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9 19: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通过向学生展示春秋战国时期前后形势图,引导学生辨别前后的变化。掌握其中“三家分晋”“田氏代姜而立”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 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掌握如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钱币、商鞅变法的评价等历史知识,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3、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通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知识尝试解释经济发展和变法运动的关系。 4、唯物史观 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知识,掌握各国展开变法的原因背景以及百家争鸣时期和孔老思想的相关史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通过像学生展示大量史料,帮助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通过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华夏认同”,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的内容实际上由三部分构成:春秋战国、变法运动、诸子百家。在教材编排上由四部分组成: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分《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更迭和局势变化,以及从春秋到战国的民族关系变化和什么是华夏认同。第二部分《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重大发展和变化,以及在此之下的各国变法运动,其中一商鞅变法为主。第三部分《孔子和老子》主要介绍了孔子和老子的生平和他们的核心思想。第四部分《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家思想以及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实物、文字史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智力接近成熟。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二堂历史课,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太难,要适当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的历史知识的情况,在历史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兴趣的培养,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图片等直观材料。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春秋战国、变法运动、诸子百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本课可以适当深化,如介绍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孔子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的背景、内容、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是这一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的是讲述法,并配合有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当堂练习,课后作业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本课在讲述过程中,还会加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史料来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知识框架
教学活动流程
课程导入 通过播放视频并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对春秋战国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本课内容。 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吗? 学生: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一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教师:没错,上节课我们讲到了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东周,看看在东周时期,发生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利用播放视频和简单的对话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也更加方便地导入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 专题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本小节的重点内容是掌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有哪几个国家,以及春秋是如何过渡到战国时期的。本小节的难点是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变化和华夏认同。 任务一:列国纷争(大动荡) 分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春秋: ①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②起始标志:周平王东迁 ③时代特点:争霸 三家分晋、田氏取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 ①起止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②起始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③时代特点:兼并 周朝的灭亡: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观察图片】教师:这两幅图反映出从春秋到战国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国家数量不断减少,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 【史料阅读】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 逐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sheng)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tao)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教师:同学们从这段史料中看出了什么? 学生:礼崩乐坏。 【史料阅读】 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 ——《国史概要》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诸侯纷争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积极:有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各少数民族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拓展提升】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比较 时期春秋战国目的争夺土地和人民,实现富国强兵性质奴隶主阶级的争霸战争地主阶级的统一战争结果都给人民带来灾难,但都有利于民族融合、社会进步,实现了局部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任务二:华夏认同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 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设计意图】本小节主要通过对比和史料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过渡】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 专题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大变革) 本小节的重点内容是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掌握战国时期有哪些国家变法,重点了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如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以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任务一 经济发展(从奴隶制经济过渡到封建社会经济) 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工商业: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史料阅读】“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毅(gu)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生产部门变化农业生产工具铁制农具广泛应用;牛耕推广水利灌溉都江堰、郑国渠等手工业冶铁技术;分工更细商业货币流通广泛;中心城市
教师:那么,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呢? 【史料阅读】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史料解读】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不知道。 【过渡】教师:随着铁犁牛耕的发展,农业得到了进步。随着农业的进步,逐渐出现了“私田开拓,公田不治”的现象,井田制逐渐瓦解,小农经济初现。社会上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顺应时代潮流,各国统治者纷纷变法。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任务二 变法运动 1、概况: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2、背景: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3、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4、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变革 5、历史必然性: ①经济:铁犁牛耕,井田瓦解;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②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迭起,新制酝酿 ③思想: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④阶级:士阶层活跃,新兴地主阶级壮大 ⑤军事: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 6、内容: 国家国王措施成效魏魏文侯李悝变法,发展经济,改革军事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楚楚悼王吴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国力一度强盛赵赵灵王学习胡服骑射军力强大韩韩昭侯申不害改革取得一定成效齐齐威王邹忌改革成为较强大的国家燕燕昭王乐毅改革国家强盛
7、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商鞅变法内容作用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农耕政治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实行中央集权 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打破世袭贵族的军事垄断特权,秦国军事实力迅速发展法令在民间实行什五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加强控制 社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方便税收,加强集权
【史料阅读】 (卫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思考以下问题: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分析商鞅变法可以解决哪些社会问题? 【提示】见上表格。土地国有变土地私有;分封制变县制;血缘政治变官僚政治。 【史料阅读】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服。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四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教师】【史料分析】 (1)积极性: ①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②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2)局限性: 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等。 【设计意图】本小节主要通过列表和对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表格形式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概括,使线索更加清晰。 【过渡】 教师: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专题三:孔子与老子(大发展) 本小节的重点是掌握孔子和老子的生平、主要思想主张、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 任务一:孔子 生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主要思想: ①核心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 ,意为关爱他人。 ②政治: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③礼乐制度: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④教育: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⑤哲学:敬鬼神而远之。 ⑥文化: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 历史地位 ①变迁: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 ②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学院在海外多地进行举办。 影响 ①积极: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抑制暴政 ②局限:仁爱有等级差别 【史料阅读】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以下史料,分别指出对应的孔子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材料三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提示】材料一:仁;材料二:礼;材料三:以德为政。 任务二:老子 生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思想主张 ①哲学: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 ②辩证法:老子的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③政治: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些观点见于《老子》一书。 影响: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无为而治”的主张有消极影响。 【史料阅读】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以下史料,分别指出对应的老子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提示】 材料一: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材料二:辩证法(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材料三: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过渡】教师:孔子老子之后,战国思想极其丰富多彩,出现百家争鸣。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孔老思想的主要内容。学生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会更加积极思考,这便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专题四:百家争鸣(大发展) 本小节的重点内容是百家争鸣的背景、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难点是百家争鸣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现象。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①经济:铁、牛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 ③阶级: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企图影响现实政治。 ④思想: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学派人物时期主要思想儒家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反对兼并战争荀子战国隆礼重法;君舟民水;性恶论;制天命而用之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用道家庄子战国齐物;逍遥;乐天安命法家韩非子战国以法治国;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兵家孙膑战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阴阳家邹衍战国相生相胜;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影响 ①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題,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③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④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史料阅读】 诸子的思想不是凭空想象得来,而是导源于西周的官学,建构在一定文化基 础之上的……战国后期,政治格局渐趋明朗,统一势在必行。此时诸子学说整体表现出一种务实倾向,力求可以切实地在当时的政治中运作……诸子之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准则各异,方法不同罢了。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 ——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史料阅读】【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以下史料。说说它们分别对应是儒家的哪位代表人物的什么思想? 材料一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材料二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提示】材料一:孟子性善论;材料二:荀子性恶论。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和列表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
本课小结
时间轴:
随堂小练
1.(2021·安徽高二月考)据载,“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天子)二,如京师者一,而如晋至二十……天子来聘者七(聘:古代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而鲁大夫之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周天子已大权旁落 B.周朝的分封体系遭到破坏 C.官僚政治逐渐形成 D.礼崩乐溃的局面正在出现 2.(2020·河南许昌市·高二期末)1965年12月,在湖北江陵望山的楚墓群1号墓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春秋越王勾践剑。虽历经两千多年,这把剑依然锋利如初,毫无锈蚀,因为该剑使用硫化物进行了化学处理。这 A.反映了越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B.说明春秋时期化学工业先进 C.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生活旨趣 3.(2021·福建宁德市·高二期中)商鞅变法数十年后,荀子游历秦国,感慨“入境,观其民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其畏有司而顺,古之风也”。而汉初贾谊则认为:“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二人的评价反映了 A.立场不同,导致截然不同的评价 B.变法使民众顺从于法治,颇有古风 C.法治和礼治两种治国思想的融合 D.变法舍弃礼义破环了家庭伦理关系 4.(2021·贵州毕节市·高二期末)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分裂中孕育统一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构建平等的社会 5.(2021·贵州高一期末)《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录象:“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下列现象能发生在战国时期临淄城的是 A.形成了地域性商帮 B.在草市购买到了所需物品 C.出现了富足的巨商 D.临淄城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6.(2021·江苏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治和德治都是实现人治的工具和手段,以维护君权为目标。但儒家德治的保守性适应不了当时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而法治思想完全忽视并否定道德价值的内心自觉作用,只有儒法融合发展,才能克服彼此缺陷。秦亡后,汉朝统治者充分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经过汉初的无为而治的过渡,德治与法治在汉武帝时期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道路。在汉武帝的支持下,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自此,封建统治者把德法并用,德主刑辅作为治国的策略,礼法文明开始取代礼乐文明占主导地位。 ——摘编自王欣《先秦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二 礼法结合的理念与制度成果深刻影响到了东亚儒家文化圈内各个国家的法制文明建设。儒家纳礼入律,借助礼义道德的力量来净化人们的心灵,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但封建法律的立法指导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对封建等级秩序的维护,在其禁锢下,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法治观念难以成形……时代“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正是传统“礼法治国”思想在当代的表现形式。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并不因为传统而过时,关键在于要与世推移,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自杨鹏程《礼法结合: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本线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治法治融合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2)据材料二,概括“礼法结合”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中"礼”、“法”的内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C 6、(1)原因:法治和德治都是维护君权的工具;法治和德治都有局限性;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发展);汉武帝的支持。 结果:德法并用成为封建国家治国策略(礼法文明占主导地位) 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了封建统治;深刻影响东亚儒家文化圈;阻碍了社会进步;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 时代内涵: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课后作业
任务一 复习 请同学们完成作业本中对应本课的内容,并仔细思考教材第13页的“探究与拓展”中的两个思考题,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下。 任务二 预习 请同学们预习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初步了解秦的统一、秦的政治制度以及秦的灭亡,思考秦只短短存在了二世就灭亡的原因。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分为“列强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老思想”“百家争鸣”这四块内容。在进行授课时应当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对于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知识点应当一笔带过,而对于像“华夏认同”“商鞅变法”“孔老思想”“百家争鸣”这样的知识点应当尽可能地讲解详细,并增加课堂提问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注意。 考虑到在讲解“商鞅变法”“孔老思想”时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容易造成信息堆砌,产生混乱感。应当在讲授完这块内容后使用表格来进行系统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