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盛唐气象
1.(2022春·广东湛江·七年级统考期末)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022春·广东湛江·七年级校考期末)唐朝在中央工部之下设有水部司,“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凡舟楫溉灌之利,咸总而举之”。据史载,在唐前期130多年中,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由此可见,唐朝( )
A.中央集权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 B.重视水利推动农业增产
C.边疆地区进一步巩固发展 D.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3.(2022春·广东惠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波斯湾著名港口尸罗夫港(位于今伊朗布什尔省)发现的陶瓷中,长沙窑外销瓷格外引人注目。印尼海域打捞出的“黑石号”沉船上装载有6万多件文物,大都是具有西亚风格的唐朝瓷器,这些瓷器应该是阿拉伯人在唐朝定制的。由此可见( )
A.从事制瓷业的阿拉伯人多 B.唐代制瓷水平达到顶峰
C.唐朝尊重和包容外来文化 D.唐朝时的海外贸易发达
4.(2022春·广东梅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A.商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5.(2022春·广东肇庆·七年级德庆县德城中学校考期末)《旧唐书·崔融传》中记载:“天下诸津(指码头),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材料反映的景况是()
A.海外交通发达 B.商品交流繁盛
C.中外交往密切 D.社会风气开放
6.(2022春·广东广州·七年级校考期末)1999年,在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件中国瓷器,包括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等。瓷器种类多样,部分瓷器的形制、图案、色彩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这一考古发现可以说明( )
①唐代制瓷业规模大,行销范围广 ②景德镇已成为唐代制瓷业中心
③青瓷、白瓷是唐朝瓷器的代表 ④唐代瓷器风格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2春·广东深圳·七年级校联考期末)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是一件珍贵的藏品。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
A.边疆巩固 B.国力强盛 C.民族融合 D.重文轻武
8.(2022春·广东广州·七年级秀全中学校考期末)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件大食人俑,唐,高28厘米。俑头戴尖顶折沿帽,长脸,深目高鼻,满鬓胡须,其形象与《新唐书》卷二三八中记载的大食“男子鼻高,黑而髯”相吻合。俑身穿右衽衣,腰中系带,足登长筒靴,肩背行囊,手执水壶,身体前倾,作行进状。这件陶俑折射出唐朝( )
A.唐朝与印度有着经济社会交往
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C.唐朝制陶等手工业、制造业比较发达
D.唐朝文学艺术繁荣
9.(2022春·广东广州·七年级华南师大附中校考期末)汉代陶俑中,骆驼形象较为少见;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陶俑极为流行,且多以驮载货物的形象出现。这一变化说明( )
A.制陶技术领先世界 B.丝绸之路日益兴盛 C.胡汉观念逐渐消失 D.艺术作品气势恢宏
10.(2022春·广东东莞·七年级东莞市长安培英初级中学校考期末)如下图相传为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A.通过互派使者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凭先进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D.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
11.(2022春·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12.(2022春·广东惠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据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不但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奇珍异宝、服装家具、烹饪食材等等作为嫁妆,更有携带着诗书礼乐、医疗器械、农具良种的学者、乐师、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简直就是庞大的文化代表团和扶贫工作队。这反映了( )
A.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管辖 B.唐与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唐朝时期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D.唐朝时期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
13.(2022春·广东广州·七年级华南师大附中校考期末)唐代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和亲”,这些“和亲”都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朝提出请求,并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该现象
A.实现了唐朝边疆的完全统一 B.根本上解决了唐朝的民族矛盾
C.反映了唐先进文明的向心力 D.避免了唐朝和少数民族的战争
14.(2022春·广东广州·七年级广州市南武中学校考期末)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唐朝形势图,可以用来了解唐朝的
①行政中心 ②思想政策 ③疆域四至 ④科技发展 ⑤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15.(2022春·广东深圳·七年级校联考期末)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少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赧na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
C.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
16.(2022春·广东清远·七年级统考期末)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羽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诗人辈出,才华横溢
C.对外开放,兼容并包 D.科举制度,诗赋取士
17.(2022春·广东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有的唐诗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有的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有的抒发离愁别恨,有的描绘田园山水、边疆风光,有的倾诉个人抱负遭遇,有的一展宏图大志……。这表明唐诗
A.数量众多 B.内容丰富 C.形式多样 D.影响深远
18.(2022春·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元禛
19.(2022春·广东湛江·七年级统考期末)出土的唐代雕塑造型丰满健壮、雍容大度,具有浪漫豪放的气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融合中国传统的剑舞与西域舞蹈之精髓,创造出《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作品,广受好评。这反映出唐代( )
A.艺术成就高于周边地区 B.中原对西域文化输出频繁
C.具有开放而自信的气度 D.体育运动成为百姓的追求
20.(2022春·广东东莞·七年级校考期末)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民族与国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的大理崇圣寺三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三塔建筑风格类似于唐都长安城的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
(1)“南诏”政权是今天哪两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建立的?三塔与小雁塔风格相似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申东城《隋唐史话》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时期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四 “新罗与唐朝一向保持友好关系。……新罗人张保皋、郑年二人都有勇力,在唐禁军中做小军官。……日本大规模吸收汉文化是在唐朝。据史书所载,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次总有留学生、学问僧多人附使船同来中国。……唐与天竺诸国,聘使常有往来,到唐玄宗时次数最多。”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4)从材料四中可以得出唐朝对外交往有何特点?请列举一个唐朝对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
21.(2022春·广东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存的证明,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等。
组图一: 唐代乐舞伎俑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 唐三彩女坐俑 (河南博物院藏) 组图二: 《弈棋仕女图》(局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魏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材料二:传统就是古板?传统文化就是老一套?错!关键是用什么表现形式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被受众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接受。2021年河南春晚有一个叫《唐宫夜宴》的节目突然“出圈”。作品讲述的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设宴,一群体态丰腴的小妮们赴宴表演途中发生的趣事。节目主创陈琳和团队成员每年都到博物馆采风。当在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看到唐三彩乐舞俑生动的舞蹈形象后,她开始思考:如果舞蹈能赋予唐乐舞俑灵魂,她们会带领现代人看到一个怎样的大唐?——摘编自河北青年报:《是谁复活了这群“唐朝小胖妞”?》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组图一和组图二的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唐代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心目中的“大唐”具有什么样的风采,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复活”中华传统文化。
22.(2022春·广东广州·七年级华南师大附中校考期末)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________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武则天对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探究三文化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启示篇
(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图片①②③④分别是宋代出现的插秧工具秧马、唐朝出现的新型耕犁曲辕犁、唐朝出现的灌溉工具筒车、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楼车,因此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②③,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唐朝在中央工部之下设有水部司”中“水部司”是掌管水利工程的机构,“凡舟楫溉灌之利,咸总而举之”说明唐朝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舟楫溉灌”与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有关,“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说明大量水利工程推动农业发展和农业增产,B项正确;题干重点强调的不是政治制度完善,而是强调大量水利工程建设,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边疆地区,排除C项;兴修水利工程与农业生产技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波斯湾……发现的陶瓷中,长沙窑外销瓷……印尼海域……大都是具有西亚风格的唐朝瓷器……在唐朝定制的”可知,材料说明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商品可以远销印尼、波斯湾地区,D项正确;从事制瓷业的阿拉伯人,与材料“这些瓷器应该是阿拉伯人在唐朝定制的”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唐代制瓷水平达到顶峰,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海外贸易发达,不是尊重和包容外来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依据题干“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北方邢窑盛产白瓷,南方越窑产青瓷,所以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唐朝,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5.B
【详解】材料“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反映了唐朝商业贸易繁荣,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业活动是海外贸易,无法体现海外交通发达,也无法体现中外交往密切,排除A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社会风气开放,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材料“7万件中国瓷器”“在印尼海域发现……唐代沉船”说明唐代制瓷业规模大,行销范围广;材料“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代,青瓷、白瓷都较为典型;材料“部分瓷器……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说明唐代瓷器风格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所以,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景德镇在明朝时成为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所产的青花瓷,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②不符合史实,排除所有含②的选项。故本题选C。
7.C
【详解】材料关于这个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的介绍中涉及众多胡人,说明当时民族融合,具有兼容并包的社会特征,C项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边疆巩固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唐朝的国力大小问题,排除B项;重文轻武政策是在宋朝时期推行的,排除D。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唐朝大食人俑表情生动,动作形象,说明唐朝制陶等手工业、制造业比较发达,即说明唐朝制陶等手工业、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C项正确;唐朝称阿拉伯国家为大食,称印度为天竺,此人俑印证唐朝与阿拉伯地区有着经济社会交往,而不是体现与印度的交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关系的信息,主要体现了唐朝手工业发展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唐朝的文学艺术,无法得出唐朝文学艺术繁荣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骆驼是沙漠之船,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运力。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中西进行了文化交流,到了唐代,国家的统一和强盛,使丝绸之路比唐代更加兴盛,这反映到陶俑中,就是,汉代陶俑中,骆驼形象较为少见;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陶俑极为流行,且多以驮载货物的形象出现,B项正确;只说了中国的制陶技术,没说世界制陶技术,体现不出制陶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当时胡汉观念相对淡漠,但没有逐渐消失,排除C项;以骆驼为题材的陶俑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精致,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表现的是吐蕃使者来唐朝求娶文成公主的故事,反映了唐朝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C项正确;“互派使者”无法体现,排除A项;吐蕃是向唐朝求娶文成公主,并不是唐朝通过和亲手段加强对边疆的管辖,排除B项;图示内容反映的不是册封,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唐太宗”,结合课本所学,唐朝时期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汉藏交往的基础。A项符合题意;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B项不合题意;1727年清朝雍正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C项不合题意;清朝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2.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文成公主进藏时,不但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奇珍异宝、服装家具、烹饪食材等等作为嫁妆,更有携带着诗书礼乐、医疗器械、农具良种的学者、乐师、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简直就是庞大的文化代表团和扶贫工作队”可知,有经济,有文化,反映了唐与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民族关系,不是西藏归属、精神风貌、外交政策,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3.C
【详解】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朝提出请求,并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体现出唐先进文明的向心力,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出的是民族关系,不是对于边疆地区的统一,排除A项;和亲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唐朝的民族矛盾,排除B项;和亲只是对部分少数民族,唐朝依然存在与少数民族战争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唐朝的行政中心是长安,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和赤尾屿,南包南海诸岛,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岸,唐朝和边疆各族的民族关融洽,①③⑤符合题意,D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思想政策 、科技发展,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仙”,故D符合题意;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故A不符合题意;李白《秋浦歌》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故BC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
16.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可知,严羽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科举制度,诗赋取士,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排除A项;诗人辈出,才华横溢这是唐朝诗歌繁荣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开放,兼容并包,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诗涉及“祖国大好河山、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等”,可见,唐诗内容丰富,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唐诗的数量,故A不符合题意;唐诗的形式多样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唐诗的影响深远,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B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B符合题意;李白的是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享有“诗仙”的美誉,A排除;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C排除;元禛 与“诗史”不符,D排除。故选择B。
19.C
【详解】公孙大娘的舞蹈中融合了外来元素,而且受到民众的欢迎,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开放,对待外来文化持兼容并包的态度,是开放而自信的气度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体现唐朝艺术的开放和自信,不能说明唐朝艺术成就高于周边地区,排除B项;材料体现唐朝艺术的开放和自信,不能说明中原对西域文化输出频繁,排除B项;材料体现唐朝艺术的开放和自信,不能说明体育运动成为百姓的追求,排除D项。故选C项。
20.(1)彝族和白族;说明唐朝的建筑文化影响了南诏的文化。
(2)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3)文成公主入藏;意义: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汉藏两族的关系。
(4)特点:对外交往频繁;列举: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详解】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一中的“南诏王劝丰祐时期”以及已学知识可知南诏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原为六个比较大的部落,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叫做六诏,其最南一部称南诏。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合并了其它五诏。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政策相公的准确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的准确理解,材料二的大意为: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成公主入藏相公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可知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的对外交流相公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新罗与唐朝一向保持友好关系”“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唐与天竺诸国”等信息可以得出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如有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21.(1)图一属于实物史料;图二属于文献史料。
(2)历史信息:展现了唐代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艺术;体现当时崇尚丰腴之美;当时的陶瓷器 生产水平较高(或者: 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开放的社会风气;民族交融加强。
(3)风采:经济高度繁荣景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如曲辕犁和筒车,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
(4)认识:加强对古代文物的研究和挖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紧跟时代潮流;结合现代人的需要进行创新。
【解析】(1)
根据材料“唐代乐舞伎俑”得出图一属于实物史料;根据材料“《弈棋仕女图》”可知图二属于文献史料。
(2)
历史信息:根据材料一中的“唐代乐舞伎俑”得出展现了唐代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艺术;根据材料“一群体态丰腴的小妮们赴宴表演途中发生的趣事”得出体现当时崇尚丰腴之美;根据材料“唐三彩乐舞俑生动的舞蹈形象”得出当时的陶瓷器生产水平较高(或者: 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根据材料“《魏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得出开放的社会风气;结合所学得出民族交融加强。
(3)
风采: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唐朝经济高度繁荣景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举例如曲辕犁和筒车,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
(4)
认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加强对古代文物的研究和挖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紧跟时代潮流;结合现代人的需要进行创新等角度“复活”中华传统文化。。
22.(1)科举制。创立了殿试。
(2)曲辕犁、筒车。
(3)唐诗。
(4)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先进科技;重视文化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等。
【详解】(1)制度: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获得的。
创新:根据所学可知,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列举:根据所学可知,唐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筒车,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3)文学形式:根据材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及所学可知,李白、白居易均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唐诗是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
(4)启示: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先进科技,重视文化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等角度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