积累对1吨的感性认识,感受1吨有多重,加深对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珍爱生命教育。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拓展延伸 介绍质量单位小知识。 国际通用质量单位:毫克,克,千克,吨 国内常用质量单位:两,斤 1千克=2斤,1斤=10两=500克,1两=50克 了解国际通用质量单位和国内常用质量单位,感受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教材P34练习七,第 1、2、3 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