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易错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比较下图中的两根铁丝,选项( )是正确的。
A.第①根长 B.第②根长 C.一样长
2.黑板的长度大约是( )。
A.4米 B.20厘米 C.12米
3.读书时,眼睛与书本大约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 )
A.3厘米 B.3毫米 C.3分米
4.红丝带长4分米,黄丝带长38厘米,蓝丝带长410毫米。这三条丝带相比,( )丝带最长。
A.红 B.黄 C.蓝
5.儿童乐园规定:身高120厘米以下的小朋友免门票,身高120-150厘米的小朋友半票,身高超过150厘米的小朋友全票。欢欢身高14分米,他该怎么买票呢?( )
A.免票 B.半票 C.全票
6.王老师奖励小明5本笔记本,每本笔记本厚约6毫米,如果将它们摞在一起,那么大约厚( )厘米。
A.30 B.300 C.3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场电影约2( ) 10张纸大约厚1( )
脉搏跳动70下大约要1( ) 乒乓球桌高76( )
8.
这根木条长( )毫米,大约是( )厘米。
9.在括号里填“>”“<”或“=”。
8880( )8808 120秒( )2时 3厘米6毫米( )36毫米
10.10粒芝麻排成一行长约2厘米,100粒这样的芝麻排成一行约长( )分米,1000粒这样的芝麻排成一行约长( )米。
11.量出下面图形指定边的长度,并标出来。
12.学校举行参加跳远比赛,请你把他们名字写在领奖台上。
小明:跳了175厘米
小刚:跳了1米6分米
小军:跳了20分米
13.找规律填数。
(1)7300,7100,( ),6700。
(2)3厘米8毫米,3厘米9毫米,( ),( )。
14.在直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6”的长度是( )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12”的长度是( )厘米。
三、判断题
15.量马的身高用毫米作单位。( )
16.一张床长20分米。( )
17.从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厚度大约是1毫米。( )
18.所有的线段都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
19.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四、计算题
20.口算。
550-200= 5×7= 56÷8= 300+90=
700+60= 42÷9= 1000-800= 790-90=
72÷9= 8+3000= 3080-80= 7×8=
35÷8= 800+60= 900-500= 49÷7=
21.列竖式计算。
26÷5= 63÷7= 45÷8= 50÷7=
五、解答题
22.把一条彩带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一共剪了5次。这条彩带原来长多少分米?
23.豆豆和宁宁分别用一根红绳和一根绿绳量一张课桌的长度,红绳长9厘米,绿绳长8厘米。
(1)豆豆用红绳量这张课桌的长,大约需要量8次。这张课桌的长大约是多少厘米?是多少毫米?
(2)宁宁用绿绳量这张课桌的长,大约需要量几次?
24.中国结是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代表着团结、幸福和平安。编一个中国结要用6分米的红绳,2米长的红绳最多可以编多少个这样的中国结?
25.中国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如下图是一套精装版四大名著,总厚度是2分米,平均每本厚多少厘米?
26.妈妈要在安安的房间放一个组合书柜,量得房间的宽是3米,根据这个宽购买下面的书柜,放得下吗?
参考答案:
1.A
【分析】先分别测量①和②两根铁丝的长度,然后比较大小,大的就长,小的就短,据此解答。
【详解】第①根铁丝长6厘米5毫米,第②根铁丝长6厘米,所以第①根铁丝长。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厘米和毫米的认识。重点掌握测量长度的准确性。
2.A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答案即可。
【详解】A.4米符合题意;
B.20厘米太短,不符合题意;
C.12米太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米和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实际的了解。
3.C
【分析】3分米也就是30厘米,读书时,眼睛与书本大约应该保持这个距离比较合适;
3厘米是很近的距离,读书时,眼睛与书本在这个距离,对眼睛不好;
3毫米的距离,几乎是把眼睛贴着书,这是不合理的。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读书时,眼睛与书本大约应该保持3分米的距离。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4.C
【分析】先根据“1分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来换算单位,再比较长短,即可知道答案。
【详解】4分米=400毫米,38厘米=380毫米;
故,410毫米>400毫米>380毫米;
即,410毫米>4分米>38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及比较,要熟悉它们之间的进率。
5.B
【分析】先把欢欢的身高换算成用厘米做单位,再找出欢欢的身高是属于哪个身高范围的,找出相应答案,即可解答。
【详解】14分米=140厘米,即欢欢的身高属于120-150厘米的范围,故他买半票即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认识及换算,关键是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6.C
【解析】略
7. 时 毫米##mm 分 厘米##cm
【分析】要表示较长的时间时,一般用时做单位;如:一场电影约2时。
要表示较短的时间时,一般用分或秒做单位;如:脉搏跳动70下大约要1分。
要表示很薄的厚度时,一般用毫米单位;如:10张纸大约厚1毫米。
要表示桌椅的高度时,一般用分米或厘米单位;如: 乒乓球桌高76厘米。
【详解】一场电影约2时; 10张纸大约厚1毫米;
脉搏跳动70下大约要1分;乒乓球桌高76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时间单位及长度单位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
8. 68 7
【分析】先用测量结束刻度减去开始测量刻度,算出的结果就是这根木条的长度。
再看看这根木条的长度接近哪个整十数,找出来,然后换算即可。
【详解】88-20=68(毫米)
68毫米接近70毫米,70毫米=7厘米,
也就是大约7厘米;
故,这根木条长68毫米,大约是7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测量,要熟练掌握测量的方法。
9. > < =
【分析】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含有单位的比较大小,先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大小。
【详解】8880>8808;
1时=3600秒,故,120秒<2时;
3厘米=30毫米,故,3厘米6毫米=36毫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要熟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10. 2 2
【分析】100里面有10个10,且10粒芝麻排成一行长约2厘米;故,100粒这样的芝麻排成一行约有10个2厘米那么长,10个2厘米也就是2分米;
1000里面有10个100,且100粒芝麻排成一行长约2分米;故,1000粒这样的芝麻排成一行约有10个2分米那么长,10个2分米也就是2米;据此填空。
【详解】由题意得:
10粒芝麻排成一行长约2厘米,100粒这样的芝麻排成一行约长2分米,1000粒这样的芝麻排成一行约长2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认识及应用,要熟练掌握。
11.见详解
【分析】测量时,先找准指定的边,然后用尺子的0刻度对准边的一端,再看看这条边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刻度是多少,写在相应的括号里即可,要注意两个图形所用的单位不一样。
【详解】由题意得: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指定边长的测量,注意测量方法。
12.见详解
【分析】把小明、小刚、小军跳的高度化成相同单位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排列,即可确定他们的名次。
【详解】1米6分米=160厘米,20分米=200厘米
200厘米>175厘米>160厘米
即小军第1名,小明第2名,小刚第3名。
【点睛】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化成什么单位要灵活掌握。
13.(1)6900
(2) 4厘米 4厘米1毫米
【分析】第(1)题相邻的两个数从左往右依次减去200;
第(2)题相邻的长度从左往右依次增加1毫米。
(1)
由分析可列式:7100-200=6900,填6900。
(2)
由分析可列式:3厘米9毫米+1毫米=3厘米10毫米=4厘米;下一个长度是4厘米1毫米。
【点睛】找到题中相邻数量间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6 10
【解析】略
15.×
【分析】马的身高属于较高的高度,用米或者分米或者厘米来作单位,比较合适;
而毫米表示很薄或者很短的物体;据此判断。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量马的身高用毫米作单位,此说法不对;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16.√
【分析】20分米=2米,一般的床长2米是合理的,故原题说法正确。
【详解】由题意得:
一张床长20分米,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认识,结合生活经验来判断。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从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厚度大约是1毫米,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联系生活实际来做。
18.√
【详解】略
19.×
【分析】常见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其中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厘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不是所有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例如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350;35;7;390
760;4……6;200;700
8;3008;3000;56
4……3;860;400;7
【详解】略
21.5……1;9 ;5……5 ;7……1(竖式略)
【详解】略
22.3分米
【分析】一条彩带,一共剪了5次,会剪出6段,每段5厘米长,求这条彩带原来有多长;也就是求6个5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
【详解】5+1=6(段)
5×6=30(厘米)
30厘米=3分米
答:这条彩带原来长3分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及单位换算,要仔细分析,这是一道易错题。
23.(1)72厘米;720毫米
(2)9次
【详解】(1)9×8=72(厘米)
72厘米=720毫米
答:这张课桌的长大约是72厘米,是720毫米。
(2)72÷8=9(次)
答:大约需要量9次。
24.3个
【详解】2米=20分米
20÷6=3(个)……2(分米)
答:2米长的红绳最多可以编3个这样的中国结。
25.5厘米
【解析】略
26.放不下
【详解】4+12+16=32(分米)
32分米>3米
答:放不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