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1课时,是“数与代数”教学领域的基础组成总分。本课通过“购买衣物”为背景,引出计算问题,将加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有利于计算意义的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意识的培养。而本单元的加减法计算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最后一个内容,是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笔算、几百几十加减法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推中完成计算任务,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迁移,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算理、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不进位、一次进位的加法题。
2.经历选择不同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根据情境、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升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算理、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不进位、一次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读三年级了,我们不再是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了,我们长大了。 1.提问:你觉得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复习:是啊,你看小明也长高长壮了,衣服、鞋子都嫌小了,所以,趁着双休日妈妈带他去商场购物,这里的两套衣服分别需要多少钱呢?课件出示服装图及价钱。 提问: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用到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你能说说在列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吗? 3.揭题:小明还想买两双鞋,有几种不同的买法? 观察一下这些算式,这些加数都是……三位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回答问题: ①我比二年级时长高了 ②我比二年级时重了两公斤 ③我的脚也长了不少,鞋子都穿不上了 学生列式解答: 回答问题: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学生口答: 1号和2号 221+189 1号和3号 221+308 2号和3号 189+308 创设购物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一方面对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定的复习,另一方面也为根据不同的问题、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提供可能。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估算 同桌讨论:妈妈带了500元钱,买哪两双是够的?买哪两双是不够的?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有没有一眼就能看出够或者不够的? 小结:生活中很多时候不需要算出精确数据,我们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特别是如果一眼就能判断的,用估算既简单又快速。 回答问题: 221+308>200+300=500元,不够; 221+189<300+200=500元,够。 三种买法,500元够不够?针对够不够的问题,学生经验丰富,可以用估算解决,在该环节强调一眼能判断的,选择估算最简单。
2.精确计算(口算、笔算) 提问:如果要真正付钱还能不能用估算? 追问:用口算或列竖式的方法精确计算到底需要花多少钱?今天这节课我们先算后面两种买法。 反馈: 第一题:221+308,你们是怎么算的? 所以笔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第二题:189+308,说说是怎么算的? 追问1:怎么这道题那么多人都用笔算呢? 追问2:进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一起把这个竖式列一遍。 回答问题: 真正付钱时不能用估算,要精确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221+308=529 189+308=497 学生回答: ①我是口算的,1+8=9,在个位上写9;2+0=2,在十位上写2;2+3=5,在百位上写5。 ②我用列竖式计算。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1+8=9,在个位上写9;2+0=2,在十位上写2;2+3=5,在百位上写5。 ③我觉得口算和笔算都可以,因为这道题不用进位,所以口算算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笔算对位更清楚,不容易错。 学生回答: ①我用笔算。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9+8=17,向十位进1,在个位上写7;8+0+1=9,在十位上写9;1+3=4,在百位上写4。 ②我也用笔算。 …… 因为它需要进位,比较麻烦,怕错,所以用笔算。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这个“1”用小点做一下标记,十位加的时候不要忘记。 在草稿纸上从头到尾,一边默念一边列竖式。 真正付钱需要精确计算,情境中数据的提供指向了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特点,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不进位时用口算比较简单,但用笔算对位更清楚,但不管用口算还是笔算,其实方法是相通的。在给予学生选择权利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对比更加明白选择适当方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清楚地意识到笔算的重要性。 碰到有进位的加法,大部分学生会用笔算,这时需要对进上去的“1”做强调,需要通过示范、强调,减少错误的产生。
3.小结:刚刚我们根据不同的问题、数据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计算方法。现在你能说说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要注意什么吗?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对估算、精算两个环节进行小结,强调方法选择的必要性,同时突出正确笔算的基本方法。
4. 做一做:挑战100分 这个环节,我们可以用笔算,厉害的同学可以先用口算,再用笔算验证一下。我们的目标就是挑战100分! 82+909 716+452 反馈 问题1:对于82+909, 为避免对位发生错误,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分享给大家? 问题2:716+45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那百位满十怎么办? 学生独立计算 完成后投影: 列竖式时可以把数位多的写在上面。 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无论哪一位满十都向前一位进1。 本环节强化进位加法的计算。挑战100分,强化笔算在进位加法中的重要性。
环节三 巩固练习 练习1:列竖式计算 325+464 259+138 83+826 637+452 练习2: 解决问题 某学校三年级有418人,四年级有621人,每人发一条红领巾,1000条够吗? 独立计算 独立列式计算 用估算418+621>400+600=1000,不够 用笔算418+621=1039(人) 1039>1000,不够 四道笔算题,分别针对不进位、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向百位进位且两位数在前、百位向千位进四种情况,全面检验学生对笔算加法的掌握程度。
环节四 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课,如果以后碰到计算题,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2.在笔算的过程中,你对大家还有什么要提醒的? ①要观察数字的特点,如果不用进位用口算也比较简单,但如果要想保证正确,还是用竖式比较保险。 ②进位加法还是用竖式比较不容易错。 ③还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计算方法,有时候可以用估算,有时候可以用精确计算。 与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法一样: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加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到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总结,希望学生能通过这节课对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来解决问题能有所触动。
环节五 延伸拓展 数字谜 提问:做这类数字谜时有窍门吗? 在尝试填写的过程中,有同学遇到了两次进位的情况吗? 两次进位的情况是我们下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提前探究一下。 独立思考、填写。 回答问题: ①还是要从个位加起。 ②注意前后数位之间的进位,后一位进上去1的不要忘记加。 ③最后要做调整,还要再检验一遍对不对。 回答问题: ①有,我就遇到了 ②我也遇到了,但是我选择避开了这种情况。 数字谜是对进位加法的考验,需要整体把握各个数位之间的进位问题,才能解开数字之谜。 同时,又出现了两次进位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教材P38做一做第1题 教材P39第1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