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课时,这里继续利用主题情境“买鞋”引出计算问题,将加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有利于对计算意义的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意识的培养。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迁移,并掌握了基本方法,还尝试了根据情境、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运算方法。因此,本节课可以继续通过方法的迁移进一步学习连续进位加法、尝试不同方法的简算,并在过程中体验验算的重要性、运算方法选择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迁移,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 经历选择不同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提升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加法题,会验算。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我会算 207+169= 314+235= 685+504= 提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加三位数。 学生列竖式计算 学生回答问题: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一方面,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为今天连续进位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列竖式计算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 如果买1号和3号,要花529元钱; 如果买2号和3号鞋,要花497元钱; 那么如果买1号和2号鞋,要付多少钱呢?你会列式吗? 追问:你会计算吗? 反馈:你是怎么计算的? 追问:你有什么新发现? 小结:是的,今天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情况,连续两次进位,希望大家时刻记住“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并且不要忘了进上来的1。 学生思考、反馈。 学生口头列式:221+189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回答: 我是列竖式计算的,1+9=10,满十向十位进1;2+8+1=11,十位满十,再向百位进1;2+1+1=4。所以最后答案是410。 学生回答: 计算方法还是: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有连续的两次进位,算的时候比较容易错,我们要注意不要忘记连续进位时加上进上来的1。 列竖式计算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因为有了上节课的学习,所以今天的学习过程相对简单,放手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独立尝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简算 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追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对于一些特殊的数,比如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选择合适的简算方法,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而又准确。 学生回答: ①我是用简算的,221接近200,可以看作200来口算,200加189等于389,但是少加了21,所以最后再加上21,得到最后结果是410。 ②我也是用简算的。189接近200,还可以把189看作200来口算,221加200等于421,但是多加了11,所以最后再减去11,得到最后结果410。 学生回答: 都把一个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把多加的或少加的减去或补上。这样的话用口算就能解决,不用列竖式。 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目标。面对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据,可以选择更加简便的方法,但这种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补的思维过程也是比较有挑战性的,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也正是学生运算能力的进一步体现。
3.验算 提问: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 小结: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学生回答: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不管对于何种计算方法,验算都是非常重要的,强调验算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4. 做一做:挑战星级题 ★列竖式计算 ★★观察,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346+597 396+605 反馈 问题1: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问题2:简算是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 ★列竖式计算 学生回答: 连续进位1,不要忘记进位。 ★★不同的方法计算 学生回答: 多看要减去,少看要补上。 采用“挑战星级题”的形式分层练习,列竖式计算要求全体掌握,而不同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环节三 巩固练习 练习1:你能给锁找到匹配的钥匙吗? 练习2: 解决问题 小红的作文有763个字,小刚的字数比她多278个,小刚写了多少个字? 独立列竖立计算,并连线 独立列式计算 为锁找到匹配的钥匙趣味性比较强,但也需要列竖式计算之后再连线,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熟练度。 把数据运算放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课,对于计算题,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老师引导总结。 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总结,希望学生能通过这节课对笔算加法、灵活选择运算方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环节四 延伸拓展 陈明的家离学校752米,他从家出发去上学。走了159米的时候发现数学书没拿,又回家去拿书再到学校,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 同桌交流:说说你的思考 画线段图 提问:你会解决了吗? 同桌交流 尝试画线段图理解题目意思 学生列式解答: 延伸拓展的生活情境更加复杂,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挑战,通过画线段图理解题目意思,才能正确列式解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用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升学习兴趣。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教材P38做一做第2题 教材P39第4、5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