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选择题
这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它曾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读图,回答下面1-2小题。
1.坦桑尼亚赛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物是
A.狮子 B.大象 C.长颈鹿 D.牦牛
2.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大 B.世界第一长河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读埃及图回答下列3-5题。
3.下图开罗是埃及的首都,也是一个历史名城,根据聚落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你认为它在下图中什么位置?
A.1 B.2
C.3 D.4
4.开罗的经纬度大约是31°E,30°N,则开罗位于
A.东半球、热带 B.东半球、北温带
C.西半球、热带 D.西半球.、北温带
5.埃及所在的非洲北部为阿拉伯人所在地,他们信仰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目前“中国制造”的非洲版“抖音”——“Vskit”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流行起来,下图为坦桑尼亚青年吉姆在某月拍摄的家乡动物景观视频截图,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吉姆上传了一种当地奇特的鱼叫“肺鱼”(上图),当河流中有水时它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水时它用肺呼吸。这是适应气候特征形成的功能,当地的气候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7.据图推断,我们在“Vskit”能看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特色情景是;( )
①很热,滴雨未下,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②很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
③四季分明,种植着苹果、桃等作物
④正值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下列地形中,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是( )
①刚果盆地②东非高原③德干高原④乞力马扎罗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图为非洲地区示意图。结合地图,回答9-11小题。
9.非洲大陆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寒带
10.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哪种人种的分布为主
A.黑种人 B.白种人
C.混血种人 D.黄种人
11.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有世界最广的热带雨林
B.出口的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C.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D.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以发达国家为主
12.羚羊在奔跑,鸵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枝嫩叶,地面上还有成群的斑马和凶猛的狮子.这描写的是( )
A.非洲热带草原景观
B.非洲热带雨林景观
C.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景观
D.巴西热带雨林景观
13.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是( )
A.尼日利亚 B.利比亚 C.埃及 D.肯尼亚
14.下列现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看不到的是( )
A.有冰天雪地的冰川,成群的企鹅聚集在沿海地区
B.在一望无际的热带草原,长颈鹿吃着树梢上嫩叶
C.浩瀚的沙漠里,骆驼在散步
D.茂密的热带雨林,大象在其间戏水
15.非洲有一条世界最长的河流,它的名字叫( )
A.刚果河 B.长江 C.赞比西河 D.尼罗河
二、解答题
16.读“非洲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非洲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为主;号称“非洲屋脊”的地形区是_______。
(2)非洲北部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_______沙漠。赤道附近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盆地_______盆地。
(3)图示裂谷是_______,由板块_______(碰撞挤压/张裂拉伸)而成,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4)非洲尼罗河定期泛滥是因为河流上游属于_______气候,湿季带来充沛雨水,无法及时泄洪造成。
17.材料一 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而2022年8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材料二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材料三 非洲气候图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
(2)导致乞力马扎罗山“雪冠”消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 导致全球变暖。
(3)为了遏制世界气温不断上升的趋势,关键是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大量有效的措施,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纠正哪些不良习惯来配合
(4)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题目:
①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A 气候 B 气候 D 气候
②从图中分析出,非洲气候带的分布特点是: 。
18.非洲的拉姆就读于某孔子学院,他与泰州网友小小经常文流,拉姆向小小介绍非洲文化,回忆他的初中生活,并随信附上了他学校的平面图,感谢中国对他们学校的无私援助;左图为“非洲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非洲某初中学校平面略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左图,拉姆所在的非洲主要国家以____人种为主,该大洲的国家属于____(填“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
(2)如右图中表示____楼,升旗台位于花坛的____方向。
(3)左图和右图内容比较详细的是____(填“左图”或“右图”)。经测量,右图中图书馆到食堂的图上距离是2.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米。
参考答案:
1.坦桑尼亚赛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狮子、大象、长颈鹿是非洲大草原的代表动物;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动物,在坦桑尼亚赛伦盖蒂国家公园中找不到,故答案选D。
2.读图可知,该河是刚果河,自东向西注入几内亚湾,该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世界第一长河为尼罗河;刚果河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现象不严重,因此含沙量不大;刚果河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没有结冰期;故答案选A。
3.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埃及的首都,所以选A。
4.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东经160°,东经31°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30°N位于北半球北温带。所以正确的是B。
5.埃及位于中东地区,属于阿拉伯国家为阿拉伯人所在地,他们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6.非洲的肺鱼”当河流中有水时它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水时它用肺呼吸。这说明当地分为雨旱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D正确。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A错误。非洲没有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非洲没有温带大陆性气候,C错误。故选D。
7.撒哈拉以南非洲有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地中海气候,据图推断,我们在“Vskit”能看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特色情景是;①很热,滴雨未下,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和②很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热带雨林气候),①②正确。非洲属于热带大陆,不生产苹果这种温带水果,也没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③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非高原位于非洲中东部,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也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德干高原位于南亚地区,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9.根据图示,非洲大陆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所以非洲大陆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90%以上的居民是黑种人,以黑色人种的分布为主,所以又被称之为“黑非洲”,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1.世界最广的热带雨林为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所以A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的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所以B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C正确;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很缓慢,以发展中国家为主,D错误。故选C。
12.由题目可知,羚羊在奔跑,鸵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枝嫩叶,地面上还有成群的斑马和凶猛的狮子,这描写的是非洲热带草原的景观,热带雨林不能看到善于奔跑的野生动物,澳大利亚热带草原不会有长颈鹿、狮子和斑马等,故选A。
13.肯尼亚被赤道穿过,位于东非高原上,气候温和宜人,四季鲜花怒放,其首都内罗毕被誉为“阳光下的花城”。肯尼亚是目前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故选D。
1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是位于热带,这里有“热带大陆”称号,不可能看到冰天雪地的冰川和成群的企鹅;该地区是世界上热带草原分布最广的地区,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热带草原,长颈鹿吃着树梢上嫩叶;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可以看到浩瀚的沙漠里,骆驼在散步;在赤道附近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可以看到茂密的热带雨林,大象在其间戏水。故选A。
15.尼罗河全长6670km,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位于非洲,注入地中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 (1)由图可知,非洲的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该大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号称“非洲屋脊”的地形区是埃塞俄比亚高原。
(2)非洲北部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赤道附近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盆地-刚果盆地,该地形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3)图示裂谷是东非大裂谷,由板块张裂拉伸而成,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4)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非洲尼罗河定期泛滥是因为河流上游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带来充沛雨水,无法及时泄洪造成。
17.
(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海拔高,气温低,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成为“赤道雪峰”.这也是形成“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近年来,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另一面,砍伐森林、耕地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间接改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可使气候变暖;使得“赤道雪峰”奇观的冰川快速消融.
(3)提倡“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有: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
(4)读图可知,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热带草原气候、D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线,南北对称分布.
18.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姆所在国家位于非洲中部地区,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被誉为“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2)读图根据图例可知,其表示教学楼;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升旗台位于花坛的西北方向。
(3)读图可知,左图和右图内容比较详细的是右图,表示范围大的是左图。由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00厘米可知,图书馆到食堂的图上距离是2.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2.3×10000=23000厘米=2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