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地为新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作贡献。下列属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的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邓稼先 D.袁隆平
2.食为政首,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屠呦呦
3.他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他用他的双手,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下列图片所示人物中的( )
A. B.
C. D.
4.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乘坐的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B.神舟五号飞船
C.神舟六号飞船 D.神舟七号飞船
5.如图是某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学习目录。由此判断本课的主题是( )
A.国防建设迅速发展 B.文化园地百花齐放
C.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6.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账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生活方式的变化
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城市化进程加速
7.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是赞助商竞争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这反映了( )
A.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B.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C.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8.1978 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20 年,全国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37.1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20年的14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9.小琼的奶奶说现在的人真幸福,连穿衣服都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不像她们那个年代,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单一。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改革开放 D.“大跃进”运动
10.服装是过去岁月留下的化石。晚清时期流行长袍马褂,民国时期流行中山装,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列宁装,“文革”时期流行军装,新时期的服装则多种多样,注重美观以及个性展现。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服装的演变说明制衣技术在不断进步
B.不同时代流行不同的服装主要是因为审美意识的不同
C.服装是体现人们审美意识和展现个性的物品
D.过往历史的社会意识体现在人们的着装之中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近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文化、体育、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4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成就,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二:以国际传统产业梯度转移大潮和技术后发优势为主要外部经济环境、以大量廉价要素存量为主要内部经济条件的旧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发展中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趋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发展动力亟待转换、资源环境人口要素约束日趋偏紧、技术后发优势日益殆尽。
——欧光南《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指引》
(1)依据材料一提炼一个观点,并选取划线部分任意五个方面的史实各一项,对此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针对材料二反映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12.(7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了面貌。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材料四:1973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亩产可达650千克被称为“东方魔稻”。到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材料一中,凤阳农民创新的“大包干”做法,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
(2)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里?用材料二中的原话写出经济特区设在四个地区的主要原因?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尊称为什么?
(5)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要发展经济关键要靠哪些因素?
13.(7分)复习中国现代史时,同学们按照版块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归类和整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请你参与进来,按照所列版块完成下列问题。
【理想的国度】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崇拜的人物】
材料二:
图一图二
【先进的理论】
材料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图一人物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图二人物因对中国和世界性饥饿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被人铭记,他曾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3)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三、综合题(共15分)
14.(7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国防建设、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国防·外交"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
任务一[解读·钢铁长城]
任务二[见证·和平发展]
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有关各国中每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互不侵犯有了保证,这些国家就能和平共处并相互友好。
——1954年6月《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任务三[阐释·外交之光]
(1)下面图片见证了中国国防建设发展的重大历史时刻。请分别简述下列军事发展的史实。
(2)根据材料,判断中印两国总理所提的是哪一原则,并简述它的积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万隆会议的影响以及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
(4)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请结合共和国史,以“外交·发展”为题,从下图中任选三个方面,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15.(8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艰难前行,终于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制度确立]
[艰难曲折]
[伟大转折]
[神州巨变]
[向党献礼]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过曲折和失误。当时有哪些重大失误?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
(4)近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农村,要消除贫困,首先就要消除饥饿。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为解决饥饿问题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5)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你将用什么方式向党献礼呢?
四、列举题(共15分)
16.(4分)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用自己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战斗英雄——
(2)大庆石油工人的“铁人”一一
(3)成就了我国“两弹一星”伟大事业的科学家——
(4)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
17.(4分)“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 。
(2)“两弹元勋”是 。
(3)“人民的好干部”是 。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 。
18.(4分)列举“两弹一星”中的两弹。
19.(3分)列举我国建国后的三项重大科技成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的研制,汇集了我国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地为新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做贡献。邓稼先属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C项正确;
王进喜与“两弹一星”的研制无关,排除A项;
雷锋与“两弹一星”的研制无关,排除B项;
袁隆平与“两弹一星”的研制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两弹一星的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邓稼先的相关史实。
2.【答案】A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他的发明解决了全世界几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A项正确;
钱学森与“粮食”无关,排除B项;
邓稼先与“粮食”无关,排除C项;
屠呦呦与“粮食”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袁隆平的相关事迹。
3.【答案】D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用他的双手,养活了十几亿人口。图片所示人物中D是袁隆平,D项正确;
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袁隆平的相关史实。
4.【答案】B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B项正确;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没有载人,排除A项;
神舟六号飞船不是首次进入太空的载人飞船,排除C项。
神舟七号飞船不是首次进入太空的载人飞船,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识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内容与影响。
5.【答案】C
【知识点】“两弹一星”;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中的学习目录“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复兴号动车”“C919客机”是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因此学习主题应是科技成就举世瞩目,C项正确;
国防建设迅速发展与题干图片中的学习目录内容无关,排除A项;
文化园地百花齐放与题干图片中的学习目录内容无关,排除B项;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与题干图片中的学习目录内容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的科技成就的相关史实。
6.【答案】A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
【解析】【分析】题干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消费变迁,决定这一变迁的根本因素是经济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品日益丰富,人们购买的产品起来越丰富,这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原因,A项正确;
生活方式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城市化进程加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掌握我国居民衣食住行变化的相关知识。熟记相关知识点的意义和内容,另外对其他选项也要辨别、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交通、通讯的发展
【解析】【分析】春晚每年选择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都会不一样,体现了我国“新经济”的潮流,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C符合题意;
ABD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8.【答案】D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改革开放的意义;交通、通讯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78年”“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20年”“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37.1辆”,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选择D;
材料数据反映的是家庭拥有汽车的数量,无法全面反映城市的建设发展,排除A;
思维方式的改变和传统观念的更新,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但材料未反映这些内容,排除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影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时掌握改革开放的全面影响,分析材料中的数据判断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现在”“穿衣服都五花八门”,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发生了明显改善,在穿衣上摆脱了买衣服凭布票的情况,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选择C;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身得到了土地,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与材料描述内容无关,排除A;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材料描述内容无关,排除B;
“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与材料描述内容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在衣食住行方面产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难度较易,在学习时掌握改革开放在衣食住行方面产生的影响即可准确作答。
10.【答案】D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
【解析】【分析】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法令包括剪发辫,禁缠足,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的平等称呼,提倡穿西装和中山装等。晚清时期流行长袍马褂,民国时期流行中山装,新中国初期流行列宁装,“文革”时期流行军装,新时期的服装则多种多样,注重美观以及个性展现。据此判断,最合理的是过往历史的社会意识体现在人们的着装之中,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与识记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11.【答案】(1)观点:改革开放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经济:家庭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加入世贸组织等。外交:中美建交、香港澳门回归、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国防: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等。科技:神州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第一次飞行试验、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文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影响: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体育:2008年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位居金牌榜首。影响:我国体育事业成就辉煌。社会生活:2010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居全球第一等。
(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知识点】“两弹一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改革;五大发展理念;改革开放的意义;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经过近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可归纳出观点:改革开放我国取得辉煌成就。根据“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文化、体育、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从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文化、体育、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经济:家庭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加入世贸组织等。外交:中美建交、香港澳门回归、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影响;国防: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等。科技:神州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第一次飞行试验、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文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影响: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体育:2008年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位居金牌榜首;影响:我国体育事业成就辉煌;社会生活:2010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居全球第一等。
(2)结合所学知,针对材料“发展中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趋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发展动力亟待转换、资源环境人口要素约束日趋偏紧、技术后发优势日益殆尽”反映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故答案为:
(1)观点:改革开放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经济:家庭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加入世贸组织等。外交:中美建交、香港澳门回归、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国防: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等。科技:神州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第一次飞行试验、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文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影响: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体育:2008年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位居金牌榜首。影响:我国体育事业成就辉煌。社会生活:2010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居全球第一等。
(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点评】 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2.【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3)增强企业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5)适当的政策、科技、人才等。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
(2)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是: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3)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
(5)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要发展经济关键要靠适当的政策、科技、人才等因素。
故答案为:(1)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3)增强企业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5)适当的政策、科技、人才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设立、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设立、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的相关史实。
13.【答案】(1)毛泽东;新中国成立。
(2)焦裕禄;袁隆平。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袁隆平及杂交水稻;开国大典;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开国大典的知识。根据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可知“他"指的是毛泽东;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2)本题考查焦裕禄和袁隆平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焦裕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图二是袁隆平,因对中国和世界性饥饿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被人铭记,曾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故答案为:(1)毛泽东;新中国成立。
(2)焦裕禄;袁隆平。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开国大典、焦裕禄、袁隆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知识。难度较大,理解材料、熟悉教材插图,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4.【答案】(1)图一: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图二: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图三: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人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现役航母的国家,标志着中国海军跨入航母时代。这是中国国防现代化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图四: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代称,它组建于1966年7月1日,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它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影响: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方针:“求同存异”。
(4)示例:
外交·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向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期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不同时期正确的外交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知识点】外交事业的发展;“两弹一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1)图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核武器试验基地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图二 《“东方红”一号》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图三《“辽宁舰”》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入列服役,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航母的国家之一,也壮大了中国海军的力量。图四《第二炮兵》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代称,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现已更名为火箭军),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2)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3)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从图中任选三个方面,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即可。
故答案为:(1)图一: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图二: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图三: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现役航母的国家,标志着中国海军跨入航母时代。这是中国国防现代化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图四: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代称,它组建于1966年7月1日,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它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影响: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方针:“求同存异”。
(4)示例:
外交·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向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期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不同时期正确的外交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
(5)参加学校的庆祝活动;朗诵诗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办板报;演讲;等等。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文化大革命”;袁隆平及杂交水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又急于求成,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过曲折和失误,当时的重大失误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温饱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为解决饥饿问题,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5)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参加学校的庆祝活动;朗诵诗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办板报;演讲;等等;
故答案为:(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
(5) 参加学校的庆祝活动;朗诵诗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办板报;演讲;等等。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1)黄继光
(2)王进喜
(3)邓稼先或钱学森
(4)袁隆平
【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黄继光和邱少云;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1)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的英雄模范人物是王进喜。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3)“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他的发明解决了全世界几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答案为:
(1)黄继光。
(2)王进喜。
(3)邓稼先或钱学森。
(4)袁隆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邓稼先、王进喜、黄继光、袁隆平等事迹。
17.【答案】(1)王进喜
(2)邓稼先
(3)焦裕禄
(4)雷锋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杰出人物有:“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雷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设时期杰出人物。
18.【答案】导弹、原子弹。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是导弹、原子弹,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弹一星”中的两弹。
19.【答案】1、原子弹爆炸成功 2、地球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3、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成就史实的识记。依据教材内容,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子目,分别是“两弹一星”和籼型杂交水稻。第一子目中介绍了我国取得的三项科技成就,分别是原子弹研制成功、导弹试飞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和航空航天技术。第二子目中介绍了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据此可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成就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这些成就取得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