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9 15: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2.某学者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这一制度(  )
A.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B.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建立了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
3.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建立了5个自治区。下图中②处是(  )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4.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当地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50多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5.澳门的发展活力为世界瞩目。从回归前的连续4年负增长,到回归后的连年跨越式增长。如今,澳门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二。这充分说明(  )
A.澳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B.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C.“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下表是某同学进行学习研究的笔记。根据笔记内容可知,该同学学习研究的主题是(  )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A.军队建设 B.外交成就 C.祖国统一 D.民族团结
7.2022年7月1日是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5周年,25年来香港持续稳定发展。以下选项与香港回归祖国相关的是(  )
A.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 B.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
C.杂居聚居尊民意自治 D.“九二共识”共谋两岸统一
8.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该年代尺体现了(  )
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台独”基础被铲除
C.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9.近年来,中国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出版界出版台湾图书达千余种,印数近亿万册。另外,台湾出版界出版的大陆图书也有几千种。这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文化交流频繁
C.相互交流仅限于文化领域 D.“一国两制”构想已变为现实
10.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却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1.(6分)新中国的国家治理彰显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试办的经济特区是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中,发扬敢于试验、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的产物。设置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吸收外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是有重大意义的。
材料二: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适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这个新事物不是别的国家提出来的,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作中国特色。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国两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找不到,在中外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它是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概念,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摘编自赵春义主编《一国两制概论》
(1)材料一中经济特区的“特”是指什么?简述设置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优越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的。这一伟大构想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巨大作用?
1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望大陆》(1964年)
材料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按示例完成材料一的空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发出“大陆不可见兮”感慨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4)2022年4月14日,美国两党6名联邦议员流窜访问中国台湾地区。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对此事作出回应。
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是指“   ”科学构想。这一构想的基本内涵是在   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等地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材料二中图A是我国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   年;图B是我国   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   年。
(3)请说明材料一所述理论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
三、综合题(共15分)
14.(7分)阅读傅高义《邓小平时代》的部分目录,探究下列问题。
(1)目录中“广东和福建的试验”指什么?这一试验后,中国是如何“加快开放步伐”的?
(2)目录中“农村改革”有何举措?这些举措给农村带来什么影响?
(3)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提出了怎样的构想?在这一构想指引下,中国取得何种成就?
(4)综合以上探究,谈谈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5.(8分)2021年是许多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这些事件值得我们纪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70年前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60年前,为克服国民经济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2)写出50年前中国在国防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
(3)40年前哪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顺利完成。
(4)写出30年前成立的推进两岸经济交流的民间团体名称。20年前哪一历史事件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5)2021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之年。纵观百年史,结合所见、所听、所学,谈谈你的感受。
四、列举题(共15分)
16.(4分)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制度或政策名称。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制度——   
(3)我国在港澳地区实行的政策——   
(4)我国为提高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而实施的政策——   
17.(4分)请列举出我国建立的任意两个自治区。
18.(3分)完成下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的创新。
民主制度    
民族制度    
祖国统一    
19.(4分)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而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请结合史实说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举两例)的主要贡献和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三例)的主要贡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符合国情、顺应民意,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故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2.【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 通过对题干分析,得知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 A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是指一国两制方针,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繁荣,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影响,符合题意,故C正确;
D建立了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国民主专政的体现,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
3.【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现在我国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自治区,①是内蒙古自治区;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⑤是西藏自治区,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当地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故A符合题意;
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
“一国两制”构想是20世纪80年代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已成功运用于香港和澳门,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5.【答案】C
【知识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题干说明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表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澳门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与澳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改革开放决策无关,选项A、B排除;
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选项D排除,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一国两制”的准确把握。
6.【答案】C
【知识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都涉及祖国统一的内容,根据笔记内容可知该同学学习研究的主题是祖国统一,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祖国统一的内容。
7.【答案】A
【知识点】香港回归
【解析】【分析】选项 A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 中“紫荆花”是香港的象征,选项A正确;
选项B 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 指的是澳门回归,排除;
选项C 杂居聚居尊民意自治 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
选项D “九二共识”共谋两岸统一 指的是海峡两岸的交往,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8.【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可知,这反映的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只有B项符合题意。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问题进行商谈,两会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达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备受注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9.【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史实的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频繁,B符合题意;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说法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相互交流仅限于文化领域说法不能全面归纳题意,不符合题意;
D“一国两制”构想已变为现实说法不符合史实,台湾还没有实行“一国两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
10.【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题文材料发生在1987年,这反映了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较有难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理解材料中的意思。
11.【答案】(1)“特”是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意义:经济特区引进了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现代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特区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济特区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扩大了中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2)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性,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建设好民族自治地方,建设好伟大的祖国等。
(3)原则性:“一国两制”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主权的原则性。灵活性:“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保持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巨大作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点】经济特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经济特区的"特"是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引进了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现代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特区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济特区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扩大了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2)根据材料"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性,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建设好民族自治地方,建设好伟大的祖国。
(3)根据材料三"它是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概念,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是以一个中国为前提,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保持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答案为:
(1) “特”是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意义:经济特区引进了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现代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特区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济特区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扩大了中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2)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性,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建设好民族自治地方,建设好伟大的祖国等。
(3) 原则性:“一国两制”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主权的原则性。灵活性:“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保持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巨大作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12.【答案】(1)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2)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3)有利条件: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不利因素:“台独”分裂势力;境外反华势力的干涉;等等。
(4)美国国会有关议员访台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我们敦促美方把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表态落到实处,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停止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给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损害。中方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1)根据“如图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可知,空格的内容应该是反映台湾与大陆之间关系的内容: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故空格内容分别为: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发出“大陆不可见兮”感慨的历史原因是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3)根据材料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结合所学知识,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有利因素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统一问题上的不利因素有:“台独”势力;境外反华势力的干涉等。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要求美方立即停止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美国会有关议员访台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我们敦促美方把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表态落到实处,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停止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给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损害。中方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故答案为:
(1)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2)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3)有利因素: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境外反华势力的干涉等。
(4) 美国国会有关议员访台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我们敦促美方把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表态落到实处,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停止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给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损害。中方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掌握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及影响,了解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史实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3.【答案】(1)一国两制;一个中国
(2)香港;1997;澳门;1999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成功实践。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 (1)材料一所说的“理论”是“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材料二中图A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1997年;图B是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1999年。
(3)“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最先得以成功的运用是在香港问题上,1997年,我们依据“一国两制”原则,成功的使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洗刷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1999年,又成功的收回了澳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成功实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学生需要识记与灵活掌握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
14.【答案】(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或兴办经济特区)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又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被划分经济特区。
(2)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分田包干到户);发展乡镇企业。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一国两制”;成就: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4)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规划了蓝图;为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
【知识点】对外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沙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故该小题答案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或兴办经济特区)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又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被划分经济特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故该小题答案为: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分田包干到户);发展乡镇企业。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故该小题答案为:“一国两制”;成就: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的一国两制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故该小题答案为: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规划了蓝图;为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
【点评】(1)主要考查对外开放,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2)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只需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
(3)主要考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4)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学生只需总体分析并总结材料即可。
15.【答案】(1)西藏和平解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八字方针)
(2)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3)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4)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5)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了;社会安定;国际地位提高了;进入小康社会;国防能力进一步加强了。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海峡两岸交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西藏和平解放;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2021年的70年前即1951年,根据所学可知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西藏和平解放。根据所学可知60年前,是1961年,为克服国民经济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八字方针;
(2)根据题意可知50年前是1971年,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国防领域的成就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3)40年前是1981年,197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4)30年前是1991年,根据所学可知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是推进两岸经济交流的民间团体;20年前是2001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内容以及所见所闻可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了;社会安定;国际地位提高了;进入小康社会;国防能力进一步加强了等方面进行回答获得的感受;
故答案为:(1) 西藏和平解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八字方针)
(2) 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3)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4)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5)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了;社会安定;国际地位提高了;进入小康社会;国防能力进一步加强了。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都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和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一国两制
(4)西部大开发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港澳地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故答案为:(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一国两制
(4)西部大开发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西部大开发等知识。难度较低,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7.【答案】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5个民族自治区。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的五大自治区。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8.【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民主政策上的创新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民族政策上的创新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在祖国统一方面实行的创新制度是一国两制的政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些政治制度的识记。本题难度适中。
19.【答案】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建立新中国;
邓小平: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国两制。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外开放;“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列举历史史实并就该事件的影响加以说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邓小平的贡献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祖国统一方面又创造性的提出了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贡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