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2、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由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这一转变发生在( )
A.十月革命爆发期间 B.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新经济政策实施之中
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4、“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导致沙皇专制“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月革命 B.七月事件 C.十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5、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当时苏俄实行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自由放任政策
6.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 )
A.六月革命 B.巴黎公社运动
C.十月革命 D.二月革命
7.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重工业发展迅速
C.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D.完成农业集体化
8.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 )
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
B.推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
D.调动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9.到1933年,在四年多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上述成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废除农奴制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一五”计划 D.斯大林模式形成
10.“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 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 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
A.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C.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建设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罗斯福新政
12.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段话表明( )
A.苏联准备实行农业集体化 B.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苏联找到了工业化的正确途径 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13.1952年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埃及法鲁克王朝,并在次年建立了埃及共和国。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苏加诺 B.纳赛尔 C.尼赫鲁 D.铁托
14.“力量不是来自身体上的,而是来自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圣雄”甘地的名言。甘地被尊称为印度的“国父”,其主要功绩是( )
A.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B.拒绝向英国殖民者纳税
C.拒绝印巴分治 D.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5.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
A.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B.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C.埃及争得彻底独立 D.运动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
16.《全球通史》中写道:“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接二连三地发生冲突,这些围绕殖民地产生的争端制造了一种不断加剧的紧张气氛。”这种“不断加剧的紧张气氛”最终导致了(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17.辨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退出了一战
B.一战中先后参战的国家达到30多个
C.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一战中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18.1917年7月,俄国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材料旨在表述十月革命爆发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局 D.影响
19.有学者说:“与其说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材料旨在强调( )
A.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B.群众骚乱引发十月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
D.决策者在革命中的引领作用
20.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C.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俄国外交大臣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几乎同样激动地说出了相似的话。德国主张,"我们必须彻底征服法国,使他永远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英国外交官写道:“我们读到的尽是那些一味鼓吹打仗的文章,战争影响到所有的人。"英国、法国认为,“德国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列宁评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护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2)材料二中主宰巴黎和会的是哪些国家?该会议的性质是什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哪一爱国运动?
材料三: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主权的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3)材料三出自什么条约?它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指的是美国的什么政策?第四款的内容主要针对(遏制)的是哪一国家?
(4)这两次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体系?
22.中苏两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但结局迥然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
材料二:苏联的“袖们并没有像罗曼 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这种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材料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材料四: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请指出新时期我党在理论上伟大觉醒的最重大贡献。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不断探索市场的作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请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人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的“三巨头”所操纵着。会议经过五个月之久的激烈争吵,终于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和约还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材料二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整个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材料一中的“三巨头”分别指的是谁?从材料一中反映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2)《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同哪个国家签订的?巴黎和会对中国权益的态度,成为中国什么运动的导火线?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观点的?
答案
1-5DBCAB 6-10DBACC 11-15CDBDB 16-20BCADC
21、(1)态度:激动、渴望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国家:英法美 性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 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3)条约:《九国公约》 会议:华盛顿会议 政策:门户开放 遏制:日本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2、(1)大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足以抵抗经济危机,苏联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计划经济体制的短期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
(2)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
(3)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23、(1)“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实质: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国家:德国。运动:五四运动。
(3)凡尔赛体系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使得各国矛盾加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