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长方体(一)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展开图不中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2.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已知每个长方体的面积是120平方米,那么原正方体的面积是( )平方米.
A.120 B.182 C.35 D.180
3.下面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个面的总面积
B.前面、上面、左面的面积之和
C.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D.上面、前面、左面三个面面积和的2倍
4.用3个棱长为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如图)。这个立方体图形的表面积比原来3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 )。
A.2 B.4 C.6 D.8
5.用三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800 B.1600 C.1400 D.1200
6.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下面不正确算式是( )。
A.(18×2+2×2+18×2)×2 B.18×2×4+2×2×2
C.(18×4+2×2)×2 D.18×2×2+18×2×2+2×2×2
二、填空题
7.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个顶点,( )条棱。
8.如图,将一张纸对折再对折,把对折的角剪下,纸上有一个洞,如果将一张纸对折4次,把对折的角剪下,纸上有( )个洞。(可以动手试一试哦!)
9.用做一个,“2”的对面是“( )”,“3”的对面是“( )”。
10.如下,3个棱长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如图所示,制作一个长方体通风管,长为1.2米,横截面是边长0.3米的正方形,则此通风管的表面积为( )平方米。
12.有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正好围成一个长、宽、高的长方体框架,另一根正好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 )。
13.把一个长方体的高缩短3厘米后,它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60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高是( )厘米,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把一个、宽、高的长方体分成两个小长方体,有下面三种分法。第( )种分法表面积增加的最多,最多增加( )。
三、判断题
15.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
16.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17.3个相同的正方体放在墙角处,至少有9个面露在外面。( )
18.一个长方体里最多有4个面相等。( )
19.把一个表面积是36cm2的正方体正放在桌面、所占的面积是6cm2。( )
四、图形计算
20.求下列图形的棱长之和与表面积。(单位:)
21.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单位:cm)
五、解答题
22.把两块棱长5厘米的立方体的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3.做一个棱长5分米的正方体无盖玻璃鱼缸,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
24.一种长方体的广告灯箱,框架由铝合金条制成的,各个面由灯箱布围成。
(1)制作一个这样的广告灯箱,至少要铝合金条多少分米?
(2)做一个这样的灯箱需要灯箱布多少平方分米?
25.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6.张叔叔计划粘贴一个无盖的玻璃鱼缸。现有下面几种玻璃。(单位:cm)
(1)要想粘贴这个玻璃鱼缸,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__玻璃。(填序号)
(2)将这个鱼缸放在桌面上,所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接头处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1.C
【分析】利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141”“222”“132”“33”的基本形态选择即可。
【详解】A. 属于“222”型的,可以拼成正方体。
B. 属于“132”型的,可以拼成正方体。
C. 不符合正方体展开图的任何一种情况,不可以拼成正方体。
D. 属于“33”型的,可以拼成正方体。
故选择: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的知识点,熟悉正方体的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
2.D
【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20×2=240平方厘米,又因一个正方体分成2个长方体,增加两个面均为原正方体的一个小正形面积,则240平方厘米即为原正方体的表面积的8个面的面积,于是就能求出1个面的面积,进而求出原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据分析可知:
120×2÷(6+2)×6,
=240÷8×6,
=30×6,
=180(平方厘米);
答:原正方体的面积是180平方厘米.
故选D.
点评:明确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横截面的面积,求出原正方体的1个面的面积,即可完成本题.
3.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它的6个面的总面积.据此判断即可.
解:根据分析可知:下面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前面、上面、左面的面积之和.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
4.B
【分析】由图可知:搭成的立体图形比来3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4个正方形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再乘4即可。
【详解】1×1×4=4(cm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切拼,理清减少的面的个数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三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减少了正方体的4个面的面积,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6×3-4=14个正方体面的面积之和,据此解答。
【详解】10×10×14=140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切拼,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正方体4个面的面积。
6.C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即(长×宽+长×高+宽×高)×2,把数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A.(18×2+18×2+2×2)×2根据公式列出的式子,是正确的;
B.18×2×4+2×2×2表示4个长1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的面积和2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加和,符合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C.(18×4+2×2)×2这个长方体里没有4厘米为边长的面,不符合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D.18×2×2+18×2×2+2×2×2表示2个长1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的面积再加上2个长1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的面积和2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加和,符合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计算,熟练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7. 6##六 8##八 12##十二
【分析】长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有6个面。每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按长度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3、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4、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垂直。
正方体的特征:1、正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2、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面积相等。
【详解】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可知,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8.4
【分析】对折1次纸分成21份,4次以后,纸被分成24;在角上剪一刀,纸上洞的个数为24-2=22个,依此即可求解。
【详解】由分析可知,如果将一张纸对折4次,把对折的角剪下,纸上有24-2=22=4个洞
【点睛】此题考查了剪纸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9. 4 5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后的关系:展开图中,中间隔着一个正方形的两个面,折叠后,就是相对的面(比如:“2”和“4”中间隔着一个“3”,“2”的对面是“4”;“3”和“5”中间隔着一个“4”,“3”的对面是“5”)。
【详解】由题意得:
用 做一个 ,“2”的对面是“4”,“3”的对面是“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0.7
【分析】如图所示,共有3个正方体,从上面看,能看到3个面,从正面看,能看到2个面,从右面看,能看到2个面,这样共能够看到7个面,正方体的棱长已知,于是就可以求出露在外面的面积。
【详解】如图所示,共有3个正方体,露在外面7个面
露在外面的面积:
1×1×7
=1×7
=7(平方厘米)
露在外面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
【点睛】数清楚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44
【分析】求长方体通风管的表面积就是求这个通风管的侧面积;根据长方体的侧面积公式:底面周长×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0.3×4×1.2
=1.2×1.2
=1.44(平方米)
【点睛】利用长方体侧面积的表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12.5
【分析】根据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棱长总和=(长+宽+高)×4,代入数据,求出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两根铁丝的长度一样,正方体的棱长总和=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棱长总和=棱长×12,棱长=棱长总和÷1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9+4+2)×4÷12
=(13+2)×4÷12
=15×4÷12
=60÷12
=5(cm)
【点睛】利用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和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进行解答,关键是熟记公式,灵活运用。
13. 8 210
【分析】根据高减少3厘米,就剩下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比原长方体表面积减少的4个面是相同的,根据已知表面积减少60平方厘米,60÷4÷3=5厘米,求出原来长方体的底面边长,也就是剩下的正方体的棱长,即长方体的长和宽是5厘米,再用5+3=8厘米,由此可知,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8厘米;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60÷4÷3
=15÷3
=5(厘米)
5+3=8(厘米)
(5×5+5×8+5×8)×2
=(25+40+40)×2
=(65+40)×2
=105×2
=210(平方厘米)
【点睛】根据长方体减少部分的面积,求出长方体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14. ① 60
【分析】要使表面积增加的最多,也就是与比较大的面平行切,即与6×5的面平行切;也就是①种分法面积最大;无论怎样切都增加两个切面的面积。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带入数据,求出一个面积的面积,再乘2,即可求出最多增加的面积;由此解答。
【详解】6×5×2
=30×2
=60(dm2)
把一个、宽、高的长方体分成两个小长方体,有下面三种分法。第①种分法表面积增加的最多,最多增加60dm2。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与比较大的面平行切,表面积增加的最大;与较小的面平行切,表面积增加的最少;无论怎样切都增加两个切面的面积。
15.√
【分析】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长方体有长、宽、高,正方体是12条棱都相等的长方体,即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明确二者的特征及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则正方体的所有面都相等,再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由此解答。
【详解】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则正方体的所有面都相等;
而根据长方体的特征,一般情况,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所以,正方体的所有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所有的面不一定都是长方形。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明确一般情况,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17.×
【分析】将3个相同的正方体放在墙角处,如图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数出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几个,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可以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情况。
以上三种直观图露在外面的面都是7个,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立体图形的拼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每个图形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18.√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它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在长方体里,如果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这时最多有4个面的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解答问题。
19.√
【分析】正方体有六个面,放在桌子上只占有一个面的面积;根据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用正方体表面积÷6,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36÷6=6(cm2)
把一个表面积是36cm2的正方体正放在桌面、所占的面积是6cm2。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明确正方体放在桌面上,只有一个面接触桌面。
20.长方体棱长之和:30分米、表面积:36平方分米
正方体棱长之和:48分米;表面积:96平方分米
【分析】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所以求棱长总和时,可以先求1组长宽高的和,再乘4即可;正方体12条棱完全相同,所以求棱长之和可用棱长乘4;
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先算上面、前面和左面,再乘2,所以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6个面都相同,所以可以先算其中一个面,再乘6,也就是棱长×棱长×6。
【详解】长方体:
棱长之和:
(3.5+2+2)×4
=7.5×4
=30(分米)
表面积:(3.5×2+2×2+2×3.5)×2
=(7+4+7)×2
=18×2
=36(平方分米)
正方体:
棱长之和:4×12=48(分米)
表面积:4×4×6
=16×6
=96(平方分米)
21.308平方厘米
【分析】将小正方体上面的正方形面平移到下面的大长方体面上,刚好是下面大长方体的表面积,现在上面的小正方体只剩下周围的四个面,所以这个图形的表面积=小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4+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其中大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详解】5×5×4+(8×6+8×4+6×4)×2
=100+(48+32+24)×2
=100+104×2
=100+208
=308(平方厘米)
22.250平方厘米
【详解】5×5×10=250(平方厘米)
23.125平方分米
【详解】5×5×5=125(平方分米)
24.(1)82分米
(2)225平方分米
【详解】(1)70cm=7dm
15cm=1.5dm
120cm=12dm
(7+1.5+12)×4
=20.5×4
=82(分米)
答:至少要铝合金条82分米。
(2)7×1.5×2+1.5×12×2+7×12×2
=14×1.5+3×12+14×12
=21+36+168
=225(平方分米)
答:做一个这样的灯箱需要灯箱布225平方分米。
25.96平方厘米
【分析】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必须要知道正方体的棱长,该正方体的棱长和与长方体的棱长和相等,利用长方体的棱长和公式:棱长和=(长+宽+高)4,得到的结果也是正方体的棱长和,再根据正方体的棱长和公式:棱长和=棱长12,反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最后再利用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棱长棱长6得到正方体的表面积。
【详解】正方体棱长和:
(5+4+3)×4
=12×4
=48(厘米)
正方体棱长:
4812=4(厘米)
正方体表面积:
4×4×6=96(平方厘米)
答: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
【点睛】该题解题关键线索在于:正方体的棱长和与长方体的棱长和相等。
26.(1)①②③④⑥
(2)1200cm
(3)4000cm
【分析】(1)由题意,计划粘贴一个无盖的玻璃鱼缸,即玻璃鱼缸有5个面;再根据所给玻璃尺寸,应该选用①②③④⑥;
(2)由所选玻璃可知,此鱼缸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20厘米;要求占地面积其实就是求底面积,用长×宽即可;
(3)求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就是求这个鱼缸5个面的面积;代入数据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1)应该选用①②③④⑥;
(2)40×30= 1200(cm2)
答:所占的面积是1200平方厘米。
(3)40×30+(40×20+ 30×20)×2
=1200+(800+600)×2
=1200+1400×2
=1200+2800
= 4000(cm2)
答: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4000平方厘米的玻璃。
【点睛】考查了长方体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注意鱼缸只有5个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