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课。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了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熟悉了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正方形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正方形的面积。
本节课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与优化;并掌握整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在之前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巩固,深化对知识的认识。本课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把回顾、比较、沟通、整理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建构起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建构稳固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准确地辨认其余的方向;能根据图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熟练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通过复习,能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形成方位感,培养空间观念。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全过程,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复习了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开始复习图形与几何相关的内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出示课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位置与方向(一)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那面积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点击屏幕出示知识点。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这些知识我们都掌握的怎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复习之旅。 2.回顾与整理 (1)位置与方向(一)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是什么? 师:知道了一个方向,怎么知道其他三个方向呢? 如果同学面向东。 教师总结:东对西,南对北。 师:地图通常是按什么绘制的呢? 师:描述物体方位的步骤是什么呢?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看来大家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的很好,那关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我们都掌握的怎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 师:根据图片,你们能说出存车处在校园的什么角,科技楼在校园的什么角吗? 师:那你们知道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是什么呢? 师:根据所示图片,明明从家出发到医院可以怎么走? 师:回答的很好,看来大家对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掌握的都很好,下面我们继续进行下一个课题。 面积 师:根据下面图片,大家说一下什么是面积? 师:说的非常好,那请大家说一下面积与我们学过的周长的区别是什么?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总结:测量较小物体的面积时,常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稍大物体的面积时,常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时,常用平方米作单位。 师:大家知道面积单位之间如何进行换算呢? 师: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师总结:大家回答的很好,进行单位转换时,如果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如果低级单位转换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教师提醒学生: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师:如何计算铺地砖的相关问题? 教师提醒:解题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生2:认识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生3:了解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看图辨别方向。 生1:比较面积的大小。 生2:认识面积单位。 生3:面积间的进率。 生4: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学生说出答案。 生1:同学面向东,背对着的方向是西。 生2:左手指向北方,右手指向南方。 生: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学生相互交流后回答。 生1:选定观察点。 生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观察点周围物体的方位。 生3:用“ 在 的 方位”描述。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存车处在校园的东南角。 生2:科技楼在校园的西南角。 生:以出发地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线路一:从家出发向东北走305米到儿童乐园,再向东南走322米到医院。 生2:线路二:从家出发向西南走271米到学校,再向东北走500米到医院。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说是它们的面积。 学生举手回答。 生1: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生2: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生3:二者不能进行大小比较。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平方厘米,用字母cm2表示,平方分米用字母dm2表示,平方米用字母m2表示。 生: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生: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学生举手回答。 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方法一:地面面积÷每块地砖面积。 生2:方法二:地面长可铺地砖的块×地面宽可铺地的块数。 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具体问题回顾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 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复习与整理的方法,自己阅读教材,回忆、整理有关方向与位置的知识,并做好笔记,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通过总结变得有条理,利于学生掌握,便于学生正确地应用。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学生学会看平面图、路线图,能按照路线图找到一个确切的地点,这不仅仅是掌握了一种知识,更是获得了一种技能,提升了数学素养。 对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计算的方法的掌握是学生比较薄弱的地方,这也是本节复习课的重点。通过总结,让学生体会周长和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根据所求问题不同,让学生对用什么知识解决问题做出判断。 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汇报,梳理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通过问答式的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旧中有新”的复习效果。让学生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环节二 综合练习 1.填空。 (1)36平方米=( )平方分米 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它的面积是( ) 平方分米。 (3)欣欣站在家门口,面向西面,她向左转,面向 ( )面。 2.判断题。 (1)坐在向西行驶的汽车上,发现路边的树木在 向东走。 ( ) (2)以不同学生的家为观测点,所描述的学校的 位置是相同的。 ( ) (3)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70米。 ( ) (4)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正好 相等。 ( ) 3.选择题。 (1)小羊在小狗的西北面,小狗在小羊的( )面。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2)晚上面对北极星,我的右面是( )。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3)在一个长10 cm,宽7 cm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cm2。 A.12 B.21 C.49 D.70 4.看图填空。 (1)小明从学校去图书馆,先向( )到医院,再向( )走到图书馆。 (2)图书馆在学校的( )方向,动物园在学校的( )方向,学校的西南方向是( ),学校的东南方向是( )。 5.一个正方形展示台的边长是90厘米,给它配一块与台面同样大的台布,这块台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它的四周围上一圈胶带,至少需要多长的胶带? 生1:3600;4。 生2:64。 生3:南。 生:√;×;×;×。 生1:C。 生2:A。 生3:B。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西;北。 生2:西北;东北;少年宫;电影院。 生:90厘米=9分米 9×9=81(平方分米) 9×4=36(分米) 答:台布的面积是81平方分米,至少需要36分米长的胶带。 在基础练习中回忆起图形与几何相关单元的知识点,巩固和提升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拓展练习 1.一块绿地面积是160平方米,宽是8米,如果把宽增加到24米,长不变。那么扩大后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画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明明家的厨房地面长3米、宽2米。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厨房地面,需要多少块? 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60÷8=20(米) 20×24=480(平方米) 答:那么扩大后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80平方米。 生:3×2=6(平方米) 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 600÷4=150(块) 答:需要150块。 生:9×5=45(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 拓展练习相比综合练习有一定提升,让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内情况下可以解决一下生活中简单问题。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在平面图上辨认八个方向。 生2:了解简单的线路图。 生3: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生4:会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引导学生总结已学知识,让学生在小结中逐步发现学法、总结学法、善用学法。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112第6、7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