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训练------《三国志·孙权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建安四年,从策进讨黄祖于沙羡。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招延俊秀,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二十四年闰月,权征关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陆逊别取宜都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
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冬,魏嗣王称尊号,改元为黄初。二年四月,刘备称帝於蜀。
二年八月,城武昌,权下令诸将曰:“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况今处身疆畔,豺狼交接,而可轻忽不思变难哉?顷闻诸将出入,各尚谦约,不从人兵,甚非备虑爱身之谓。夫保己遗名,以安君亲,孰与危辱?宜深警戒,务崇其大,副孤意焉。”
(《三国志·孙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蒙到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陆逊别取宜都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
B.蒙到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陆逊别取宜都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
C.蒙到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陆逊别取宜都/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
D.蒙到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陆逊别取宜都/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男子三十冠而字。字与本名在意思上多有联系,这点从孙权名、字便能看出。
B.亲戚:内外亲属。上古时,“亲戚”所指较广,父母兄弟皆可得称。文中指兄长。
C.尊号: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据此,文中“称尊号”指登上帝位。
D.孤: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孤”是古代王侯的谦称,类似还有“寡”“不谷”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临危受命,可堪大任。孙策去世后,孙权接过兄长的事业。他招揽人才,调配将领,讨伐不服从命令的势力。
B.孙权不畏强敌,力排众议。赤壁之战前,多数人畏惧曹操的实力,劝说孙权投降。孙权亲率大军,取得战争胜利。
C.孙权善于谋断,平定荆州。征讨关羽时,孙权调兵遣将,诱降关羽不成,便切断关羽的退路,最终导致关羽被擒。
D.孙权善察多虑,居安思危。当孙权得知将领们出行不带随从和兵器时,他告诫诸将,群敌环伺,切不可轻视疏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2)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建安二十三年,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二十四年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自魏文帝践阼,权使命称藩。黄武五年春,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权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冬十月,陆逊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权报曰:“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此为先令后诛,不欲使有犯者耳。今承来意,当重咨谋,务从其可。”于是令有司尽写科条,使郎中褚逢赍以就逊及诸葛瑾,意所不安,令损益之。嘉禾元年,魏公孙渊称藩于权。权大悦,加渊爵位,使太常张弥等将兵万人,九锡备物,乘海授渊。六年春正月,诏曰:“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制人情之极痛也贤者割哀以从礼不肖者勉而致之至于有事则杀礼以从宜要绖而处事故圣人制法有礼无时则不行遭丧不奔非古也,盖随时之宜,以义断恩也。”其后吴令孟宗丧母奔赴,已而自拘于武昌以听刑。陆逊陈其素行,因为之请,权乃减宗一等,后不得以为比,因此遂绝。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
(节选自《三国志·孙权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制/人情之极痛也/贤者割哀以从礼/不肖者勉而致之/至于有事/则杀礼以从/宜要绖而处事故/圣人制法/有礼无时则不行/
B.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制人情之极痛也/贤者割哀以从礼/不肖者勉而致之/至于有事/则杀礼以从宜/要绖而处事故/圣人制法/有礼无时则不行/
C.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制/人情之极痛也/贤者割哀以从礼/不肖者勉而致之/至于有事/则杀礼以从宜/要绖而处事/故圣人制法/有礼无时则不行/
D.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制人情之极痛也/贤者割哀以从礼/不肖者勉而致之/至于有事/则杀礼以从/宜要绖而处事/故圣人制法/有礼无时则不行/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闰月,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
B.假节,借以符节,汉魏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加假节称号,可处置犯军令者。
C.践阼,“践”有“登上”“踏上”的意思,“阼”则为阼阶主位,文中指曹丕登临皇位。
D.九锡,是古代诸侯和大臣献给皇帝的九种礼器,表示下属对皇帝的拥戴和臣服。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勇而有谋,遇事从容冷静。在庱亭骑马射猎,投双戟重伤老虎;拦截关羽时,先派兵设伏,阳阻断关羽逃亡之路,部署得当。
B.孙权亚视农作,能够身体力行。陆逊上表请求广开农田,孙权准许并表示将亲自耕种农田,和将士们一样参加农业生产。
C.孙权崇尚法治,而不拘泥于法。陆逊建议减缓刑法,孙权强调法令重要;而对古代守丧的礼法,孙权则认为要因时制宜。
D.孙权收重事实,能够反躬自省。孙权信任吕壹,大臣因吕壹暴戾严酷不敢进谏,后来吕壹恶行败露,孙权认识到过错并反省。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
(2)陆逊陈其素行,因为之请,权乃减宗一等,后不得以为比,因此遂绝。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于沙羡。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此宁哭时邪况今奸邪竞逐豺狼满道乃欲衰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于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备归,而曹公已还。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撤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捍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丙申,南郊即皇帝位。
(选自《三国志·孙权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宁哭时邪/况今奸邪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B.此宁哭时邪/况今奸邪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C.此宁哭时邪/况今奸邪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D.此宁哭时邪/况今奸邪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等事务。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称皇帝的死去。
C.闰月,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通常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闰某月。
D.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受到兄长重用。孙权十五岁就被他的兄长孙策任用为阳羡县令,并跟随孙策打败了庐江太守刘勋,后来他的兄长孙策去世,把军政大事都交付给了他。
B.孙权治军军纪整肃。孙权把官署迁到秣陵后,曹操前来进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看到孙权的军队阵容齐整,曹操只好撤兵。
C.孙权亲临一线指挥。孙权听到刘备不愿意归还荆州就在荆州南部三郡设置了长吏,并将关羽驱逐,他还亲自驻在陆口,对各路军队调度指挥。
D.孙权于庱亭射猎老虎。孙权曾亲自骑着马射猎老虎,当时他的马被虎咬伤,孙权用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后退,他的侍从张世用戈击虎捕获了老虎。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
(2)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
答案
1、D“据江陵”的主语是“蒙”,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和C项;
“还屯夷陵”是“还屯(于)夷陵”的省略句,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项。
译文:吕蒙到达南郡,南郡太守糜芳献城投降。吕蒙占领江陵,安慰抚恤城中老幼。陆逊另外夺取了宜都,返回驻扎在夷陵,扼守峡口来防备蜀军。
2.A“男子三十冠而字”错误,应该是“男子二十冠而字”。
3.B“孙权亲率大军”错误,原文是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4.(1)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孙权可以同(他)一起成就伟业,所以倾心辅助他。
(2)生存时不忘灭亡,安逸时定要考虑危险,这是古人有益的教导。
参考译文:
孙权,字仲谋。他的兄长孙策已经平定江东各郡,孙权当时十五岁,孙策任用他做了阳羡县长。郡守察举他为孝廉,州牧推荐他为茂才,代理奉义校尉。建安四年,孙权跟随孙策进军到沙羡讨伐黄祖。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军政大事交给孙权,孙权悲哭不停。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这难道是痛哭的时候吗?现在朝廷内外坏人竞争角逐,豺狼一般的坏人充满道路,你却想要哀痛兄长,顾念丧制礼仪,这就好像是打开大门向盗贼作揖,这不能算是仁德。”于是就改换了孙权的丧服,扶着让他上马,让他出外巡阅军队。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孙权可以同他们一起成就伟业,所以倾心辅助他。孙权招揽才能杰出的人,分派部署各将领,镇守安抚山越部族,讨伐不服从命令的。
荆州牧刘表死了,鲁肃请求奉命前去吊唁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并趁机观察荆州的变化。鲁肃还没有到达荆州,而曹操率军已经逼近荆州边境,刘表的儿子刘琮率全体部众投降。刘备想要向南渡过长江,鲁肃同他相见,便传达孙权旨意,向他分析说明成败的道理。刘备进军驻守夏口,派诸葛亮去拜见孙权,孙权派周瑜、程普等出发。这时曹操刚刚得到了刘表的部众,军容气势很强盛,孙权的众位谋议之士看到曹操的军威声势全都感到害怕,多数人劝说孙权投降曹操。只有周瑜、鲁肃坚持抵抗曹操的意见,想法和孙权相同。周瑜、程普任左右都督,各自率领一万人,和刘备一起进军,与曹操在赤壁相遇,大败曹操的部队。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征讨关羽,先派吕蒙袭击公安,俘获将军士仁。吕蒙到达南郡,南郡太守糜芳献城投降。吕蒙占领江陵,安慰抚恤城中老幼。陆逊另外夺取了宜都,返回驻扎在夷陵,扼守峡口来防备蜀军。关羽返回当阳,向西去守卫麦城。孙权派人诱降他。关羽假装投降,在城墙上竖起旗帜、立了假人,借机逃跑,军队瓦解逃散,只剩下十多名骑兵。孙权先派朱然、潘璋截断关羽必经的捷路。十二月,潘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俘获了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人,于是就平定了荆州。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曹操去世,太子曹丕接任丞相、魏王。冬季,继任的魏王曹丕称帝,改纪元年号为黄初。黄初二年四月,刘备在蜀称帝。
黄初二年八月,修筑武昌城,孙权下命令给众将领说:“生存时不忘灭亡,安逸时定要考虑危险,这是古人有益的教导。何况现在我们处在边境地区,豺狼一样的坏人往来不断,难道能够轻视疏忽而不考虑变故灾难吗?最近听说众位将领出入,各自崇尚谦和简约,不带随从武器,这远不是考虑周到、爱护自己的做法。保全自己,留名后世,来使君主和亲人安心,这与陷入危机和蒙受耻辱相比,那个更好呢?应该严加警惕戒备,致力于崇尚大节,来称我的心意。”
5、C句子大意是: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制度,表达了人们感情的极度哀痛。贤明的人割舍个人的哀思以服从国家的大礼,不成材的人也会勉力做到。国家有事时,就要减少礼节来顺从国家需要,穿着孝服也要处理公事。所以圣人制定礼法,合礼而不合时就行不通。
“达制”意思是“通行的制度”,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从宜”是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故”一般用于句首,前面断开,排除A。
6.D“九锡,是古代诸侯和大臣献给皇帝的九种礼器,表示下属对皇帝的拥戴和臣服”错。九锡是古代天子赐给有特殊功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表示最高礼遇。
7.D“大臣因吕壹暴戾严酷而不敢进谏”错误,原文是“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大臣不敢进谏是因为太子登屡次进谏而孙权不采纳。
8.(1)制定法令,是想用它来遏制并防止邪恶的事情发生,警醒戒备尚未形成的错误,国家怎么能够不设置刑罚来威慑小人呢?
(2)陆逊向孙权陈奏孟宗平时的品行,接着为孟宗求情,孙权于是给孟宗减刑一等,并申明以后不得以此为例,由此违令奔丧的事就断绝了。
参考译文:
孙权,字仲谋。他的哥哥孙策平定江东各郡的时候,他十五岁,被任命为阳羡长。郡里推举他为孝廉,州里推荐他为秀才,代理奉义校尉一职。建安二十三年,孙权将要去吴郡,亲自骑马在庱亭射虎。他的马被虎咬伤,孙权用双戟投中老虎,老虎受重伤后退。二十四年闰月,孙权征讨关羽,先派吕蒙袭击公安,俘虏了守将士仁。关羽返回当阳,向西退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他。关羽假装投降,在城楼上树立旗帜和假人迷惑对方,自己趁机逃走。孙权已先派朱然、潘璋阻断了关羽逃亡的必经之路。十二月,潘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抓获了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以及都督赵累等人,于是荆州得以平定。曹操表奏孙权为骠骑将军,假以符节,兼任荆州牧。魏文帝曹丕称帝后,孙权派遣使者前去请求成为其藩属。黄武五年春,陆逊因其驻守的地方缺粮,上表请求允许诸将广开农田。孙权答复说“好主意!现在起我们父子亲自接受农田,用驾车的八头牛分拉四张犁来耕种,尽管比不上先贤,我们也可以和大家同样从事劳动。”冬十月,陆逊上表向孙权分析陈述了眼下应当办理的事,劝孙权广施仁德,减刑罚,宽田赋,免户税。孙权回复说:“制定法令,是想用它来遏制并防止邪恶的事情发生,警醒戒备尚未形成的错误,国家怎么能够不设置刑罚来威慑小人呢?这样做是先以法令制约,后依法律制裁,目的在于不想让人违法犯纪。如今根据你的建议,我会和群臣重新商酌一下,务必使法令切合适度。”于是命令有关主管官员将法令条款全部写好,派遣郎中褚逢送给陆逊及诸葛瑾过目,他们认为不妥当的地方,让他们增删修改。嘉禾元年,魏国公孙渊向孙权称藩,孙权很高兴,赐给公孙渊爵位。派遣太常张弥等人率领万余士兵,带上九锡之礼的器物,渡海赠送给公孙渊。六年春正月,孙权下诏书说:“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制度,表达了人们感情的极度哀痛。贤明的人割舍个人的哀思以服从国家的大礼,不成材的人也会勉力做到。国家有事时,就要减少礼节来顺从国家需要,穿着孝服也要处理公事。所以圣人制定礼法,合礼而不合时就行不通。遇到丧事而不奔丧并非古制,只不过是因时制宜,因国家大义需要而割舍个人恩情罢了。”这之后吴县县令孟宗因母亲去世而违令奔丧,事后在武昌将自己关押起来等候惩处。陆逊向孙权陈奏孟宗的一贯品行,接着为孟宗求情,孙权于是给孟宗减刑一等,并申明下不为例,由此违令奔丧的事就断绝了。起先,孙权对校事吕壹比较信任,吕壹性情暴戾执法严酷。太子孙登多次进谏,孙权都没有采纳,大臣们因此也都不敢再多说话。后来吕壹恶行败露被处死,孙权坦诚承认过错并自我批评,于是派中书郎袁礼代自己向各位大将致歉,进而向大家询问政务应该纠正和改进的地方。
9、D句意:这难道是痛哭的时候吗?何况现在朝廷内外的坏人竞争角逐,豺狼一般的坏人充满道路,你却想要哀痛兄长,顾念丧制礼仪,这就好像是打开家门迎请盗贼,这不能算是仁德。
“哀亲戚”是动宾短语,“亲戚”作“哀”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未可以为仁也”的意思是(这)不能算是仁德。省略主语“这”,“未可以为”作谓语,“仁”作宾语,故“未可以为仁也”中间不能停顿,排除B。
10.B“也可以用于称皇帝的死去”错误。“薨”不可以用于称皇帝的死去,皇帝死曰“崩”。
11.C“并将关羽驱逐”错误。与原文不符,原文“关羽尽逐之”是说关羽将孙权在荆州南部三郡设置的长吏全都赶走了。
12.(1)还没有交战,恰好曹操进兵汉中,刘备害怕失掉益州,派使者去向孙权请求讲和。
(2)孙权命令都尉徐详去拜见曹操请求投降,曹操派使者重修友好,誓言重新联姻结亲。
参考译文:
孙权,字仲谋。他的兄长孙策平定了江东各郡,孙权当时十五岁,任用他做阳羡县长。建安四年,孙权跟随孙策征伐庐江太守刘勋。打败刘勋,又进军到沙羡讨伐黄祖。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军政大事交付给孙权,孙权悲哭不停。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这难道是痛哭的时候吗?何况现在朝廷内外的坏人竞争角逐,豺狼般的坏人充满道路,你却想要哀痛兄长,顾念丧制礼仪,这就好像是打开家门迎请盗贼,这不能算是仁德。”于是就改换了孙权的丧服扶着让他上马,让他出外巡视军队。建安十六年,孙权把官署迁到秣陵。第二年,修筑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听说曹操将要来侵犯,修建了濡须坞。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进攻濡须坞,孙权同他对峙一个多月。曹操远望孙权的军队,赞叹他们整齐严明,就撤军了。建安十九年五月,孙权征讨皖城。闰月,攻克皖城。这一年刘备平定蜀地。孙权因为刘备已经得到益州,就命令诸葛瑾向刘备讨还荆州各郡。刘备不答应,说:“我正在谋取凉州,凉州平定,就把荆州全部归还给吴国。”孙权说:“这是借而不还,却想要用空话拖延时间。”于是就设置了荆州南部三郡的地方高级官员,关羽把他们全都赶走了。孙权大怒,就派吕蒙督率鲜于丹等人的军队二万人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派鲁肃带一万人驻守巴丘,来抵御关羽。孙权驻在陆口,对各路军队调度指挥。吕蒙兵到,长沙、桂阳二郡全都降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不投降。恰逢刘备来到公安,派关羽率领三万人马到益阳,孙权就召回吕蒙等人让他们返回援助鲁肃。吕蒙派人诱降郝普,郝普投降,吕蒙全部获得三郡的将领太守,就率军返回,和孙皎、潘璋以及鲁肃的军队一起进兵,在益阳抗击关羽。还没有交战,恰好曹操进兵汉中,刘备害怕失掉益州,派使者去向孙权请求讲和。孙权命令诸葛瑾回报答复,重新寻求结盟友好于是就分荆州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属刘备。刘备返回,而曹操已经撤回了。孙权从陆口返回,就征讨合肥。合肥没有攻下,撤军返回。军队全都踏上了归途,孙权和凌统、甘宁等人在津北遭到魏国将领张辽的袭击,凌统等人拼死保卫孙权。孙权骑着骏马跨过津桥才得以逃走。建安二十二年春,孙权命令都尉徐详去拜见曹操请求投降,曹操派使者重修友好,誓言重新联姻结亲。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孙权将要去吴郡,他亲自骑着马在庱亭射猎老虎。他的马被虎咬伤,孙权用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后退。常跟随孙权的侍从张世用戈击虎,捉获了老虎。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官都劝孙权正式称帝。丙申年,孙权在南郊正式登基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