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0 14:5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 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工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21个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l.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
直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
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
位直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
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沽,考试结束后,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起交田。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 共40分。 第1 ~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 ~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内环境是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
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B. 人体细胞产生的C02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c. 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有关
D.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 人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初期, 因空气稀薄、 02含量较少、 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等使机体产生了
以下生理反应, 其中属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
A. 部分肌肉因供氧不足而肢体无力
B. 缺氧导致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c. 脑部供氧不足导致头晕、 头痛
D. 肢端毛细血管供氧不足导致手足发麻
3.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机体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c. 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为缓慢
D. 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高二生物学(试题) 第l页共8页
4.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
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B.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质
C. T 细胞和 B 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
D. 脾、淋巴结和扁挑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5. 人体中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参与渗透压调节。下列情况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
A.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B. 剧烈呕吐和严重腹泻
c. 食用过多脂制食品
D. 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
6. 膜岛素的分泌同时受到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控制,这与膜岛 B 细胞上有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
质中不能被膜岛 B 细胞受体识别的是
A. 促甲状腺激素 B. 膜高血糖素
c. 膜岛素 D. 神经递质
7. 下列膜电位的示意图中,神经纤维表现为兴奋状态的是
十+十十 十十十十
():::: ():二 二 二 ()::::) ()
++十十 +十十十
A. B. c. D.
8. 谚语有云:“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小麦经历一段时间低温后才能抽穗开花,这
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处理含水
量正常的冬小麦种子,不经过低温处理也可以抽穗开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温度作为一种信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B. 春化作用对于植物适应生存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c. 生产实践上可利用 GA 处理春季播种的冬小麦
D. 植物生长发育仅受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作用
9. 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保存着广东省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心地带。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觅食生境相同的两种鸟的生态位完全一致
B . 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层与光照、温度等因素有关
c. 森林群落中的动物分层依赖于植物分层
D. 森林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高二生物学(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V严
10. 酵母菌是一类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单细胞真菌,常用于酿造业,也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
细胞。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静置培养后取适量培养液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B. 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的酵母菌数量多于实际活菌数
c. 改变培养液的 pH 会使酵母菌种群的 K值发生变化
D. 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之一
11. 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下图表示森林中的一个食物网 , 其中数字表示该生物
的个体数量,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生物的平均体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00000 A
(50g)川
A. 该食物网中占据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3 种
B. 在初级消费者中, E 对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最大
c. 除去 D 后的一段时间内,生产者的数量会增加
D. 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森林生态系统
12. 免疫逃逸是指病原体(抗原)通过其结构或产物,阻断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下列属于免疫
逃逸现象的是
A. 某人接触大量花粉后 , 出现了呼吸急促、打喷囔、流鼻涕等症状
B. 肌肉细胞受到抗体攻击后 , 无法接受神经支配而导致重症肌无力
c. 某些癌细胞分泌物质 FasL,诱导进入癌细胞周围的免疫细胞凋亡
D. HIV 主要攻击人体内的 T 细胞,最终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丧失
13 . 腆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材料, 下表是两类人群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
含量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不缺腆人群 ①
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激素含量 补腆前 补腆后
甲状腺 ② 正常 降低 正常
③ 促甲状腺激素 正常 ④ 正常
A. ①表示缺腆人群激素含量 B. ②和③分别是甲状腺激素和垂体
c. ②分泌调节的控制枢纽是下丘脑 D. ④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
高二生物学(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
14. 右图为神经末梢和骨髓肌细胞接头结构(类似突触结构)示意图。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泡时,
Ca2+经 Ca2+通道内流 , 引起乙酷胆碱 CAch ) 的释放,导致骨略肌兴奋,发生收缩。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ch受体
神握一肌肉接头
A. 突触前膜释放 Ach 不需要消耗能量
B. 肌膜上实现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C. Ach 受体数量增加会导致肌肉收缩无力
D. 抑制 Ca2+通道的活性将使骨酷肌持续兴奋
1 5 . 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严重破坏,经过长期的休整,逐步恢复。研究人员对该保
护区恢复过程中演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植物种类数/个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甲 34 。 。
2 乙 52 12
3 丙 67 24 17
4 丁 106 31 16
A . 该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群落演番属于次生演替
B.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
c . 该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阶段是第 4 阶段
D . 群落中各种植物都能恢复到原有种群的规模
高二生物学(试题) 第 4 页共 8 页
16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 其中字母 a~e 表示能量值。 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呼吸作用
------专〉
分解者
A . 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a+c+e)× 100%
B. 甲和乙之间流动的能量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 . 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 a-b
D . 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 d 中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7. 02 分)情绪压力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 下图表示人体在情绪压力下,肾上腺皮质和
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
每画→
F一激素c
|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 !
回答下列问题:
Cl )当人体受到情绪压力的剌激时, 心跳加快, 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
弧中的 ,其分泌的激素 c 是
(2)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之间存在分层调控,是一个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 轴。
据图可知,人体对于情绪压力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3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的治疗,是适应证较广的药物。
但||伍床上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甚至萎缩, 分析其
原因是
高二生物学(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 -
18. C1 2 分) 20 世纪 90 年代初,科学家在用人类生长素基因进行基因治疗时发现,转入人体的抗
原蛋白基因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这是科学家最早对 DNA 疫苗开展的相关研究。随着科
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DNA 疫苗己经应用在抵御多种病原体和肿瘤中。下图展示了 DNA
疫苗作用的机制(甲、乙、 丙、丁表示细胞, 字母表示物质 , 数字编号表示生理过程)。

DNA瘟茵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Cl )细胞乙是 , 物质 B 是
(2)图中属于体液免疫的生理过程是 (填数字编号) , 细胞丁经过⑥后分化形成
的细胞是
(3) DNA 疫苗作用的机制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灭活疫苗(灭活病
原体制成的疫苗)常需要多次接种,结合图中信息推测 , 与灭活疫苗相比 DNA 疫苗突出的
优点是
19 . C1 2 分)独脚金内国旨是新发现的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植物激素, 在根部合成后,向茎运输,
影响侧枝生长。为研究独脚金内醋的作用机理, 科研人员利用拟南芥进行了一定浓度 GR24 C人
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醋类似物)和 NAA C生长素类似物)对侧枝生长影响的实验,采用图 1 装置,
分别做了四组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 2。
.. 嗣NAA
琼脂块A § 6 i -<>-对照
目寸ι 毡 1 -o-GR24半 l,t,-NAA+GR24主 4
毒主
琼脂块B 。
拟南芥植物 。 48 96 、 144
培养时间/小时
图 l 图 2
高二生物学(试题) 第 6 页共 8 页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研究 NAA 对侧枝生长影响的实验时, NAA 应力日在图 1
琼脂块 中。
(2 ) 此浓度下的 GR24 对侧枝生长起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 GR24 与 NAA
对侧枝生长表现出 作用。
(3 )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 GR24 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
运输。科研人员采用图 l 装置进行下表实验。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检测
在主茎上端施加 在侧芽处施加一定量 在琼脂块②中,施
实验组 一段时间后,检
NAAo 具有放射性的 NAA。 加适量的③。
测主茎下端的
在主茎上端施加
对照组 ① ④ 放射性强度。
NAA。
完成表中序号处相应的实验处理内容:① ,② ,③ ,④
若实验检测结果为 , 则假设成立。
20. (12 分)黑脸琵莺是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在我国主要为越冬种
群,生活在沿滨海湿地,以鱼、虾、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为食。近年来,黑脸琵
莺在我国各地的调查数据稳定提升,特别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乌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增长明
显,充分证明我国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己经取得长足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1 )研究人员在调查黑脸琵莺种群数量时一般使用望远镜、固定的红外摄像机和无人机等进行
观察,这样的调查方法是 (填“直接计数法”或“标志重捕法”)。
最佳观察时间是涨潮前后的一段时间,这时水鸟往往集中在面积较小的滩涂上觅食,黑脸
琵莺和其他种类水鸟的种间关系是
(2)决定黑脸琵莺越冬种群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
(3)历史上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黑脸琵莺数量曾经很多,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环境
质量降低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受到破坏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填
“升高”或“降低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 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
用是使生态系统的 保持相对稳定。
高二生物学(试题) 第 7 页共 8 页
21. Cl2 分)土壤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亚系统,土壤、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土
壤一环境的复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功能与演变规律。科研人员以某荒漠草原为对象,研
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土壤有机碳储量I Cg.m-3)
放牧强度
0~ 10cm 10 ~ 20cm 20~ 30cm 30~ 40cm
无 2264.83 2208.22 2087.53 1913.15
轻度 2688.23 2599.37 2390.30 2016.26
中度 2810.76 2445.04 2196.60 1937.47
重度 2246.72 1984.55 1903.48 1682.68
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生态系统的一种基本食物链是以植物(根系)为 ,食物链不仅是土壤生态
系统 和 的基本渠道,也是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相互作用的纽带。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长期的重度放牧会 士壤中有机碳的储量,分析其中的
原因是
(3)为了验证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对落叶分解能力不同,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高二生物学(试题) 第 8 页共 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