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新历史小说不为“正史”拘囿,对历史事件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敢于______历史,体现出“虚”的风格。这一点在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中有所______“博考文献,______”将“实”与“虚”按照合理的比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便是二月河历史小说创作的价值所在。
A.虚构 表现 言必有物
B.重构 体现 言必有据
C.虚构 表现 言必有据
D.重构 体现 言必有物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_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____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____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 耳提面命 顿悟
B.特立独行 耳濡目染 领悟
C.身体力行 耳提面命 领悟
D.身体力行 耳濡目染 顿悟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天幕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_____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泻下一片光华。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_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幻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__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天空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A.飘洒 瞬息万变 出神入化
B.散落 瞬息万变 鬼斧神工
C.散落 浩如烟海 出神入化
D.飘洒 浩如烟海 鬼斧神工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它们在艺术创作中______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______,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它们并没有因为当今高科技手段的出现而______,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淋漓尽致 白驹过隙 湮没无闻
B.栩栩如生 斗转星移 湮没无闻
C.栩栩如生 白驹过隙 销声匿迹
D.淋漓尽致 斗转星移 销声匿迹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______社会。
(2)人们对所谓的低危害“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技奖纷纷质疑,科技部于昨日就此事首度做出______,称将于参评奖项公示期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
(3)竞技体育,_____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
A法制 回应 纵然
B.法治 回应 固然
C.法治 反应 固然
D.法制 反应 纵然
6.请替换划线的词,增强语句的生动性。
(1)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风肆意地刮着,好像一把把刀子割在人们脸上。大雪纷纷扬扬,好像一只只小精灵来到人间。
(2)以前那些零零散散的画面,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飘飘然,飘向那一片属于它们的蔚蓝色天空。
(3)早晨新鲜的空气趁着模糊的夜色涌进了屋里。
(4)当炎热的盛夏伴着知了的啼叫而逐渐逝去时,八月的尾巴“啪”的一下,将我推到高三的门前。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7.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参考示例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示例:在比赛中得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比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______”(两个字);如用四个字,可以说“______”,甚至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可以说“互交白卷”“______”“______”。
8.参照示例,对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进行点评,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示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
点评:“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而下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又十分幽静的状态。
(1)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宗璞《紫藤萝瀑布》)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老舍《济南的冬天》)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______,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各有千秋
B.半斤八两
10.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泰格·伍兹担任莱德杯美国队的副队长将让美国队______,有利于他们夺得这次比赛的胜利。
A.如虎添翼
B.为虎添翼
11.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闲来无事,就经常在网上发一些______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关系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A.飞短流长
B.流言蜚语
12.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战略联盟起见,以色列对土耳其偶尔激烈的言辞始终如一地选择了______。
A.置若罔闻
B.充耳不闻
1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公众普遍感到旅游景区的消费价格让工薪阶层越来越无法接受。
②宁波地铁试运行期间,许多市民为了亲身体验一下地铁的方便与快捷,如过江之鲫一般,纷纷涌向各大站点。
③领导带头遵纪守法,就会产生上行下效的积极效果,形成良好风气。
④这些人不断地交头接耳,小声地咕哝几句,神态异常。
⑤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在哪些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处心积虑为群众排忧解难
⑥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他总是能在舞台上展现出刚柔相济的美,给观众带来极高的艺术享受。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4.下面的通知在语体色彩和感彩方面有错误,请重拟一份,要求:不得遗漏主要信息,100字左右。
通知
各单位: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苏杭一带,游客如织。我地区许多单位纷纷行动,组织参观游览。现在我们接到上级《关于严禁以参观、学习等名义去风景区游山玩水的通知》,我们认为这个通知是非常及时的,十分必要的。它对于我们纠正不正之风,必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决定将该通知转发给你们,希望我局下属各单位都不要以任何名义组织到景区参观旅游。
特此通知。
×局办公室
×年×月×日
1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我是职场新人,很多规矩都不懂,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
B.年前回乡,给您捎带了一点土仪,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C.此行承蒙雅爱,全程叨陪,设宴款待,盛情厚意,不胜感激。
D.欣闻兄台喜得麟儿,衷心祝愿贵公子健康聪明,茁壮成长。
1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暑假期间,我回到了久违的高中母校,熟悉的一草一木不禁让我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
B.刚刚杨教授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演讲可谓真知灼见,现在该轮到小王谈谈他的拙见了。
C.王强大学毕业后,偶然遇见多年没见的辅导员,激动地说:“久仰了!一切还好吧?”
D.看了你新出的大作,欣喜之余内心又觉惶恐,本想写篇序文,可惜只有八斗之才,恐难胜任。
17.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18.下面是一则通知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学校打算于5月18日在学术厅举办“天府文化”专题讲座。我们应邀到了天府文化研究专家赵教授,他将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图文并茂的材料,为大家带来具有天府味的文化大餐。请各班班主任认真宣传和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提前到达学术厅,等着赵教授到来,听取他的精彩讲座。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长相思,忆长安,忆唐诗故里,忆盛唐气象。千百年来,长安一直为人们______,魂牵梦萦。( ),隔着1400年的风尘,隔着遥远的山河与旧梦,我们在这一端遥望,便会牵动那一端的驻守,牵动那一刻的长安、那一端的大唐。
开元年间,大唐王朝休养生息,春种秋藏,正在沉稳地走向它的巅峰。夏末秋初的长安,美得______,美得不可方物。红尘紫陌,斜阳暮草,宫阙九重,廊腰缦回,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难得的天高云淡。这一年,李白向长安走来,摩拳擦掌,豪情满怀,他将要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长啸。此时的长安,车水马龙,人才济济,各地的能人才子皆聚于此,都在与造化争锋。李贺、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皮日休、陆龟蒙、刘禹锡……这些将要在中国文学长河中熠熠发光的名字,还都是漫天飘洒的尘埃。然而,在未来的两个多世纪里,他们将______地聚集在这里,尽情讴歌这座伟大的城市。开放的胸怀、开明的风尚、包容的气度,再没有一座城能像大唐的长安那般让人______。不仅因为它在当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积淀了自信自豪、开明开放、创新创优、卓越超越、求实务实的精神财富。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最傲岸挺拔的时刻,是中国社会最繁华鼎盛的时期,是中国文明最光辉璀璨的时代。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文化自信的时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津津乐道 富丽堂皇 络绎不绝 心向往之
B.喋喋不休 雍容华贵 纷至沓来 心驰神往
C.津津乐道 雍容华贵 络绎不绝 心驰神往
D.喋喋不休 富丽堂皇 纷至沓来 心向往之
(2)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隔着沧海桑田的岁月
B.历史如同一条静静的长河
C.美丽的彼岸是那么遥远
D.时光宛若一条柔软的丝线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它不仅在当时积淀了自信自豪、开明开放、创新创优、卓越超越、求实务实的精神财富,更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B.不仅因为它在当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沉淀了自信自豪、开明开放、创新创优、卓越超越、求实务实的精神财富。
C.因为它不仅在当时沉淀了自信自豪、开明开放、创新创优、卓越超越、求实务实的精神财富,更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D.因为它不仅在当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积淀了自信自豪、开明开放、创新创优、卓越超越、求实务实的精神财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发现,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由于植物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通常情况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如果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就表现出顶端生长优势。去掉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暂时受阻,其浓度降低,抑制就被解除,于是侧芽萌动,加快生长。譬如,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它多开花结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1.下列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____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_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_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2.下面的文段有三处逻辑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逆境往往造就人才,一是因为钢铁般的意志都是在逆境中锻造出来的,例如霍金,罹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之后才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二是因为逆境往往催生拼搏动力,比如,穷人家的孩子,饱尝饥寒之苦,若能得到读书的机会,极有可能悬梁刺股,搏出一片新天地来,正所谓“寒门方出贵子”。
①人的钢铁般的意志不见得都是在逆境中锻造出来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校高三毕业典礼上高一学生代表发言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代表全校同学,祝贺尊敬的学长们圆满完成高中学业!三年来,你们励精图治,发愤图强,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搜寻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希望你们可以不负母校厚望,创造更多的辉煌!
①将“______”改为“______”
②“______”改为“______”
③“______”改为“______”
④“______”改为“______”
⑤“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1.B 重构:在已有的基础上重新构造。虚构:凭想象造出来。根据语境可知,新历史小说不只是主观地虚构,应选“重构”。体现:作动词,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表现:作动词,表示出来。根据语境,应选“体现”。言必有据:言论一定要有根据。言必有物: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联系上文“博考文献”,应选“言必有据”。
2.C 本题考查对词语(包括成语)的准确理解与运用能力。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句中强调“实践”,应用“身体力行”。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句中强调“说教”,故应用“耳提面命”。顿悟:忽然领悟。领悟:领会,理解。句中说的是“心得”,故应用“领悟”。
3.A 飘洒:飘舞着落下来。散落:分散地往下落。第一个横线处所填词语是用来形容“一缕”“神奇光带”的,“飘洒”能体现其飘舞之姿态,故应使用“飘洒”。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前者形容变化快、多,后者形容内容丰富,且后者形容文献资料。第二个横线处所填词语是用来形容“景象”的,且后面说“变幻莫测”,强调变化之快、多,应使用“瞬息万变”。出神人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第三个横线处所在句子是把大自然比作画家,突出其技艺的绝妙,应使用“出神入化”。
4.D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斗转星移: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湮没无闻:名声、事迹等被埋没,不为人所知。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5.B 法治: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法制:法律制度体系。回应:回答,答应。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纵然:即使,表假设。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6.答案(1)降临(2)飞向(3)溜进(4)甩到
解析 替换词语时,可以采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替换,避免陈词滥调,也可以运用与语境相符的修辞格,采用富有动态美的词语进行替换,增强句子的灵动性。
7.答案(1)败北(折戟) 饮恨赛场(铩羽而归) 冲击冠军的努力付诸东流
(2)握手言和 难分伯仲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要适合特定的语境,注意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辞、谦辞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等。本题要求措辞文雅,答题时需要选择文雅的书面语来表达,大家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积累。
8.答案(1)“挑逗”一词用得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写得很顽皮,很可爱,仿佛是一个正在挤眉弄眼的顽童,对着阳光尽情地表演。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态。
(2)句子中的动词“卧”用得好。“卧”本是有生命的人或动物做出的动作,有很强的主观性。此处用来写“小村庄”和“雪”,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小村庄”和“雪”具有了人的情态动作,画面恬静惬意、温馨和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评价重要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应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是一些动词、形容词、叠词、副词等,要分析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注意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等,结合语句具体分析并赏析其效果。
9.A 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根据“两个朝代的诗歌”“不同风格的诗歌”可知,应填“各有千秋”。
10.A 如虎添翼:像老虎长上了翅膀,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为虎添翼: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含贬义)。依据语境应选“如虎添翼”
11.A 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流言蜚语:风传的话,没有根据的话,名词性质。“流言蜚语”不能作定语,故选“飞短流长”
12.A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以色列对土耳其激烈的言辞不重视,应该填“置若罔闻”
13.D ①不绝于耳:声音不断在耳边回响。使用正确。②过江之鲫:形容多而纷乱。贬义词,用在此句褒贬失当。③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贬义词,不合语境。④交头接耳:彼此在耳边低声说话。使用正确。⑤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用在此句褒贬失当。⑥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使用正确。
14.答案
通知
各单位:
据查,近来有些单位擅自以参观、学习等名义组织到风景区参观游览。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严禁以参观、学习等名义去风景区游山玩水的通知》,特再次明确,严禁我局下属各单位以任何名义组织到风景区参观旅游。
特此通知。
×局办公室
×年×月×日
解析 通知要求语言简洁、措辞得当。答题时,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依据场合、对象等组织语言。本题中的通知主要是要求下属各单位都不要以任何名义组织到景区参观旅游,因此,该通知是比较正式的,应该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直接提出要求即可。
15.C 从“承蒙雅爱”“不胜感激”可以看出,此句交际用语是为了感谢他人的招待,但“叨陪”一词是指荣幸地陪侍,是谦辞,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用“陪同”。
16.A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对象、场合、语体来分析。A项,久违:一般用作久别重逢的客套语。使用正确。B项,拙见:对自己的见解的谦称。用于此处,谦敬不当。C项,久仰:客套话,用于与人初次见面时。此处对象是多年不见的熟人,用法不当。D项,八斗之才:比喻才高。与“内心又觉惶恐”“恐难胜任”不符。可改为谦辞“才疏学浅”。
17.答案 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解析 题干指出这是一封信,就已经在暗示应使用书面语体,加之信一开头使用的“获悉”一词,更是明确交代了所用语体。又由“隆重庆贺先生”可知这是一封写给尊长的信,更可明确信中应对对方使用敬辞,己方使用谦辞。根据这个标准,在信中不难找出不得体之处
18.答案 ①“打算”改为“计划”;②“应邀”改为“邀请”;③“拜托”改为“希望”;④“等着”改为“等候”;⑤“听取”改为“聆听”。
解析 此题时,根据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书面语与口头语使用得当等方面进行修改即可。
19(1)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津津乐道:形容对某事兴趣浓厚,乐于谈论。喋喋不休: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含贬义。“津津乐道”符合语境。
雍容华贵:形容人仪态文雅大方,衣着华丽高贵。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此处将长安拟人化,突出其美,应用“雍容华贵”。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两个词语都可形容多而连续,“络绎不绝”可以作定语、状语、谓语,“纷至沓来”多作谓语,不作状语。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心向往之:心里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仰慕而希望接近或得到。两个词语意思差别不大,但是此处更强调向往的程度,前者更适合。
19(2)D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D项中的“丝线”与括号后面的“牵动”遥相呼应,“丝线”可以勾连起“这一端”和“那一端”,更加契合语境。A项看上去与后面句式一致,有排比之势,但使用后“牵动”一词无所依附;B项强调的侧重点是“历史”,也与“遥远的山河”有重复之嫌,修饰词“静静”使用后与句子格调不搭;C项中心词“彼岸”位置不当,最末句“那一刻的长安、那一端的大唐”才是“彼岸”,也与后面的“遥远”重复。
19(3)D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不合逻辑,根据文意,“精神财富”应放在“物质财富”后面。B.关联词位置不当,导致句子缺主语,同时“沉淀”和“财富”搭配不当。C.综合出现了A项、B项的错误
20.答案 ①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 ②侧芽发育受到抑制(或“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③以促进侧芽发育。
解析 本题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推理能力。①②两处要注意陈述对象。①处,根据“植物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可知,此处是介绍植物的生长和生长素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后文“其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可知,此处应该填“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②处,“如果”后面的语句是介绍侧芽、顶芽和生长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去掉顶芽后……侧芽萌动,加快生长”,可以反推“植株就表现出顶端生长优势”的前提条件是“侧芽发育受到抑制”或“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这正是②处要填写的内容。③处,根据上文植物的生长原理可知,“摘除棉花的顶芽”,为的是“解除顶端优势”,这样就能“促进侧芽发育”。所以③处可以填写“以促进侧芽发育”。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1.B 墨守成规: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与第①句中“不敢越雷池一步”呼应;与第②句中“落后”呼应。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与第③句中“创新”呼应。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2.示例:②霍金成为天体物理学家不见得非要经历疾病。 ③“贵子”不见得只能出自“寒门”。
解析:题目中所给①句是针对“钢铁般的意志都是在逆境中锻造出来的”而言的,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霍金,罹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之后才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正所谓‘寒门方出贵子’”,推断存在的问题为“才”“方”,其前后内容不存在必然联系。
3.①全校同学高一全体同学 ②尊敬的亲爱的 ③励精图治刻苦学习 ④搜寻探寻 ⑤希望相信
解析:根据题干中“高一学生代表”可知,不能代表“全校同学”,可以改为“高一全体同学”。高一学生和高三学生身份一致,不能用“尊敬的”,可以改为“亲爱的”。“励精图治”指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放在此处大词小用,不适合用在学生身上,可以改为“刻苦学习”。“搜寻”与下文搭配不当,可以改为“探寻”。作为学生发言,不能以长辈或领导的口吻对同龄人提“希望”,可以改为“相信”。
4 / 4