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0 13: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干燥(zào) 灼伤(zhuó) 合适(shì)
B.高雅(y ) 吻合(w n) 大概(kài)
C.逆风(nì) 超过(chāo) 空隙(xī)
D.掀起(xiān) 一副(fú) 钳子(qián)
2.下列同音字组词有误的一组是( )
A.mò 默写 泡沫 末尾
B.fēng 蜜蜂 山峰 锋利 刮风
C.fù 腹部 一副 丰富 一幅
D.zǔ 组织 阻力 组成 祖国
3.“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将近"表示不到两点钟,“大约”表示三刻钟的时间可能是不完全准确的。
B.这两个词语增强了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C.这两个词语不可以去掉,否则表述就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了。
D.这两个词语有些含糊,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实验过程有漏洞。
4.概括下面一段话的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感冒是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的,但在冬天更为常见。分析起来,大抵有两种原因:第一,由于冬天天气冷,人们喜欢待在室内,很少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更重要的是,有的人很少甚至不进行体育锻炼,所以抵抗力减弱;第二,初冬天气骤冷,或者是人们一下子从暖烘烘的室内走到滴水成冰的室外,由于气温急剧变化而引起呼吸道的血管突然收缩,黏膜血液循环受影响,而导致呼吸道的防卫能力减弱。
A.感冒在冬天更为常见。
B.人们在冬天更容易感冒是因为不进行体育锻炼。
C.感冒在冬天更为常见的原因有两种。
D.感冒在冬天更为常见是因为室内外温差大。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弟弟在这次古诗词竞赛中一举夺冠,看起来( )兴奋。我知道,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并不是( )的记忆力,而是持续的努力。比赛前那段时间,他( )早上6点半起床背诗。
A.异常 经常 超常 B.超常 异常 经常
C.异常 超常 经常 D.超常 经常 异常
6.行动中的观察与发现:《小虾》回忆课文,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和邻居阿成哥到村边小溪里捉些小虾带回家养在缸里。
②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有时也搏斗得厉害。
③“我”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水草,捡了些石块放在缸里。
④“我”发现缸里有许多圆圆的卵,后来小虾多了起来。
⑤院子里有一口缸闲着,正好可以养小鱼小虾。
A.①②③⑤④ B.⑤①②③④
C.①⑤②③④ D.⑤②①③④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清晨,在精心xiū jiàn( )的花园里,花儿sū xǐnɡ( )过来,fēn fānɡ( )迷人,吸引了许多kūn chónɡ( )。成群的mì fēnɡ ( )从lù tú( )遥远的地方飞来,在这片mò shēnɡ ( )的花丛中飞舞,仿佛是在jiǎn chá( )哪朵花开得更艳丽。
8.辨字组词。
醒( )辩( )误( )健( )瓣( )途( )
醋( )辨( )吴( )建( )辫( )涂( )
9.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学( )五( ) 世界( )( ) ( )( )中外
( )奇斗( ) 欣( )怒( ) 准( )无( )
(1)蜜蜂可以__________ 地回到家,靠的是本能。
(2)古时候用____________ 形容一个人读书多,学问高。
(3)_________和_________都可以用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4)_________和_________ 互为一组近义词。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蜜蜂》这篇课文通过写法布尔为了了解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试验,得知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________________,而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法布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态度。
(2)《小虾》这篇略读课文通过描写虾的_______、_______,写出了虾的有趣,表达了作者对虾的___________________。
(3)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五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绽开了笑脸;七点,________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________;傍晚六点,烟草花在_________________;月光花在七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完成关于句段的练习。
(1)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牵牛花开了。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荷花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一个关联词说一说最近观察的事物。
要是……就会…… 无论……总是……
尽管……但…… 不是……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同样是早上八点半上学,为什么同学们夏天来得早,而冬天来得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面这段话。
虽然小猫咪咪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脑袋上圆圆的长着尖尖的两只小耳朵,只要听到一点儿声音,就会竖来。脸上,两只眼睛不时调皮的眨着绿宝石般的,闪闪发光,神气十足。它全身的羽毛洁白无暇,像一层覆盖薄雪在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蜜蜂(节选)
第二天我检察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纪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2.圈出第一自然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______
13.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是( )
A.因为……所以…… B.不是……而是…… C.如果……就……
14.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蜻蜓
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周扩散。见到这般景致,我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个成语,它是用来形容做事肤浅,不深入的。对于人来说,空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对于 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是一群雌蜻蜓,它们之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为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蜻蜓卵很小,它们落入水中,随着水的波浪荡荡来荡去。开始了水中的生活。经过孵化,蜻蜓卵变成了幼虫,这幼虫叫做水虿(chài),它身体扁阔,呈长条状,头部比较大,很像小蝎子。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蜕皮,,才能渐渐长大。等到第二年春天,水虿顺着水里的草茎,或从池塘的岸边,爬出水面,不吃也不动,再经过几天,又进行一次蛟皮,水虿就变成了成虫,它长着两只贺圆的大眼睛、两对透明的翅膀和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就是新一代蜻蜓。
起初,蜻蜓的身体和翅膀都很软,可是很快就变得硬朗起来。它便展翅飞上了天空。这时蜻蜓开始了新的生活,白天捕蚊虫,衣晚落在草茎上休息。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蜻蜓成熟了、初秋,又有了“蜻蜓点水”的故事。
蜻蜓是一种益虫,有人做过统计,一只蜻蜓一生中可以吃掉个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不小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爱护蜻蜓,不要捕捉它们。
15.蜻蜓生长要经过几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择题。
(1)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 )
A.雄蜻蜓 B.雌蜻蜓 C.水虿 D.蜻蜓卵
(2)“蜻蜓点水”对蜻蜓来说是( ),做为成语来形容( )
A.做事肤浅,不深入, B.要深入下去,测量水的深浅。
C.为了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 D.为了显示飞行技术高
17.蜻蜓产卵的时间是( )
A.秋冬 B.春天 C.夏天 D.初秋
18.为什么说蜻蜓是益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还知道哪些益虫呢?试着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0.按要求完成习作。
你曾经做过什么小实验?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实验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实验的结果如何?请你把这次难忘的实验经历的过程写清楚。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③可以写一写实验时的心情等。
参考答案:
1.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注音全对的是A项。
B项:大概kài——gài
C项:空隙xī——xì
D项:一副fú——fù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字形的辨析。
作答时,要根据给出的拼音及词语辨析汉字书写是否正确。
观察可知,ABD三项中词语书写均正确.
C选项中“一幅”的“幅”读作:fú,与所给读音不符,字形书写错误,可改为“付”。
3.D
【详解】本题对句子的理解以及词语作用的考查。
“将近”表示不到两点钟,”大约”表示三刻钟的时间可能是不完全准确的,增强了文章的严谨性,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C
【详解】本题考查段落大意的概括。文段主要叙说了在感冒在冬天更为常见的原因有两种,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异常:指非正常的;不同于平常的。
经常:副词,常常,时常。
超常:超过寻常;超出一般。
6.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后。
本题出自课文原文,熟读课文便可正确排序。
第⑤句引出话题,放在第一句;
第①句承接第⑤句的“正好可以养小鱼小虾”;
第②句写“小虾在缸里”,放在第①句后面;
第③句的“小溪里采了一些水草”承接上一句的“有时也搏斗得厉害”,放在第四句。
第④句写小虾多了起来,放在最后。
7. 修建 苏醒 芬芳 昆虫 蜜蜂 路途 陌生 检查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拼音读准,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明确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正确书写。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笔画、笔顺,做到工整规范。
“修建”的“修”不要少写一竖。
“苏醒”的“醒”左边不要少写一横。
“蜜蜂”的“蜜”不要写成“密”。
“检查”不要写成“检察”。
8. 苏醒 辩论 误会 健康 花瓣 旅途 吃醋 辨认 吴国 建立 辫子 涂抹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醒:醒来、睡醒;醋:糖醋、米醋。
辩:争辩、辩解;辨:辨析、辨别。
误:错误、误导;吴:东吴、吴京。
健:健身、健美;建:创建、建设。
瓣:豆瓣、蒜瓣;辫:发辫、小辫子。
途:沿途、长途;涂:涂鸦、涂料。
9. 富 车 闻 名 名 扬 争 艳 然 放 确 误 准确无误 学富五车 争奇斗艳 欣然怒放 世界闻名 名扬中外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和词语归类及理解。
首先要根据给出的部分,对词语空缺处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写进去。所填写的词语内容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字,填写完成后要仔细检查一遍。填写完对每个词语加以分析和理解,然后归类进行选择填写即可。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世界闻名:事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闻名天下。
名扬中外: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
争奇斗艳:形容花草、艺术品等各具特色,一个比一个奇特艳丽。
欣然怒放:含笑盛开。多指花草或人物的心情像花儿盛开一样。
准确无误:形容非常精准,没有误差。
(1)指蜜蜂回到家,应选择“正确无误”。
(2)古时候用学富五车 形容一个人读书多,学问高。
(3)争奇斗艳和欣然怒放都是用来形容花儿开放的。
(4)世界闻名和名扬中外都有名气大,传遍世界的意思,故是一对近义词。
10. 有无辨认方向能力 超常的记忆 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严谨 外貌 动作 喜爱之情 紫色的小喇叭 艳丽的蔷薇 睡莲 欣然怒放 暮色中苏醒 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含笑一现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1)《蜜蜂》是法布尔所作的文章,出自其作品《昆虫记》,文章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2)《小虾》课文通过“我”观察小虾生气、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3)出自课文《花钟》,课文语段为: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1. 荷花露出了粉红色的笑脸。 学校门口有一排香樟树,无论初夏秋冬,它们总是郁郁葱葱。 同样是秋天到来,为什么菊花盛开,其它花朵凋零呢? 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尖尖的小耳朵,只要听到一点儿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的眨着,闪闪发光。它全身的毛洁白无瑕,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
【详解】(1)考查学生扩写句子能力。
解答时按照例句形式,用拟人修辞的手法扩写“荷花开了”,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示例:荷花绽开了红色的笑脸。
(2)考查学生用关联词写句子能力。
解答时要区分给出的关联词是什么关系,再按要求写句子。
要是……就会……:表示条件关系。
无论……总是……:表示条件关系。
尽管……但……:表示转折关系。
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
据此任选一个关联词说一说最近观察到的事物。
示例:无论风吹还是雨打,酷热还是极寒,小草总是顽强地生长着。
(3)考查学生仿写句子能力。
解答时按照例句形式,写一写你的观察与思考。
示例:同样是一棵树,为什么树上的果子有的酸,而有的甜呢?
(4)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
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通过阅读语段可知,句子“虽然小猫咪咪很调皮”中的“小猫”与“咪咪”重复啰嗦了,删去“咪咪”;“脑袋上圆圆的长着尖尖的两只小耳朵”语序混乱,“圆圆的”应放到“脑袋”前面,“两只”应放到“尖尖的”前面;“就会竖来”成分残缺,“竖来”中间应加“起”;“脸上……神气十足”语序混乱,“神气十足”应放到“脸上”前面,中间用“的”连接,“绿宝石般的”应放到“眼睛”前面;“它全身的羽毛洁白无暇”中的“羽毛”用词不当,应去掉“羽”;“洁白无暇”的“暇”用字错误,应改为“瑕”;“像一层覆盖薄雪在身上”中的“覆盖”与“薄雪”语序不当,应互换位置。据此修改语段即可。
12.察 查 纪 记 13.B 14.不可以 用词准确,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解析】12.本题考查字词的辨析能力。
检察——检查,意思是:用心检验查看。
纪号——记号,意思是:能引起注意、易于记忆辨识的标记。
1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掌握能力。
“超常的记忆力”和“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表示并列关系,故应填写关联词“不是……而是……”,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阅读“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可知,“左右”表示大概,如果去掉就表示蜜蜂的数量就是确定的二十只,与原句意思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至少”表示蜜蜂的数量在十五只以上,但不能确定数量,用词准确,去掉就不严谨了。
15.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16. B C A 17.D 18.一只蜻蜓一生中可以吃掉个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不小的贡献. 19.七星瓢虫,蚯蚓、青蛙等
【分析】1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学生细读文段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蜻蜓生长需要经历3个阶段。先是蜻蜓卵,然后变成幼虫,最后变成成虫。
16.(1)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通过句子“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雌蜻蜓”可知答案。
(2)第一自然段说了蜻蜓点水的意思是做事肤浅不深入,但是在第二自然段又说对于蜻蜓来说,蜻蜓点水是为了繁殖后代。
17.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
由文中“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蜕皮,,才能渐渐长大。”可以看出初秋的时候是产卵的时间。
18.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由文中“蜻蜓是一种益虫,有人做过统计,一只蜻蜓一生中可以吃掉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可知答案。
19.此题考查学生课外知识的识记能力,益虫是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益处的昆虫,比如农业,医学。最常见的益虫有蜜蜂、蜻蜓、七星瓢虫、寄生蜂、食蚜蝇、草蛉、螳螂、蚯蚓等等。
20.参考范文:
有趣的小实验
  这周星期一的上午第一节课,语文黄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实验的名字叫:浮在水中的鸡蛋。实验的材料是:一杯清水、一包食用盐、一个鸡蛋、一只筷子.
实验过程是:先把盐放进清水中,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最后放入鸡蛋,第一次我们没有成功,有的同学说要冷水才能成功,于是,老师叫一个人去换了杯冷水,然后照样把盐放入冷水中,接着用筷子搅拌均匀,最后放入鸡蛋,然后鸡蛋像跳舞一样浮了起来,有的同学跑到讲台上去看浮起来的鸡蛋,有的大喊大叫,老师叫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告诉我们其中的原理。原来这个原理是:鸡蛋的密度大,清水的密度小,然后鸡蛋就会沉入水中,加点盐到清水里面去,清水的密度就变大了,所以鸡蛋就会浮起来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家们做实验不是一次就能成功,还是有很多次失败的才能成功。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失败乃成功之母,摔倒了不要放弃,站起来继续前进。这节有趣的实验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的叙事作文。
要求写一写你做过的实验。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回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历程,选择一次印象深刻的实验的去写。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你做过什么实验 你的收获是什么 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开头:直接点名你做的是什么实验。
中间部分:写清楚实验的过程和有趣的发现。
结尾:写你的收获和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