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5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复习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小数,会认、读、写小数,也知道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也就是说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让学生学会比较小数大小,还要学会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归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以及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学会熟练地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实际问题。
3.能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1.复习小数 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还记得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吗?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下面的小数你们会读吗? 2.05 读作: 30.6 读作: 11.5 读作: 0.75 读作: 52.60 读作: 师:谁来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呢? 师:在写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3.小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还记得十分之几用小数怎样表示吗? 小结: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4.比较小数大小方法 师:比较1.1,0.9,1.2三个数的大小。 提问: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呢? 师一边讲一边用课件演示一边比较小数方法。 5.一位小数加、减法 师:列竖式计算4.8+5.2,12.4-8.7 提问:我们在做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呢? 6.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师:在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小结:是啊,同学们,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时,在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基础上,思考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不同,解答的过程也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只要你能找到简便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生1: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生2:像0.5、1.80、36.6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 生1:二点零五 。 生2:三十点六。 生3:十一点五。 生4:零点七五 。 生5:五十二点六零。 生:小数从整数部分读起,整数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部分像读电话号码一样,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就可以了。 生: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数字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不能太大);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生:十分之几就是一位小数。 生:1.2>1.1>0.9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生:4.8+5.2=10 12.4-8.7=3.7 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进位加的时候满十向前一位进1;退位减的时候,退1当10,得数的小数点和加数(或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生:我们要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 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小数、比较小数大小方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 综合练习 1.看图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 )米 ( )米 ( )米 ( )米 2.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按规律接着往下写。 (1)1.1,1.2,1.3,1.4,1.5,( ),( ),( )。 (2)0.6,1.2,1.8,2.4,3.0,( ),( ),( )。 4.计算。 3.2- 1.9= 12.6+5.6= 21.5-17.2= 50.5+14.6= 芳芳想买一个蛋糕、一个甜甜圈和一盒牛奶,9元钱够吗? 生1:把1米的尺子分成10份,1分米就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0.1米。 生2:4分米是十分之四米,就是0.4米。 生3:7分米是十分之七米,就是0.7米。 生4:9分米是十分之九米,就是0.9米。 生1:每幅图都被平均分为10份,第一张涂色部分占了十分之七,小数就是0.7,第二张涂色部分占了十分之五,就是0.5,十分之七大于十分之五,所以0.7大于0.5。 生2:第一张涂色部分占了十分之九,就是0.9,第二组涂色部分涂了1整张,第二张又涂了十分之二,十分之二就是0.2,加起来就是1.2,从涂色部分就明显知道0.9小于1.2。 生1:相邻的两个数之间都相差0.1,所以1.5后是1.6,1.7。 生2:相邻的两个数之间都相差0.6,所以3.0加0.6是3.6,3.6加0.6是4.2,4.2加0.6是4.8。 生:1.3。 生:18.2。 生:4.3。 生:65.1。 生:3.8+2.9+2.5=9.2(元) 9.2>9 答:9元钱不够。 呈现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特别是要求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思考怎么做的。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环节三 拓展练习 1.在 里填上小数。 用小数表示,并比较大小。 5分米 2米1分米 8分米 3.下面这几个数,任意选择两个,算出它们的和或差。 0.8 5.6 9 (1)哪种玩具最贵?最贵的比最便宜的玩具贵多少钱? (2)挑选两个你喜欢的玩具需要多少钱? (3)小东有10元钱,买了一辆小汽车后,还可以买哪两个玩具? (4)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每一小格就是0.1。 指生依次回答。 生:5分米=0.5米,2米1分米=2.1米, 8分米=0.8米,2.1>0.8>0.5, 所以2米1分米>8分米>5分米。 生1:0.8+5.6=6.4 生2:5.6+9=14.6 生3:0.8+9=9.8 生4:5.6-0.8=4.8 生5:9-0.8=8.2 生6:9-5.6=3.4 生1:小数大的价钱就最贵,比较小数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从中我们知道机器人最贵,小皮球最便宜。 生2:7.1-1.6 = 5.5(元) 答:机器人最贵,最贵的比最便宜的贵5.5元。 生:5.5+1.6 = 7.1(元) 答:我喜欢的小汽车和皮球一共需要7.1元。 生1:小东有10元钱,买了一辆小汽车后还剩4.5元,看看那两个玩具的价格加起来等于或小于4.5就可以了。 生2:还可以买铃铛和球、喇叭和球。 生:第(4)小题,提一个数学问题,这个题灵活性很大,可以提个加法的,就是选两种玩具,问一共需要多少钱,也可以提个减法的,问谁比谁贵多少钱,或者问谁比谁便宜多少钱。 拓展练习相比综合练习有一定提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进一步了解了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 生2:能熟练地比较出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生3:会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并会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100 练习二十一 第9、11题 通过作业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得以巩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