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易错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易错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1 07:4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易错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在计算432×35的时候,4×5表示( )。
A.4×5 B.40×5 C.400×5 D.400×50
2.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
A.24000 B.2400 C.240 D.24
3.王叔叔是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下表是他四次骑行的情况。
骑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骑行时间 30分 2小时 40分 2小时
骑行路程 6千米 22千米 6千米 20千米
在这四次骑行中,骑行速度最快的是第(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4.国庆节,公园里要摆大大小小28个花坛,最大的花坛需要215盆花,最小的花坛需要195盆花。公园里的花坛可能需要( )盆花。
A.5700 B.1000 C.1425 D.3570
5.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6小时行驶( )千米。
A.60 B.360 C.540 D.1080
6.图书馆新购入34套《格林童话》,每套售价109元,可列竖式计算,竖式中箭头所指表示( )。
A.3套《格林童话》是327元 B.30套《格林童话》是327元
C.30套《格林童话》是3270元 D.34套《格林童话》是3270元
二、填空题
7.一架飞机的速度是750千米/时,这架飞机3小时可以飞行( )千米。
8.700×40的积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9.两个因数的积是1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是( )。
10.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cm2,长是6cm,如果宽不变,长扩大2倍,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cm2。
1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或“=”。
303003000( )330000003 100000000( )99999999
750×38( )75×380 178×48( )10000
12.体校需要添置24双球鞋,球鞋的单价是127元,总价是多少钱?列式如下:
13.在计算280×24-18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如果想把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减法,算式应改为( )。
14.装满一盒回形针有125个,下边是计算34盒回形针个数的竖式。观察竖式,30盒有( )个回形针,500个回形针可以装满( )盒。
三、判断题
15.如果因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
16.计算170×40时,可以先算17×4,再在积的末尾添加两个0。( )
17.电器商场,步步高点读机每个198元,一共卖了19个,那么总收入不会超过4000元,也不会低于3800元。( )
18.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9900。( )
19.一列动车的速度是330千米/小时,它一昼夜行驶7920千米。(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90×70= 20×800= 32×10= 56÷4=
25×40= 18×200= 12×5= 3×900=
21.列竖式计算。
140×23= 540×60= 321×19=
208×35= 820×14= 80×605=
22.脱式计算。
(603-457)×34 38×3×68 468÷2÷6
五、解答题
2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驶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到乙地还需要12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4.刘老师要买42个同一类型的鼠标,她带了3000元钱,可以买哪一种?还剩多少钱?
A牌:120元/个 B牌:85元/个 C牌:65元/个
25.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动物园有2头大象,饲养员准备了10吨食物,够这2头大象吃20天吗?
26.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人民医院购买了500套防护服,每套防护服82元,购买这些防护服带40000元钱够吗?
27.光明小学要举办运动会了,四年级1班准备用1000元购买这款班服,够买吗?
参考答案:
1.C
【分析】432×35,432中的4在百位上,表示4个百,即400;35中的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即5;所以,4×5表示400×5,据此解答。
【详解】432×35,432中的4在百位上,表示4个百,即400;35中的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即5,所以,在计算432×35的时候,4×5表示400×5。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2.B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那么积不变。
【详解】240×10=240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A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依此分别计算出每次骑行速度,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1小时=60分钟,依此计算并比较。
【详解】1小时=60分,2个30分是60分,6×2=12(千米),即第一次每小时骑行12千米。
22÷2=11(千米/时),即第二次每小时骑行11千米。
第一次30分钟骑行6千米,第三次40分钟骑行6千米,即第一次的骑行速度>第三次的骑行速度。
20÷2=10(千米/时),即第四次每小时骑行10千米。
12>11>10,由此可知,第一次骑行的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用最大、最小的花坛需要花的盆数乘花坛的总个数,依此计算出花坛有花的盆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215×28=6020(盆)
195×28=5460(盆)
A.5460盆<5700盆<6020盆,因此满足。
B.1000盆<5460盆,因此不满足。
C.1425盆<5460盆,因此不满足。
D.3570盆<5460盆,因此不满足。
由此可知,公园里的花坛可能需要5700盆花。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分析】根据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先求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再利用速度乘时间求出6小时行驶的路程。
【详解】180÷3=60(千米)
60×6=360(千米)
6小时行驶360千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6.C
【分析】箭头所指的数“327”,即3270,是由109和3个十相乘所得,表示30套《格林童话》是3270元;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竖式中箭头所指表示30套《格林童话》是327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运用及竖式计算的算理。明确各步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250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即可求出这架飞机3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详解】750×3=2250(千米)
所以,这架飞机3小时可以飞行2250千米。
【点睛】正确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五 万
【分析】先计算出750×40求出积,再根据积得出积的位数和最高位是什么,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700×40=28000,28000是五位数,所以700×40的积是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
【点睛】解决本题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积,然后再进一步求解。
9.800
【分析】在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不为0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就乘几;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160×5=800,即两个因数的积是1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是800。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20
【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结合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其长扩大2倍,宽不变,则面积也扩大2倍,据此解答。
【详解】10×2=20(cm2)
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20cm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不用计算长方形的宽,会使计算变复杂。
11. < > = <
【分析】(1)、(2)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一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
(3)在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不为0时,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的大小不变。
(4)先计算出178×48的积,然后再比较。
【详解】(1)303003000与330000003位数相同,亿位上的数都是3,千万位上的数0<3,即303003000<330000003。
(2)100000000是九位数,99999999是八位数,即100000000>99999999。
(3)750×38=(750÷10)×(38×10)=75×380。
(4)178×48=8544,178×48<10000。
【点睛】此题考查了大数的比较,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12.20;2540
【分析】三位数与两位相乘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 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在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详解】箭头所指的“254”实际上是“2540”,是24十位上的“2”,也就是20乘17的积,表示买20双鞋需要2540元。
【点睛】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灵活应用。
13. 乘 减 280×(24-18)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可知,在计算280×24-18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为先算减法,添加小括号即可。
【详解】280×24-18
=6720-18
=6702
280×(24-18)
=280×6
=1680
在计算280×24-18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如果想把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减法,算式应改为280×(24-18)。
【点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注意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
14. 3750 4
【分析】一盒回形针的个数×装满的盒数=回形针的总个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填空。
【详解】125×30=3750(个),即30盒有3750个回形针。
125×4=500(个),即500个回形针可以装满4盒。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因数中间有0,假设这两个数分别是101与5或者205与23,分别求出他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01×5=505,505中间有1个0;
205×23=4715,4715的中间没有0;
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这样的问题。
16.√
【分析】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计算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详解】170×40=6800
计算170×40时,可以先算17×4,再在积的末尾添加两个0,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因此用198乘19,计算时采用估算法计算;将198元估成200元,将19个估成20个再计算;也可以直接将198元估成200元再计算。
【详解】198元≈200元;19个≈20个
200×20=4000(元),198×19≈4000(元)
198元<200元,19个<20个,即198×19<4000元;
198元≈200元;200×19=3800(元),即198×19≈3800(元)
198元<200元,即198×19<3800元;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最大三位数是999,最大两位数是10,然后相乘即可解答。
【详解】999×10=999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首先要清楚最大三位数和最大两位数是多少,再作进一步解答。
19.√
【分析】一昼夜有24小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计算出这列动车一昼夜行驶的路程,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一昼夜有24小时。
330×24=7920(千米)
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计算。
20.6300;16000;320;14
1000;3600;60;2700
【详解】略
21.3220;3220;6099
7280;11480;484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像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140×23=3220 540×60=32400 321×19=6099

208×35=7280 820×14=11480 80×605=48400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2.4964;7752;39
【分析】(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详解】(603-457)×34
=146×34
=4964
38×3×68
=114×68
=7752
468÷2÷6
=234÷6
=39
23.1050千米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这辆汽车的速度。这辆汽车一共行驶了(2+12)小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这辆汽车的速度乘行驶时间,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
【详解】150÷2×(2+12)
=150÷2×14
=75×14
=105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105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求出这辆汽车的速度。
24.C牌;270元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数量为42个,依此分别计算出同一种品牌的鼠标,买42个的总钱数,然后再比较即可。剩下的钱数=带的钱数-买42个鼠标的总钱数,依此计算。
【详解】120×42=5040(元),5040元>3000元;
85×42=3570(元),3570元>3000元;
65×42=2730(元),2730元<3000元;即可以买C牌的鼠标
3000-2730=270(元)
答:可以买C牌的鼠标,还剩27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不够
【分析】用一头大象一天吃食物重量乘大象数量,求出这些大象一天吃食物重量,再乘天数,求出这些大象一共吃食物重量,再与准备的食物重量比较大小。
【详解】350×2×20
=700×20
=14000(千克)
14000千克=14吨
14吨>10吨
答:这些食物不够这2头大象吃20天。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吃食物总重量。比较吃食物总重量与准备食物重量的大小时,要先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26.不够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购买防护服的套数乘每套防护服的价格,求出购买防护服需要的总钱数,再与40000元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82×500=41000(元)
41000>40000
答:购买这些防护服带40000元钱不够。
【点睛】求出购买防护服需要的总钱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够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四年级1班的人数乘每件的价钱,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班服的总价,再判断是否符合团购优惠条件,如果符合,用总价减去团购优惠的100元,再判断1000元够不够,即可解题。
【详解】36×28=1008(元)
1008>1000,符合团购优惠活动
1008-100=908(元)
908元<1000元
答:四年级1班准备用1000元购买这款班服,够买。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