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1966—1970年苏联从西方进口机械与设备机构的年增长率为11%,其对西方的出口集中于黄金、工业原料等低附加值产品。1975年和1976年苏联从美国进口总额的18.33亿美元和23亿美元中超过60%都是粮食进口。这表明( )
A.苏联经济结构存在失衡风险 B.美国经济霸权地位逐渐衰退
C.西方国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D.美苏之间对抗逐渐趋向缓和
2.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所指的是( )
A.苏联解体 B.北约东扩 C.东欧剧变 D.两德统一
3.20世纪70年代,苏共中央制定并实行《集体农庄示范章程》。其主要措施有: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收购价格;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支持发展个人副业;推行农业集约化方针;进行农工综合体实验。这些措施( )
A.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B.埋下了苏联解体的某些隐患
C.加速了苏联国家工业化进程 D.发挥了市场调节的主导作用
4.1947年,苏联不少地区缩小集体农庄基本劳动组织的规模,成立劳动组,并实行包产到组的制度。负责全国农业领导工作的安德烈也夫在《真理报》撰文指出:“集体农庄劳动基本形式越个体化……对发展粮食和畜牧业越有成效”。这些探索( )
A.改变了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B.冲破了斯大林模式对农业的束缚
C.拉开了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序幕 D.反映了苏联社会摆脱困境的愿望
5.右表所示的内容是苏联的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其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6年 127.6
1957年 105.0
1958年 141.2
1959年 124.7
1960年 133.2
A.赫鲁晓夫改革的不彻底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弊端
C.赫鲁晓夫种植玉米运动的失败 D.美苏争霸影响农业的发展
6.20世纪80年代,一位西方记者去苏联采访宇航员加加林,他家的邻居告诉记者说:“他上天了。”记者说:“那我采访他的夫人也行。”邻居说:“她去商店买东西了。”记者说:“那我等她回来吧。”邻居说:“你还是等加加林吧,因为他夫人买东西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而加加林在天上飞得很快。”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出苏联( )
A.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B.航天工业领先世界
C.居民消费水平较高 D.农业发展困难重重
7.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8.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他还到处提倡种植玉米,但很多地区却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材料表明苏联( )
A.经济建设考虑到民生 B.领导人的科学素养低
C.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 D.注重引进国外技术
9.1970年,苏联集体农庄生产一吨羊肉的成本为1166卢布,1980年上升到2117卢布,10年间成本上升近一倍,羊肉销售价格却没有提高,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存在类似情况。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B.政治体制的极端僵化
C.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D.美苏“冷战”的影响
10.历史学家尤·叶梅里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导致这个超级大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
A.苏联模式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和平演变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1.1913年,沙皇俄国的粮食产量为8600万吨,而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只有7870万吨,比1913年下降了8.5%。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人均粮食产量为540公斤,1953年只有433公斤,下降了20%。这说明( )
A.苏联粮食产量的持续下降 B.农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
C.战争严重破坏了苏联经济 D.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现
12.1961年的《苏共纲领》指出:在共产主义建设中,必须根据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时期所特有的新内容,对商品货币关系充分加以利用。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
A.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B.意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
C.政治倾向发生转变 D.准备放弃旧的经济体制
13.1960年起,法国与十二个原属法国殖民地的非洲国家签订了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合作”协定。在外交上经常互通情况和磋商;法国允诺提供经济援助;应缔约国政府邀请进行军事干预;承诺对组建当地军队、警察提供顾问和装备等。该协定( )
A.满足了非洲国家的现实需求 B.以新形式维护传统殖民利益
C.冲击了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
14.1965年苏联每个居民拥有的物质财富相当于美国居民的36.3%,其中食品相当于美国居民的58.5%,非粮食商品相当于美国居民的18.5%。这说明苏联( )
A.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D.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15.1946年3月,苏联通过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轻工业的生产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这表明,苏联( )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 B.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成就取得得益于斯大林模式最终形成 D.人民生活实现了共同富裕
16.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1986年2月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这些决(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我国党政机关的行政效率 B.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C.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D.完善中共纪律检查法律体系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二 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派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傣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执政生涯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2)据材料二,概括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局限性。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列宁全集》
材料二 赫鲁晓夫顶住了压力,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斯大林,破除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不能抹杀的深深印痕。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改革持积极态度,力图通过改革扭转经济下滑趋势。但从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开始,保守、僵化与停止改革的趋势日益明显。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强攻”、“围攻”所分别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最终陷入困境的共同原因。从苏联改革的失败中国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A
【详解】根据材料“1966——1970年苏联从西方进口机械与设备机构的年增长率为11%......1975年和1976年苏联从美国进口总额的18.33亿美元和23亿美元中超过60%都是粮食进口”可知,1966——1970年,苏联从西方主要进口机械与设备等工业品,而到1975年和1976年,大量进口的却是粮食,说明苏联片面发展工业化的政策给其国内带来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风险,A项正确;美国经济霸权地位逐渐衰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方国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美苏之间对抗逐渐趋向缓和,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可知,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1991年12月,苏联宣告解体,帕尔默讲的不流血的革命,指的就是苏联解体,A项正确;北约东扩是指北约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中东欧的国家纳入该组织,这是冷战后欧洲战略格局转变时期的必然产物,排除B项;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前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事件,排除C项;1990年8月31日,东德和西德双方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宣告德国重新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收购价格;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支持发展个人副业;推行农业集约化方针;进行农工综合体实验。”可得出苏联通过政策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对农民生活的保障, 这些都有利于改善生活,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对旧模式的冲击,但与解体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B项;苏联在30年代已经实现的工业化,排除C项;苏联仍然是计划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少地区尝试缩小集体农庄的规模,实行包产到组,领导人承认集体农庄的个体化有利于农牧业发展等,反映了苏联社会摆脱困境的愿望,D项正确;包产到组等做法并未改变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排除A项;20世纪四十年代,苏联出现的包产到组等尝试,并未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排除B项;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才拉开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从材料数据看出,苏联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赫鲁晓夫改革不彻底,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A项正确;斯大林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种植玉米运动的失败,排除C项;美苏争霸与苏联粮食总产量变化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据题意可知,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到商店买东西花费的时间比去太空时间还长,这种夸张的描述说明当时的苏联民用物资紧缺,这是苏联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苏联航天工业领先世界和居民消费水平较高,排除BC项;这个故事和农业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D项正确;“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排除A项;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三人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没有突破旧的所有制结构,排除B项;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排除C项。 故选D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盲目提出赶超美国的口号,到处提倡种植玉米,严重忽略了苏联的国情和经济规律,导致改革失败,表明其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C项正确;经济建设考虑到民生与玉米运动的失败不符,排除A项;领导人的科学素养低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苏联注重引进国外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70年到1980年,苏联集体农庄里的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了,但销售价格却没有提高,说明国家牺牲农业的利益,在工农业分配上不合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排除A项;政治体制与材料现象有一定的关联,但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僵化的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与美苏“冷战”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D项正确;苏联模式是其解体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最初使苏联经济取得一定的成效,虽效果有限但不是其解体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农业1953年比1913年还下降了,结合所学知识,这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之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发展所导致的,苏联模式在苏联长期存在日益僵化,所以出现了材料的现象,D项正确;苏联粮食产量不是持续下降,而是波动性变化,排除A项;农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战争破坏了经济,1950年恢复到战前水平了,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题干1961年苏联的经济建设纲领中指出要根据商品货币关系在在社会主义时期所特有的新内容,对商品货币关系充分加以利用可知此时期已经意识到斯大林体制的不足,要进行相应的改变,B项正确;苏联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体制,但没有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商品货币关系并不等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排除A项;题干涉及到的是经济方面的认识,并非政治倾向,排除C项;苏联的改革并没有放弃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法国仍然继续参与原殖民地的非洲国家内外事务,实际上是以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干涉,即以新的形式维护传统殖民利益,B项正确;“满足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与两极格局无关,排除C项;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居民在“非粮食商品”方面的财富只有美国的18.5%,这说明了苏联轻工业领域的严重滞后,D项正确;主要涉及苏联农业发展滞后,不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展示工业方面的信息,无法对比工农业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农业集体化成效低,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苏联社会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A项正确;材料中苏联仍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排除B项;二战前1936年斯大林模式得以确立,排除C项;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仍然存在,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1984年”“1986年”可关联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严禁和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实质是对党政机关权力的约束,有利于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行政效率,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排除B项;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规定,并非法律,排除D项。故选C项。
17.(1)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大面积推广玉米种植。
(2)态度: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虽然都开展了改革,但是都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详解】(1)如何:根据“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得出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和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根据“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得出大面积推广玉米种植。
(2)态度:根据“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傣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可以看出是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根据所学可得出虽然都开展了改革,但是都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18.(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
评价: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粮食税,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原因: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启示:言之有理即可。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应该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关注民生等。(任意一点)
【解析】(1)政策:根据材料“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可分析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材料“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可分析出新经济政策。举措: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评价: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新经济政策实行的粮食税,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原因:根据材料“保守、僵化与停止改革的趋势日益明显”可分析出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启示: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戈尔巴乔夫改革可得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根据材料“但从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开始,保守、僵化与停止改革的趋势日益明显”可分析出改革应该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关注民生等。(任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