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赤裸(luǒ) 汗涔涔(cén) 优雅(yǎ) 徘徊(pái huí)
B.枯萎(wěi) 蒸融(zhēng) 伶俐(líng) 遮挽(zhē wǎn)
C.肩胛(jiǎ) 旋转(zhuàn) 萦绕(yíng) 泪潸潸(shān)
D.鞠躬(jū) 刹那间(chà) 歉疚(jiū) 一摞碗(l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忧郁 缺泛 流落 妻凉 B.帐蓬 援救 寂莫 恐惧
C.日厉 仪器 介意 处境 D.隔绝 远眺 缘故 防御
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写文章时,我们不能直接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出来,要含蓄地表达。
B.写文章时,我们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C.为了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我们可以多角度的评价人物形象。
D.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要多用好词好句。
4.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
B.要留清白在人间(指高尚的节操。)
C.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论;无论。)
D.燕山月似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5.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提到中国的国剧——京剧,你的脑海里也许会浮现出丰富多变的京剧脸谱。
B.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1927年4月28日,那是父亲的被难日。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D.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6.下列关于习作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A.习作过程中,插入适当的内心独白,可以更加直接而强烈地表达心情。
B.“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习作时,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C.习作时,我们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
D.习作时,我们只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即可,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不用把情感变化写清楚。
二、填空题
7.读拼音,写词语。
zhēng róng( ) zhàn fàng( ) míng mèi( ) pái huái( )
niàn dao( ) yī wēi( ) huàng dòng( ) wǎn huí( )
8.形近字组词。
拌( ) 徘( ) 惆( ) 叨( )
畔( ) 排( ) 稠( ) 叼( )
9.填入反义词
盼望——( ) 明媚——( ) 焦急——( )
吓唬——( ) 漂亮——( ) 一声不吭——( )
10.下面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填在括号里。
(1)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
(2)我擦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着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危地马拉。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 )
(3)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课文紧紧围绕着“________”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之情。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积累,如:_____________。
(2)《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按___________顺序写了“我”一天中心情的变化,表现了孩子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过程,展现了儿童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
1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
这是对“我”_____________的描述,写出了“我”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本文不是表现童年的无知,而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细怀逝去的母亲,为了生计,母亲______________,最后还认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惊惶地连声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3.文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15.“我掩面叹息”是因为感慨时光匆匆流逝,这句话表达出了“我”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我”在叹息时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
16.朗读这段话时的感情基调是( )(填序号)
A.豪迈 B.坚定 C.感慨 D.悲痛
课外阅读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 你是谁 为什么哭 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 青年时代玩纸牌 中年时代打麻将 家产都败光啦 如今我一无所有 我真后悔呀 流浪汉说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huán hái)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 liàng liang )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次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hǎo hào )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 bēi bèi )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失魂落魄地流浪,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次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7.用“√”选出文中画线字正确的读音。
18.给第1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19.“笑”有许多种,请你再写出几种不同的“笑”来。
例如:冷笑 __________ __________
20.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由衰老恢复青春。 ( )
②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
③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
21.怎样理解时光老人所说的“真正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从现在开始你将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3.习作天地。
你有过哪些情感体验?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把你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写下来。
要求:1.写之前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2.理清思路后再动笔;3.重点内容叙述清楚;4.写出真情实感;5.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徘徊(pái huí)——huái。
B.读音正确。
C. 旋转(zhuàn)——zhuǎn。
D.一摞碗(luó)——luò。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A.有误。缺泛——缺乏,妻凉——凄凉。
B.有误。帐蓬——帐篷,寂莫——寂寞。
C.有误。日厉——日历。
3.B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文章便是这些感情的抒发。
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甚至可以适当夸张;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为了抒发真实的情感,我们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要找到具体的事件来表现来证明,通过事件来反映自己的内心真情实感。
故本题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字词的理解能力。
A项:“何当金络脑”出自《马诗》唐代诗人李贺。
全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B项:“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C项:“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的 《竹石》。
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D项参考A项全诗译文。
参考以上全诗译文,C项中“任”的解释是:任凭。
5.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破折号的掌握。
破折号的作用: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表示突然转变话题、强调被引出的下文、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表示声音延长、用于事项列举、用于对话开头、分隔主谓语、用于对照比较、标明副标题、交代作者和出处、用于索引。
选项ABD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的作用。
选项C,破折号用于引文之后,交代作者、出处。
6.D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材料与方法。
D项:习作时,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7. 蒸融 绽放 明媚 徘徊 念叨 依偎 晃动 挽回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融、徊、偎”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搅拌 徘徊 惆怅 唠叨 湖畔 排列 稠密 叼着
【详解】本题考查对形近字组词。
解答时,首先要区别字的偏旁,再想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可以组什么词。
拌可组词:搅拌、拌嘴、拌料等。
徘可组词:徘徊、徘回等。
惆可组词:惆怅、惆然等。
叨可组词:唠叨、叨扰、叨咕等。
畔可组词:湖畔、河畔、江畔等。
排可组词:排列、排除、排队等。
稠可组词:稠密、稠度、稀稠等。
叼可组词:叼着、叼毒、叼走等。
9. 失望 阴霾 镇定 安慰 丑陋 喋喋不休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字义辨析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书写出意思相反的词语。
盼望:指殷切地期望,急切地期望。故反义词为:绝望、失望等。
明媚:形容景物鲜明可爱故。故反义词为:阴霾、昏暗等。
焦急:形容非常着急。故反义词为:悠闲、冷静、镇定、平静、忍耐等。
吓唬:威胁恐吓;使人感到害怕。故反义词为:安慰等。
漂亮:形容事物出彩,人物或物体好看。故反义词为:难看、丑陋等。
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故反义词为: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等。
10. 幸福、温暖 不舍、难过 轻松、愉快
【详解】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
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
(1)“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这句话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被子带给“我”的温暖,而这温暖其实就是母亲带给“我”的。体会到作者幸福、温暖的心情。
(2)结合句中“擦拭”、“站”、“呜咽”、“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危地马拉。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细腻地表现了“我”悲伤的心情。
(3)结合句子“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可以体会到生活的悠闲,表达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
11. 朱自清 匆匆 流逝的踪迹 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时间 期待已久 落空、失望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积累。如: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2)《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她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细腻而深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感情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12. 内心活动 疑惑不解与焦急 母亲的腿 母亲的忙碌 每天有干不完的活 对不起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1)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之一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要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忘了”可知,这是对“我”心理的描述,写出了“我”内心的疑虑。
(2)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这个句子出自课文《那个星期天》。“它们”指的是母亲的腿,这句话写出了母亲的忙碌。因此本文不是表现童年的无知,而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细怀逝去的母亲,为了生计,母亲每天有干不完的活,最后还认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惊惶地连声对“我”说“对不起”。
13.时光毫不留情地离开“我” 14. 排比 洗手 吃饭 默默 15. 惆怅伤感 哎,时间过得好快啊 16.C
【解析】13.本题考查了词句的理解。
结合句子“它便伶伶俐倒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句话中的“跨、飞、溜、闪”四个词都是表示动作很迅速的,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就准确地表达了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
1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及修辞手法的辨析。
结合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可知,这句话用三个“……时候,……从……过去”,故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描写了从们在“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这些生活中的事情,向读者展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
1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语言表达。
结合“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可知,我叹息时间来去匆匆,稍纵即逝;叹息的原因是“我”没有珍惜时间,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却一事无成,因而感觉无奈。故这句话表达出“我”此时的伤感与无奈。
结合此时的情境来写一写,“我”可能会说的话,只要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如: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一定要珍惜它。
16.本题考查对短文情感的赏析。
本语段是运用了排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我”的生活细节,生动地描写了时光的匆匆流逝,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故选:C。
17.huán liang hào bēi 18.:“??”“,,,!,!”。 19. 微笑 狂笑 20. 返老还童 失魂落魄 一无所有 21.提示:只要努力,就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22.提示:珍惜每寸光阴,好好学习,不虚度人生。
【解析】17.略
18.略
19.略
20.略
21.略
22.略
23.示例: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每个人都有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我也有,事情是这样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妹妹和弟弟来到我家玩,一开始,我们在家玩的很开心,可是,玩着玩着,就感到无聊了,于是,我们就决定去蹦蹦床那里玩,我们就劝自己的妈妈,终于,她们答应了。
在去蹦蹦床的途中,我们有说有笑的,十分开心,可是,没想到,我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摔倒了,妹妹和弟弟看见了,就赶紧把我扶起来,弟弟见我的一只鞋子给掉了,就给我穿上了,妹妹则安慰我,说我不要哭,即使是这样,我也止不住哇哇大哭,过了一会儿,等我不哭了,妹妹就问我:“姐姐,你还去玩蹦蹦床吗?还是回家吧。”我小声地对他们说:“我还想玩蹦蹦床,可是,我走不了了。”妹妹和弟弟好像商量过一样,异口同声地说:“我背你。”就这样,比我小1岁的妹妹和比我小3岁的弟弟就一会儿背着我,一会儿扶着我,当我在他们的背上的时候,我清清楚楚的看见有体会到了,他们的脸上流着汗,我还能感受到他们的衣服湿了,他们的步伐很沉重,有时候,他们还会差一点儿摔倒,还幸亏不是妹妹扶了我一下,就是弟弟扶了我一下。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到蹦蹦床哪里,玩完之后,他们还是一直背着我、扶着我到家。当时,我家和蹦蹦床离得非常远,他们姐弟俩还一直背着我、扶着我,我还不是他们的亲姐姐。
每当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总会看到妹妹和弟弟的身影,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眼前就闪现他们强大的背。
这就是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详解】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可以这样设计:开头点题,引起下文。中间详细介绍事情的经过。结尾照应开头,并点题。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